父母情緒失控時,不小心對孩子說了重話……要記得與孩子和好!3步驟避免2種氣話,加溫親子親密感!
面對世界,孩子是一張白紙,讓幼兒儘可能地在環境中探索,有益寶寶的身心發展,但當寶寶逐漸長大,生活不再只是吃、睡、玩時,家長也開始必須在孩子的生活中建立習慣與視野,諮商心理師鍾岱芳表示,在教養中,為幼兒劃定界線非常重要,但在界線與原則中,允許彈性空間、甚至允許更多的可能性,能激發孩子更多的創意與放鬆親子關係中的緊繃。
在安全、不踰矩的前提下(父母的界線),儘可能給予孩子彈性,能滿足孩子對環境與世界的探索需求,也能讓親子之間避免總是因為太多的僵硬規矩而經常衝突。此外,鍾岱芳心理師認為,孩子鬧情緒的背後一定有原因,耐心的觀察、拆解與了解孩子鬧情緒的原因,並予以滿足或給予安慰,將有助減少教養上的挫折與親子間的衝突,使帶養孩子反而容易簡單許多。
和好.為孩子未來的人際關係打基礎
然而,即使每個爸媽都盡心盡力的以自己所認為的最好方式教養寶寶,面對生活與工作,卻難免還是會有失去耐心與遭遇育兒挫折的時候,當寶寶踰矩或踩到爸媽的底線時,情緒當下,也許不小心對幼兒說了重話,或是態度過於冷淡、激動,事後的愧疚與抱歉,經常讓家長感到自責。此時,鍾岱芳心理師建議,與孩子和好,能緩解孩子的恐懼、重新讓孩子感受到愛,也會讓親子關係持續緊密。
鍾岱芳心理師不諱言,無論在哪種關係中,道歉、與對方和好,都是困難的事情,但如果能在教養中,給予孩子示範、帶著孩子學習如何修補關係,不但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也會讓孩子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中懂得如何維繫、修補與他人的關係。
彈性.讓教養更容易
所謂在教養上容許更多的彈性,有時也許必須放寬家長原本對某些事物的要求與期望,只維持最後的底線,例如:「期望讓幼兒嘗試並接受各種食物」是家長為孩子劃定的界限(或立下的規矩)時,彈性的做法可能是:當孩子不願意吃某樣食物時,允許他這次只吃一口,並給予他足夠的時間慢慢認識並接受各種食物,而不是強迫他一定要馬上接受新的食物,
底線是他仍有嚐到這樣食物,且允許他可以慢慢的在未來達成期望;或是「玩具玩好一定要收」,但不強迫收好積木,才能玩另一個玩具,或是非得要在洗澡前收好玩具等。
重建孩子的安全感
與孩子的相處中,有許多情境,家長會以為孩子不懂事而忽略處理孩子的情緒,事實上,孩子不但可以了解,更經常是情緒性記憶,會記住某些情境中難過與不舒服的心情,因此,當家長感覺對孩子有歉意時,建議在情緒整理完畢後,與孩子道歉,述說產生歉意的原因,並請孩子諒解、與他和好。
鍾岱芳心理師解釋,其實多數幼兒(無論是否已具有表達能力),會在哭泣後期望與爸媽和好,可能是主動要求抱抱或是主動靠近表示撒嬌,期望獲得家長的回應與確保爸媽對自己的愛還存在,所以此時與寶寶和好、回應他的擁抱需求,可以重新建立他的安全感。(推薦閱讀:寶寶也會有壓力?正向回應‧給予寶寶安全感)
與幼兒和好3步驟
1.整理情緒
在情緒當下,就算是成人,也不容易在此時平靜的表達歉意或是與他人和好,建議當負面情緒出現時,若有另一半可以換手協助育兒,就請求協助,讓自己暫時離開現場以整理情緒,同時,可以跟幼兒說:「媽媽現在還在情緒中,還有點生氣,等我氣消了再來找你」、「媽媽現在沒辦法跟你說話,等等心情平復了再來找媽媽,好嗎?」
而當孩子正在哭鬧時,也建議此時不要急著跟孩子講道理或和好,因為哭泣中的孩子聽不進去任何話語,先試著讀懂孩子情緒背後的想法脈絡。必須等到孩子也平復心情後,再嘗試與他和好或溝通。
2.與孩子和好
對孩子來說,能夠被了解,有助培養孩子往後瞭解他人的情緒(也就是同理心),與孩子和好,為的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真心想修補與你之間的關係」與「我願意了解你的需求、愛你,並與你溝通」。在任何關係中,「和好」是雙向的,並非單方面口頭道歉,卻不考慮衝突的原因,所謂和好,是奠基於:我願意了解你的需求,並嘗試與你取得共識或彼此為對方調整做法。
與幼兒的和好亦是如此,並非只是爸媽安撫孩子的情緒,而是理解孩子鬧情緒的原因,並在下一次同樣事件發生時,願意為了孩子的需求調整做法,或是讓孩子理解無法這麼做的原因。例如:理解孩子不願意睡覺是因為積木還沒排好,那麼下回可以跟孩子約定時間、提早預告,讓孩子有心理準備,或是調整時間讓孩子完成再睡覺等。
「道歉」兩個字,通常不容易說出口,鍾岱芳心理師表示,與孩子和好其實更重視的是修補關係,所以不用拘泥於形式,如果抱歉兩字說不出口,也可以用「我覺得我不應該對你這麼兇」等句子做為開頭,並適時的表達對孩子的愛、給予擁抱。
3.覺察並調整行為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親子間的「衝突」經常是孩子莫名的哭鬧、踰矩,讓家長情緒失控所致,此時,除了與孩子和好之外,家長也可以進行自我對話,了解這次的不愉快是來自於自己的壓力、對孩子的不合理期待,或是忽略了孩子哪方面的需求。
另外,在某些情況下,家長會混淆「期望」與「合理要求」,而對孩子有不恰當的責罵,例如:要求孩子打招呼,家長覺得是正確的行為,但對幼兒而言,他不明白為何需要與他人打招呼,或是他經常看到照顧者也不對他人打招呼,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不打招呼就可歸咎出合理原因,但家長卻可能因為幼兒「不符期望」與「感到沒面子」就對孩子發脾氣,忽略了探究孩子不打招呼的原因。
鍾岱芳心理師提醒,一段關係的維持,在於雙方知道即使有不愉快,仍然會和好,其中和好的前提,就是覺察彼此的分歧點與需求,進而因為理解而體諒、取得共識、並不再重蹈覆轍。
不隨意定義孩子的行為
當幼兒的表達能力尚未成熟,家長除了能在不愉快後給予擁抱、表達愛意與歉意之外,從生活中觀察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哭泣型態或給予選擇題探詢哭泣原因(如:你是因為還想玩不想回家才哭呢?還是因為想要姊姊陪你回家?),都有助了解孩子鬧情緒的背後理由,
鍾岱芳心理師表示,在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前,不要輕易定義孩子的「壞行為」,例如:你的脾氣怎麼這麼壞、你為什麼總是不聽話等,因為在孩子能夠精確表達前,若家長忽略他的真實理由,這些定義其實是誤解孩子的話語,會讓孩子心中不好受,長期下來,孩子便會覺得自己不被爸媽所理解。
氣話慎言.影響甚大
1.避免關係威脅
情緒當下所說的氣話在成人之間也許能夠被諒解,但對孩子來說,有些氣話長久下來,可能會直接造成心理上的創傷,例如:「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對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的唯一,也是絕對的仰賴對象,在無法分辨氣話與真話時,父母情緒下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會被幼兒當真,時間一久,孩子很容易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所以會輕易被遺棄」,進而在未來發展自我上也有所壓抑,可能覺得自己不夠好、沒自信或無法自在的表達自己。
2.避免製造恐懼
「你如果不聽話,就叫警察來抓你」、「你如果愛哭,會有虎姑婆來咬你」,這樣的威嚇建立於虛假的謊言,但孩子卻因為不了解而產生恐懼,恐懼的情緒不利身心發展,長期下來會造成孩子的畏縮,且雖然短期效果明顯,卻不是健康的教養對話,也並未表達出對孩子需求的理解與關心,因此應該避免。
練習和好.讓關係更親密
每一次的親子衝突,都是練習維繫感情、理解孩子的契機,隨著每一次衝突發生、整理情緒、調整行為的反覆經驗,孩子會逐漸明白關係能夠被修復、有情緒是自然的事情,並且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修補關係後,強壯自己對受挫經驗的容忍力,同時也讓家長越來越了解自己的孩子、與孩子越來越親密。(推薦閱讀:培養寶寶未來良好人際關係:RQ篇)
(推薦文章:家長「寵過頭」逼瘋幼教老師,無奈喊:這孩子我放棄⋯⋯)
(推薦文章:失控罵孩子,隋棠事後檢討自我:媽媽就是自知永遠無法做到滿分,但又永遠想追求滿分的一個逼人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