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胎內記憶」太神奇!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存在記憶了嗎?

「胎內記憶」太神奇!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就存在記憶了嗎?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否有記憶?這是許多人的疑問,許多媽媽常會在懷孕期間,放音樂給寶寶聽或是跟他們說說話,也就是我們所稱的「胎教」,但寶寶在肚子裡真的都聽得到嗎?在媽媽肚子裡的記憶又有多少呢?

文章目錄

對於胎教的效果,現在還是很多人存疑,暢銷書《這樣做胎教 百分百有效》作者郭廷瑞表示,胎教效果不彰,是因為沒有配合胎兒需求,也沒有與胎兒互動所致。

正確執行胎教時,胎動會穩定柔和,母體身心不適會緩和,親子互動也會增加,這些都是孕婦能夠明顯感受到的效應。

更進階效果則會在寶寶出生後逐步展現,如體能健康度、性格穩定度、睡眠品質、親子默契、學習速度和胎內記憶喚醒。

胎內記憶|胎教|懷孕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是否有記憶?圖/shutterstock)

何謂「胎教」?

「胎教」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漢朝,基本含意是指孕婦必須遵守的道德、行為規範,現今指的是透過外界刺激,促進胎兒在出生之前發育智力,被視為中醫的傳統做法。
 
教導胎教多年並有數萬名成功優生寶寶案例的郭廷瑞老師,針對胎教這個名詞,他定義為親子互動與學習,能教導媽媽們充分利用十個月寶貴發育期,以身作則帶領孩子發展身體機能、了解未來環境、開發生存能力、培養性格觀念,還有最重要的,建立親子間親密感情,這些都是攸關寶寶人生的關鍵基礎。簡言之,胎教是高等胎生制度,賦予母親最驕傲的任務與使命。

胎內記憶|胎教|懷孕
(每個寶寶的胎動模式都不同。圖/shutterstock)

胎中知覺情緒容易影響往後性格

八周開始,寶寶就有胎動了,胎動是寶寶在發育身體和學習控制的自主運動,同時也是表達身體狀況和情緒的重要工具,像是飯後半小時寶寶比較會胎動,表示他接受到養分提供;媽媽有壓力時,寶寶以害怕不動或是頻繁躁動反應他的感受。

每個寶寶的胎動模式都不同,郭廷瑞老師說,很多受過胎教的寶寶還能跟隨爸爸呼喚與撫摸游來游去,相當有趣,也證實了胎動和知覺情緒的連結。

媽媽們常好奇詢問,寶寶在胎期中的知覺情緒,會留存記憶嗎?郭廷瑞老師表示,答案絕對是肯定的,而且從剛出生的寶寶反應來驗證,會更加清楚。

他舉例,曾經有位媽媽分享,她說全家都是急躁個性,但因為自己勤做情緒胎教,寶寶出生之後性格開朗,笑容溫暖,成為整個家族中性情最穩定的人。

現代都會孕婦多為壓力大的上班族,嬰幼兒出現易受驚、愛哭鬧的比例也不斷提高,對於胎期知覺情緒的影響,孕婦們不可不慎。因為由媽媽傳遞給寶寶的知覺感受,是寶寶人生的初始經驗,當經驗逐漸累積成為記憶,便塑造了往後人格特質。

胎內記憶|胎教|懷孕
(由媽媽傳遞給寶寶的知覺感受,是寶寶人生的初始經驗。圖/shutterstock)

寶寶不同時期的感官發展

胎兒在不同階段,逐步發展五感,以便感覺外界刺激形成記憶。針對時程啟動胎教,便能與胎兒有效互動。以下為胎兒五感發育的進程。

妊娠第8周

1.胎兒觸覺運作,從嘴唇周圍開始發育,是五感中最早發育的知覺。
2.開始胎動,手腳開始活動、身體會轉圈。
3.有腦波反應。

妊娠第15周

1.視覺運作,能夠感受到外光。
2.味覺運作,具有敏弱的味覺。
3.感覺運作,開始會產生訊息。

妊娠第18周

聽覺成熟,能夠認知媽媽的聲音。

妊娠第24周

嗅覺運作,通過羊水來吸收氣味。

妊娠第30周

能夠記憶苦味、甜味,味蕾發育完全。

資料來源/郭廷瑞老師

胎期記憶的可能成因

胎期記憶是胎兒為了儘早適應未來生存的必需能力。通過身體和知覺的管道發育,郭廷瑞老師提出以下5項讓孕婦打造優質胎期記憶的因素:

1.養分記憶

一般孕媽咪都知道要增加營養攝取,卻忽視培養體內養分的轉換或是輸送能力,常有胖在媽媽、苦了寶寶養分供應失調的問題。

郭廷瑞老師指出,胎期營養攝取不良,寶寶便會為降低生長速度和減緩大腦發育,會永久性改變組織器官的結構和功能,導致出生後肥胖及各種身心疾病(都哈理論/節約基因假說),因此孕婦應更加關注本身的飲食攝取均衡及消化循環能力,確保胎兒得到充足穩定養分。

2.氧氣記憶

八成五的攝氧力決定於胎期,而攝氧力是運動力的基礎,郭廷瑞老師提到,胎期間氧氣供應量及穩定度,不但會影響攝氧力基礎,還是大腦跟肺活量發育的重要關鍵。

體質胎教能提供自覺性深呼吸法,讓孕媽咪身體自發性增加全天候吸氧量,除了建立寶寶優質氧氣記憶,也能改善媽咪身體不適,降低壓力、失憶與失眠等狀況。

3.聲音記憶

寶寶聽覺在18周後開始運作,漸漸能聽到媽媽身體以及外界的聲音,郭廷瑞老師指出,尤其是媽媽的聲音,對於寶寶影響最大,若是媽媽聲音柔和、心跳聲和緩規律,對寶寶來說就是代表著環境穩定的天籟之音;但如果時常和人吵架、因消化不良而腸胃蠕動聲不佳,寶寶就變得容易心驚膽跳。

國外多項研究也指出,剛出生的寶寶不但能記住媽媽的聲音,還會分辨媽媽使用的語言。因此孕婦改善身體音與聲音,有助寶寶發展優良性格、安全感與學習力。 

4.味道記憶

味道是身體安全的第一把關者,寶寶在15周就會啟動味覺,在24周嗅覺開始運作,郭廷瑞老師建議,孕期飲食應儘量清淡、食用原味食材而不是加工產品,這樣寶寶才會記住食物真正味道,而不是喜歡通常更濃郁誘人的有害食品。

5.壓力記憶

性格人人都不同,常常會有父母是急性子,但小孩卻是慢郎中,這也是胎期影響。

郭廷瑞老師指出,許多媽媽不自覺產生了隱形壓力不自知,或是知道有壓力,卻找不到原因,長時間下來就會影響寶寶性格,郭廷瑞老師建議,孕媽咪應檢測並儘量調解生活、工作、感情,或是孕產壓力,才能避免胎兒產生壓力記憶。

胎內記憶|胎教|懷孕
(一般媽媽們進行胎教,都會透過音樂或是說話來與寶寶互動。圖/shutterstock)

如何進行胎教?

一般媽媽們進行胎教,都會透過音樂或是說話來與寶寶互動,但卻無法確知寶寶是否有感覺到,郭廷瑞老師提出三種胎教方式,只要三者一起使用且方式正確,就能真正達到強大胎教效果!

1.冥想

郭廷瑞老師說明,冥想胎教主要是透過腦波互動方式,跟寶寶連結。很多親子、雙胞胎之間神奇的心電感應,也是因為彼此腦波相通的關係。

我們大腦24小時運作,持續產生不同腦波:激動時產生的叫Gamma(γ)波;平常狀態是Beta(β)波;閉眼放鬆是Alpha(α)波;真正穩定修養狀態時則為Theta(θ)波,而胎兒正是Theta(θ)波,因此只要讓媽媽進入Theta波,再與胎兒連結,就能透過思想與胎兒互動,達到溝通交流效果。

2.撫摸

懷孕過程中,媽媽最容易做的動作就是撫摸肚子,郭廷瑞老師指出,撫摸也是胎教一種,重要的是手勢要正確,他提到胎兒最先有也是最重要的知覺就是觸覺,透過摸肚子的確可以傳達訊息給寶寶,但是必須區分與固定撫摸手勢,就像手語與旗語一樣系統化,寶寶才知道媽媽要傳達何種訊息。 

3.音樂

音樂也是媽媽們很常使用的胎教方式,但是音樂胎教不應該侷限於某些固定種類,郭廷瑞老師特別指出,每個人喜歡的音樂類型不同,寶寶也一樣,應該視不同寶寶狀況,來播放不同類型音樂。

另外,媽媽也可以選一條歌曲,作為連結親子共同記憶的初識曲,進階版音樂胎教還可以用來調整寶寶性格。

此外,在聽音樂時,需要特別注意頻率是否與媽媽心跳合拍,因為胎兒在肚子裡,聽到的是多重聲音,包括媽媽心跳聲、腸胃蠕動聲音,胎中期後還能聽到外界聲音,若是聲頻雜亂,即使媽媽聽了音樂全身放鬆,胎兒也不一定享受,因此媽媽應該像「孟母三遷」一樣選擇適當音樂,營造舒適情境,才是有效音樂胎教。

懷孕是每個女人生命中很特別的過程,胎兒需要280天時間才能成熟,希望媽咪親身進行胎教,把自己生命經歷,點滴傳授給下一代。

郭廷瑞老師表示,這可是媽媽跟寶寶一生中最親密的時刻,應該要享受孕期、建立親密互動,然後將經驗擇優傳授,自然就會有個優生寶寶,與妳攜手展開一生甜蜜旅程。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談談10個閱讀對孩子的好處!肚子裡的寶寶其實也聽得懂故事?
【烏烏醫師專欄】胎教和你想的不一樣,聽古典樂、還是和寶寶說話?
媽媽孕期受委屈,孩子一出生唯獨超討厭公公!網友感慨:孩子其實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