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孕期足部健康知多少?

孕期足部健康知多少?

很多時候,孕媽咪都注意到腰痠背痛的不適,卻忘記雙腳其實也承受了日益隆起的肚子所帶來之負擔。「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孕期多呵護足部健康,才能讓孕媽咪擁有行的便利與安全。

懷孕到中後期,常見孕媽咪飽受腰痠背痛之苦,然而,在此同時,足部也正受到懷孕的影響產生變化,因此,需要孕媽咪多加呵護,因為踏出的每一步都需要有著穩當與舒適的感受,不致讓行動更加不便。

解開腰痠背痛之謎

孕期隨著腹部日益隆起,身型的變化愈來愈明顯,徐鴻洋婦產科診所院長徐鴻洋表示,「未懷孕時的人體脊椎是呈S型,不過,伴隨胎兒的體重與羊水逐漸增加,將子宮撐大,讓腹部變得突出,腰椎必須更為用力以支撐腹部,這會直接影響脊椎的受力」。

此外,為了適應子宮變大並做好生產的準備,孕期會分泌荷爾蒙「鬆弛素」,讓韌帶放鬆。徐鴻洋醫師指出,「若肌肉的力量不足時,無法支撐腰椎所承受的重量,就會壓迫脊椎,孕婦自然容易感受到腰痠背痛,甚至神經也可能受到影響」。他說,常見孕婦為保持重心平衡,身體往後傾並用手撐著腰部,無非是想要藉此動作減緩腰部的負擔,「但助力有限,且會造成脊椎向前凸出」。

歐立達(股)公司物理治療師張幼欣補充,「懷孕後期,因為腳型趨向扁平,加上體重與重心的改變,造成走路時足跟過度內翻,行走時有如企鵝般的左搖右擺,此一新的行走方式牽動膝關節,乃至於脊椎的移位,容易造成腰痠背痛與未來的足部變形」。

足部亦大受影響

除了腰痠背痛之外,還有一項重大變化卻較為孕婦所忽略,物理治療師張幼欣說,「因荷爾蒙的作用使得全身的韌帶變得鬆弛,包括足弓韌帶亦受連帶影響,足弓因此較為塌陷和過度外翻,產生假性扁平足的現象」。她補充,此變化會增加孕婦足部的長度,而使孕婦通常需要穿著大半號至一號的鞋子。

徐鴻洋醫師則表示,扁平足的人因足部受力辛苦,所以,走路容易感到疲累。「即使孕前無扁平足問題者,孕期也會飽受扁平足之苦;若孕前已有扁平足問題,懷孕將讓問題變得更為嚴重」。他笑說,不少孕婦感到連逛街都變得困難時,就可能已深受扁平足之苦。

但扁平足還不是孕期唯一會發生的足部問題,張幼欣治療師指出,孕期常見的足部問題尚包括:

足底筋膜炎

對孕婦而言,隨著體重日益增加,將產生額外的壓力作用在雙腳上,特別是足弓的位置,進而容易導致足底筋膜炎、水腫、拇趾外翻等問題發生。張幼欣治療師解釋,足弓過低時,會使得腳底長時間不當受力,而有「天然避震器」之稱的足底筋膜,在長時間處於過鬆且過度拉扯而造成疼痛,當腳踩在地上時,突然覺得腳跟底下有劇痛,甚至達到行走困難的程度,休息後,疼痛程度則有所緩和。

拇趾外翻

張幼欣治療師指出,扁平足除了造成足弓塌陷以外,往往也會產生過度的壓迫力施加在第一大腳趾上,使得大腳趾偏向腳板的外側,擠壓到第二腳趾,而大腳只根部則向腳板內側突出,與鞋子摩擦。疼痛和腫脹是最常見的症狀,且穿上鞋子時會更加嚴重。她說,「足底筋膜炎與拇趾外翻可能影響到懷孕婦女的行走和站立,進而延伸出平衡的問題」。

足弓高低各有潛藏問題

足弓之於人體,就如同車輛的「避震器」,而足弓位置的不同將影響避震的效果,若足弓發育不良時,將導致行走時的重心無法移轉到各個正確位置,影響到腳部活動或腿部發育,甚至造成足部疾病的產生。

張幼欣治療師指出,在正常足弓之外,還分為:

˙低足弓:肌肉群過鬆。

˙扁平足:避震效果差,腳步很沉重。

˙高足弓:肌肉群過緊,避震效果差,腳步較緊繃。

她以O型腿的形成為例,很多人以為與遺傳或姿勢有關,但事實上與高足弓有絕對關係,張幼欣治療師解釋,「因為高弓足的內側足弓過高,會造成腳踝以上的下肢關節產生『外旋』的動作,才會使得兩腳膝蓋向外擠壓,日久就會形成O型腿」,此外,若兩腳膝蓋向外擠壓,長久下來,亦可能導致發生退化性關節炎。

水腫

徐鴻洋醫師指出,為了因應分娩時的失血和產後哺乳,孕媽咪的體液會增加,體內貯存並累積多餘的水分,而有浮腫狀況。張幼欣治療師表示,「水腫情況是漸進式發生,很多婦女懷孕三個月左右,腳趾即出現浮腫;懷孕約六個月時,情況更明顯;分娩前夕,整個下肢的浮腫程度相當顯著」。

靜脈曲張

徐鴻洋醫師表示,「由於受到荷爾蒙影響、懷孕時血液量的增加和子宮壓迫,導致血液循環狀況不佳,造成下肢出現靜脈曲張」。張幼欣治療師補充,「就是靜脈已擴大到皮膚表面,憑肉眼即可見到像紫色的曲線或某種字串」。

足部健康不容忽視

其實足部健康的照護非常重要!徐鴻洋醫師強調,「雙腳必須承擔整個身軀的體重,還要肩負行走的責任,一天的行走,可說為足部帶來了非常大的承受力量」,他引用古人所說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沒有健康的雙足,如何能踏出穩健的步伐行走天下,當足部出現不適時,將增加行動時的困難度。

他說,「在美國,有專門的足部醫學和專科醫師守護足部健康」。在台灣的醫療分科則尚未如此細分,「不過,若孕婦的足部問題嚴重時,就會安排轉診(骨科或復健科)以接受進一步的診治」。

究竟孕期該如何呵護足部健康呢?

 

1.選一雙好鞋

徐鴻洋醫師指出,「為了母胎平安,避免一時失去重心而滑倒或發生撞擊,孕婦不宜再穿高跟鞋,而應改穿穩定度佳且具有止滑功能的鞋子」。張幼欣治療師補充,「高跟鞋、雪靴、皮靴和完全平底的鞋都不適合孕婦穿著,因為每天穿高跟鞋,會改變孕婦的站姿,縮短了小腿後側的肌腱並增加背部和膝蓋的壓力,使得關節受到過度的壓迫;雪靴與完全平底的鞋並不能給予孕婦足夠的穩定度,容易增加跌倒的可能性;皮鞋則是通氣性較差,走路後足部散發的腳汗無法排出,特別是腳汗重的人,靴子容易成了滋生細菌與黴菌的空間,而衍生感染的問題」。

張幼欣治療師建議,最適合孕婦穿的鞋子為:楦頭稍大,可完整包覆足部;鞋跟高度約2厘米左右且後跟較為寬大堅固,並以彈性與止滑的材質製成。

徐鴻洋醫師表示,「孕婦的生理結構不能改變,因此,無法避免扁平足的問題產生,但可藉由輔具改善或預防更嚴重的狀況」。他與張幼欣治療師共同指出,為了讓足弓有更好的支撐與避震效果,不妨可考慮使用足墊,藉由足墊的輔助以平均分散足底壓力,進而減少足部問題的發生。

真實案例‧撞擊後導致胎盤早期剝離

徐鴻洋醫師在臨床上曾碰過一個案例,一位孕婦走在田間小路時,不慎與機車碰撞,因閃避不及而失去重心跌倒,讓腹部受到撞擊,且造成腳受傷。為了胎兒安全,孕婦特別到醫院檢查。到院後,護理師幫忙孕婦裝上胎兒監視器,突然間,孕婦表示「肚子痛」,同時,護理師也從監視器報告中觀察胎兒心跳出現變化,孕婦的血壓下降……當下施以緊急剖腹產後,確認是胎盤早期剝離所致。

選擇足墊要注意

張幼欣治療師指出,適合的足墊可透過調整腿足對位角度以調整體態,而發揮以下特性:

˙吸震性:足跟觸地的剎那,抵消部分反彈力,不至於傷到踝關節和膝關節。

˙穩定性:適當包覆足跟,避免腳在鞋具中因不當的動作或磨擦而造成傷害,嚴重者如重心失衡跌倒。

˙支撐性:足墊在足弓處應有根據特殊的反彈力學係數設計的支撐功能。在腳變成扁平之後予以支撐,以維持正常足弓應有的彈性,並利用足部生物力學來引導、驅使正確的行走步態,重新分配足部壓力,減少傷害。

由於每個人的足型與腿型各不相同,因此,要選購適合自身的足墊,必須透過科學化的量測,以掌握足型、腿型,以及對腿部靜態和動態的觀察,才能配置出合適的足墊。

2.適度的休息

張幼欣治療師提醒,孕婦儘量避免站立很長一段時間或赤腳行走。當走一段路後感到小腿痠痠的,最好坐下來休息一下並將雙腳抬高(抬離地面);若是靜脈曲張問題嚴重時,可考慮穿著壓力襪,以減少腫脹。此外,她補充,坐著時,儘量不要交叉雙腿或翹腳,因為這會壓迫到腿部的血管和神經。

3.保持足部清潔

徐鴻洋醫師表示,「腳部的汗腺發達,長時間穿鞋容易滋生細菌,因此,務必做好足部的清潔工作,儘量保持乾燥」,他提醒有香港腳問題的孕婦,「要避免二度感染而引起嚴重的後果」。另外,剪趾甲時要小心,不要剪太短而讓後續長出的趾甲嵌進肉裡,引起發炎狀況。

4.做好體重管理

不只足部要支撐全身的重量,膝關節也必須承受來自體重的壓力,徐鴻洋醫師提醒孕婦,「做好體重管理,不要增加足部與膝關節過多的壓力,也能避免嚴重的足部問題發生,同時,也減少產後減重的負擔」。

他說,孕婦需要適當的運動,如果孕期產生嚴重的足部問題時,勢必減少活動的機會,對於整體孕期健康易有不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