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餵母乳嗎?
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表示,只有3%~5%的母親,真的不適合哺餵自己的寶寶,在此情況下就需要使用母乳庫的母奶或嬰兒配方奶,以小咪的案例而言,當有家人或親友告訴妳不能哺育母乳時,建議媽咪可再找一位合格且有母乳哺育正確知識的醫師或醫護人員確定一下,是否真的無法哺餵母乳,有時候可能是媽咪還不熟悉餵奶,或是有乳房發炎的狀況。不過,即使是因為某些醫療上的理由,讓媽咪不能繼續哺餵母乳,媽咪仍可以提供寶寶所需要的溫暖、肌膚的接觸及安全感,這是旁人無法取代的,每個女人仍然可以是個很好的母親!因此,媽咪們千萬不要給自己過大的壓力,心裡越急躁,反而會容易影響生理狀況,而無法順利哺餵!
乳房有狀況會影響餵奶嗎?
乳腺發育不全
乳房的大小主要由脂肪組織決定,並不影響媽咪哺育母乳,但是有極少數婦女有乳腺發育不全的狀況,外觀上乳房有明顯的大小異常,而且在懷孕過程中,乳房完全沒有變大的感覺。如果有懷疑時,可以超音波來確定診斷,這種情形會使奶水分泌不足,可能無法完全哺乳,需添加配方奶或其他營養品補充。
動過縮乳手術
動過縮乳手術,會影響哺乳嗎?高宜伶秘書長表示,接受過隆乳手術的婦女,通常仍可成功的哺育母乳,因為此種手術通常不會影響乳腺管及神經。但是如果乳房過大而接受縮乳手術者,比較容易因傷及輸乳管與神經而導致奶水分泌不足,可能除了哺乳外,還需要另外添加其他食物。
做過乳房手術
如果手術傷口沿著乳暈或靠近乳暈時,對奶水的分泌可能影響較大。一般而言,任何乳房手術都會暫時性地減弱神經反射,進而影響到噴乳反射,不過,因乳房囊腫做局部切除手術,不一定無法哺乳。有些案例中,媽咪在第一週乳房腫脹時,接受過手術的那一側乳房一滴奶水都擠不出來,因而只餵對側乳房,但過了一週後,乳房已較軟,此時手術過的那側乳房竟可擠出奶水,之後便可正常地以兩側乳房哺育。其實,有些媽咪只以一側乳房餵母乳,其奶水就足夠讓寶寶吃了,因此,媽咪若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找專業醫師詢問。
乳癌患者
有些媽咪會問:「我患了乳癌,還能哺乳嗎?」在泌乳期間,泌乳激素會增加,加上體內性荷爾蒙的作用,對於乳癌患者可能有促進癌細胞增生的疑慮。基本上,患有乳癌的婦女應立即接受適當治療,不建議乳癌患者哺育母乳,但若是單側乳癌患者,已經治療完全的媽咪,之後仍有機會可哺乳。
發現乳房有硬塊與發炎怎麼辦?
乳腺管阻塞
當乳房一部分的奶水沒有被吸出來,輸乳竇被黏稠的乳汁塞住時,會發生輸乳竇阻塞,通常會有局部疼痛的硬塊,皮膚上可能會泛紅,但是媽咪不會發燒。
乳腺炎
如果乳汁沒有被吸出來,可能造成乳房組織發炎,稱為非感染性乳腺炎,有時乳房被細菌感染,則稱為感染性乳腺炎,此時除了有局部非常疼痛的硬塊、皮膚泛紅外,媽咪還會有發燒及疲憊的感覺。
發生原因
1.奶餵得不夠多:例如媽咪過於忙碌,或寶寶比較不吃奶時,可能是寶寶開始一覺到天亮,或是餵食不規律。
2.寶寶含得不好,只有吸出乳房內一部分的奶水。
3.媽咪的衣服或胸罩太緊,也會造成部分阻塞。
4.媽咪在餵奶時,用指頭壓住部分乳房,阻礙部分奶水流出。
5.因為乳房過大下垂的關係,使得下面部分的奶水較不易流出來。
6.媽咪的壓力及過度工作,而減少餵寶寶的次數及時間。
7.乳房外傷損害到組織時,也會造成乳腺炎,例如突然的撞擊,或被寶寶很大力的踢到。
8.如果乳房有摩擦破裂的情況,也會使細菌進入乳房組織,而造成乳腺炎。
治療方法
治療輸乳竇阻塞及乳腺炎,最重要的就是要讓乳房阻塞部分的奶水流出。
.注意奶水沒有流通的原因
- 注意寶寶是否含奶含得不好,並且修正抱寶寶含乳的姿勢。
- 避免穿太緊的衣服,注意躺著時是否壓迫到乳房。
- 餵奶時,手指不要壓到乳暈。
- 如果乳房大而下垂,阻塞的部分可能是在乳房下面,可試著餵奶時,以手拖著提高乳房,讓乳房下面部分的奶水較容易被吸出來。
.全力專心地餵奶
媽咪要多餵奶、多休息,並減少餵奶之外的事情,在任何寶寶想吃的時候就餵他,當寶寶吸奶時,輕柔地按摩乳房硬塊周圍。兩餐餵食中間冷敷,可以減輕疼痛,在餵奶前可以熱敷,幫助奶水容易被吸出來。即使是乳腺發炎了,並不會增加寶寶感染的機會,仍可持續餵母乳,媽咪若不想餵發炎的那一側,也一定要將奶水擠出來,才能改善症狀。
.不同姿勢餵食
每餐以不同姿勢餵食,可以吸出乳房不同部分的奶水,可讓寶寶的下巴正對著硬塊處,也可以幫助阻塞處奶水的排出。
.感染未改善需立即就醫
通常當乳房的奶水被吸出來之後,乳房阻塞及乳腺炎會在一天內改善,如果媽咪症狀非常嚴重,奶水吸出來後仍未改善,或已經有明顯發燒、疲累症狀,或是乳頭有破皮的狀況,需要立即就醫,使用抗生素治療。
服用藥物時可以餵奶嗎?
抗癌藥物
抗癌藥物會干擾母乳寶寶細胞代謝,影響寶寶的免疫力與抑制造血功能,因此,不適合母乳哺育。
抗生素
一般的抗生素,只要是嬰兒可以使用的,媽咪使用時仍可哺餵母乳,例如盤尼西林、紅黴素、四環黴素等藥物,不過,磺胺類的藥物,則可能會影響新生兒體內黃疸對腦部的影響,因此,產後1個月內都不要使用該類藥物。要提醒媽咪注意,大多數的抗生素經由奶水影響寶寶的機會很少,因此,媽咪如果有必要服用抗生素時,例如細菌性乳腺炎,要按照時間服用完整療程,以免影響治療效果。
止痛劑
止痛劑如普拿疼、阿斯匹靈是安全的。局部麻醉藥不會被寶寶腸胃所吸收,所以是安全的,全身麻醉手術使用的藥物,會有極少量到奶水中,但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因為它們很快就從媽咪身體排出,媽咪生產後醒來就可以哺餵母乳。
抗憂慮藥物
抗憂鬱等藥物在奶水中濃度很低,僅有少數個案會引起母乳寶寶的不適,但哺乳的媽咪若長期使用,仍要注意可能對寶寶中樞神經造成影響。一般而言,在媽咪餵奶後馬上服藥,或是在寶寶會睡很長之前那一餐先服藥,可減少對寶寶的影響。
其他常見藥物
多數的抗癲癇藥物、抗高血壓藥物、非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類固醇、甲狀腺素、抗甲狀腺亢進藥物PTU、皮膚擦用的藥物、吸入性藥物或是鼻子、眼睛使用的藥物,只要在專業醫師的處方下,幾乎都是哺乳時可用的安全藥物。
患有疾病的媽咪能不能餵母乳?
B型肝炎
B型肝炎帶原者,會在生產過程中垂直傳染給寶寶,因此台灣目前仍持續B型肝炎疫苗的注射。母乳中雖可分離出B型肝炎的病毒,但國內研究已確定,只要寶寶出生後,即接受B型肝炎免疫蛋白的注射,哺餵母乳時不會增加寶寶感染的機率,所以媽咪可以安心地哺乳。
HIV人類免疫不全病毒
人類免疫不全病毒,主要經由血液傳染,HIV陽性母親有2%~50%的機會生下帶病的寶寶,目前因為還無法區分寶寶是在生產前或生產後才得到感染,因此對於HIV陽性母親,不建議哺餵母乳。
結核病
患有結核病的母親,會經由子宮內感染而使寶寶得病,但不會經由母乳傳染給寶寶,如果母親的結核病仍有傳染性時,應和寶寶分開,避免感染,一般治療痊癒後,可再繼續哺乳。
疱疹病毒
母乳不會傳染此疾病,但媽咪如果仍有病兆,照顧寶寶時需加強洗手的習慣,不過,若在乳頭、乳暈附近有明顯水泡,就不建議哺乳。
感冒或其他病毒感染
當媽咪感冒時,寶寶無論是否哺乳母乳,都有可能經由空氣感染到病症。但從母乳中,寶寶可以得到媽媽體內產生的抗體,而使症狀減輕,因此,這時餵母乳要特別注意的是,照顧寶寶時要先洗手,避免口沫、噴嚏接觸到寶寶。
至於像巨細胞包涵體病毒等感染,雖然母乳中可以分離病毒,但寶寶體內有媽咪給的抗體,所以可以放心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