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嚏連連~原來是溫差型過敏!
冬日寒涼.小心溫差型過敏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環境中也充斥著許多毒素,不管是成年人或小孩,都對「過敏」一詞不陌生。聖康過敏官科診所主治醫師黃立心表示,以嬰幼兒來說,常見的過敏有過敏性氣管炎(氣喘)、過敏性鼻炎和異位性皮膚炎。
溫度改變誘發過敏
「溫差型過敏」一詞聽起來好像很玄,氣溫會隨著每天時間推移而有不同變化,難道會天天過敏嗎?黃立心醫師表示,「溫差型過敏」顧名思義,是指「溫度變化而誘發過敏」的情形,症狀和其他過敏原引起的相同。
氣管過敏的嬰幼兒會容易咳嗽、有痰、胸悶、呼吸急促甚至喘起來;而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和鼻子癢,則是鼻子過敏嬰幼兒的症狀;另外還有臉上或身上出現搔癢性皮疹和乾燥蘋果臉,就表示皮膚過敏又找上門來。
黃立心醫師認為,外在環境變化攝氏5度以內,身體不會有特別感覺,如果超過5度,就可能引發過敏(原本已經會過敏的孩子),若差到攝氏7度以上,就連成年人都會感到些微不適,遑論身體還在適應環境的嬰幼兒,或是本身已有過敏病史的寶寶,可能會誘發孩子的過敏反應。
過敏傾向的警示燈
過敏除了遺傳體質之外,也跟生活中的過敏原有關係,黃立心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溫差不會是最嚴重的過敏誘發因素,臨床上孩子因為溫差而過敏時,通常免疫系統狀況已經不穩定;才會稍微有一點變化就發作,但溫度變化和緩後又好轉,表示寶寶身體裡累積的過敏性發炎,已經到了身體無法負荷的程度,才會遇到溫差就爆發出來。
溫差變化做為過敏的誘發因子,其實是身體裡「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很少嬰幼兒只因為溫度變化,就突然變成過敏寶寶,通常都已經有過敏的蛛絲馬跡,只是家長沒注意到。
以皮膚為例:寶寶出生後皮膚就比較乾,或是容易紅腫,可能就是過敏的前兆,如果家長無法判斷,可以找過敏專科醫師診斷,若確定有過敏的傾向,就可以先做一些預防和保養,不要等到發病再開始治療,寶寶體內的過敏性發炎就不會變得更嚴重。如果孩子不曾有過敏發作的病史,卻因溫差變化而有咳嗽、鼻塞或皮膚乾癢的情形,家長就要有所警覺,表示寶寶身體裡的過敏性發炎,已經快到達臨界點了!
身體免疫系統的機制
人類的身體為了抵抗外來細菌入侵,免疫系統擔任禁衛軍,負責消滅攻擊身體的敵人,當過敏原誘發過敏性發炎反應時,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自動清除,因此不會產生症狀,但是如果不斷的刺激免疫系統,就會超過身體的負荷。
持續曝露過敏原下.羅馬非一日造成
對於過敏這個麻煩的傢伙,只要遺傳體質加上誘發因子的刺激,就可能發病,除了這兩個條件外,很多家長都忽略「時間累積」的重要性,反而讓寶寶持續曝露在過敏原的刺激下。
黃立心醫師表示,如果把過敏的發病比喻為淹水,人體的免疫系統像是引流的水溝,過敏性發炎就是雨水,當過敏原不斷刺激免疫系統時,發炎反應就不停灌注下來,時間一久,水溝來不及排掉,就有新的雨水落下,等到超過了堤防,就會發生淹水(過敏發病)的情形。
提醒家長,即使寶寶從小沒有過敏反應,爸爸媽媽的家族也沒有過敏疾病,也不代表孩子體內沒有過敏性發炎的累積,所以不管孩子是否有過敏的病史,都要做好居住環境的控制,避免讓寶貝長時間曝露在過敏原下。
關鍵時期.免疫系統轉變
有些青少年、孕婦或成年人來看病時說:「醫師,我從來沒有過敏的經驗,為什麼長大了反而有過敏反應?」黃立心醫師表示,人體免疫系統會在一些關鍵的時刻發生轉變,在嬰兒、幼兒、青少年(性徵發展)、懷孕(女性)和更年期這幾個時期,免疫系統會產生變化,若在變化的時期沒有妥善保養、遠離過敏原,就可能轉變為「過敏體質」。
出生到青少年時期,是免疫系統變動最劇烈的時期,到了國中、高中的年紀,正是體能和免疫力達到高峰的時刻,免疫力的轉變大多為正向影響,大部分的過敏寶寶,若有確實照顧自己的過敏體質,到了國、高中之後,過敏大多能獲得控制。
照護寶寶.預防溫差型過敏
黃立心醫師提醒家長,孩子感冒和過敏的症狀雖然很像,但不可混為一談,感冒會有咳嗽、流鼻水和微燒等症狀,來得快去得也快,大約3至5天就會痊癒;若孩子的症狀每次都維持7至10天,甚至更久,且在清晨、夜間等溫差變化大時發作,可能就是過敏作怪。
減少溫差.勤保養
當日夜、室內外的溫差變大時,原本就有過敏的寶寶,必須儘量降低溫溼度的變化。早上起來保暖要先做好,戴口罩、熱毛巾敷臉等,別讓身體馬上接觸冷空氣,確實保暖對呼吸道過敏的寶寶尤其有效。
如果寶寶願意戴上口罩,出門時口罩和圍巾兩樣法寶一定要記得,反而寶寶身上不要穿太多,採用洋蔥式穿法,媽咪若察覺溫度有變化,就要勤勞替寶寶穿脫。黃立心醫師表示,冬天在診間其實常看到家長幫寶寶穿太多,流汗而長痱子,或是因為穿多流汗,一出門又吹到風,過敏和感冒就一起報到。
居家清潔要徹底
嬰幼兒每天待在家裡和房間的時間最多,不管寶寶有沒有過敏,居家過敏原控制是最重要的預防方法,黃立心醫師表示,在台灣,最重要的兩個吸入性過敏原,就是塵蟎和蟑螂。
塵蟎喜歡潮濕溫暖的環境,常常躲在布織品中,建議在家創造不利塵蟎生長的環境,就是要勤勞清洗和除溼。寢室的床單、被套、棉被、枕頭和枕套,2至3個星期洗一次,塵蟎最喜歡躲在床墊裡,如果可以儘量不要用,用的話也要加上防蟎套。
塵蟎其實很好清除,只要高溫就無法存活,因此清洗時要使用攝氏55度以上的水。如果洗衣機無法放熱水,黃立心醫師提供一個小撇步,先將要洗的織品放進洗衣機,再倒一桶熱水浸泡10分鐘,塵蟎就死掉了,再循洗衣機一般步驟清洗即可。
採用「先烘後洗」的方法也很方便,先把要洗的織品高溫烘10分鐘,再丟進洗衣機把塵蟎的屍體洗掉。如果沒有先高溫殺塵蟎再洗,雖然洗完再烘塵蟎也無法存活,但屍體會留在織品的孔隙當中,依然會引起過敏。
蟑螂危機別忽略
台灣溫暖潮濕,蟑螂的種類和數量都十分驚人,研究顯示,在家看到1隻蟑螂,就表示附近有720隻蟑螂在活動;牠爬過的地方會留下分泌物和蛋白質,還有腳上的毛屑,都是過敏原的來源,因此積極滅蟑、勤拖地也是預防過敏的居家清潔要點。
均衡飲食.適度補充保健食品
不管是幾歲的孩子,都建議保持均衡飲食的生活習慣,若想要透過天然食物保養,黃立心醫師認為應詢問過敏專科醫師,寶寶的狀況可以吃哪一種益生菌調節免疫系統。魚油所含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也能降低過敏反應,選購魚油必須注意來源,體積愈小的魚愈好,較不容易有金屬汙染。
正確使用藥物.控制過敏病情
如果孩子本身有過敏的病史,甚至是混和型的過敏,如過敏性鼻炎加上異位性皮膚炎,不只一種過敏症狀的呈現,在溫差大的時候,家長要跟醫師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聯繫。
看醫生不一定要持續吃藥,吃藥是減緩症狀,重點是徹底除掉造成過敏的原因(過敏原),讓發炎累積的速度變慢。過敏的保養藥物是幫助清理發炎反應,但發作時服用的藥物是急性治療,就像水已經淹出來了,必須馬上把水抽掉,讓症狀緩和下來。
過敏的藥物用法和感冒不一樣,不能吃3至5天等症狀消失就好,必須視情況服用2至3個月,等免疫系統穩定下來就可以停藥。很多媽咪擔心吃這麼多藥會有副作用,黃立心醫師表示,其實現在用的保養藥物都很溫和,且日常的保養不做好,等到過敏發作才吃急性的藥物壓制,反而讓孩子吃下更多劑量,還無法幫助免疫系統的平衡。因此提醒家長,在季節交替、溫差大的時節,若醫師建議要服用較長時間的保養藥物,請不要擅自停藥喔!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