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嬰幼兒也會網路成癮 別忽略網路對於孩子心智的影響力
9歲小男生把手機視為第二生命,天天帶著上學,上課也在滑手機、打遊戲,老師制止,暫時沒收手機,他竟揮拳,要打老師。家長覺得兒子不對勁,陪同就醫,確診為網路成癮,歷經半年多治療,才逐漸恢復正常。
今年6月,世界衛生組織 (WHO)在第11版《國際疾病分類》正式將「網路遊戲成癮」視為一種「精神病」,如同吸毒一樣,成為上癮的精神疾病,光是苦心婆心的勸說,一點用也沒,必須接受治療。
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馬偕兒童醫院兒童心智科資深主治醫師臧汝芬表示,網路成癮孩童的年齡越來越低,門診收治過九歲孩子,因為被沒收手機,而情緒激動,動手打老師、打家長。
臧汝芬指出,國外研究顯示,連一兩歲的幼兒或是幾個月大的嬰兒也可能患有網路成癮,出生時,就透過手機、平版等螢幕,觀看卡通,一旦沒得看,居然大哭大鬧。 (推薦文章:臨床心理師教家長如何聰明用3C帶小孩)
臧汝芬表示,網路成癮可分兩個層面,一個是預防性的「防止」,另一個則是成癮後的「戒斷」,以該名小男生為例,除了接受心理諮商、行為療法,在家長師長的配合下,前3個月不准碰手機,等情緒平穩後,才逐漸開放,但每天不可以超過1小時。
如果症狀嚴重,則必須住院,高三的小媛因拒學導致功課一落千丈,最近沈迷於網路世界,關在屋內,少與人互動,沈默寡言,抱怨失眠、凡事都提不起勁,呼吸困難。
家長陪同就醫,一直以為是憂鬱症,但治療效果不佳,最後才找出病因,屬於網路成癮,在急性期階段,住院治療2週,在藥物控制,及家人支持下,才慢慢回歸正常生活。
臧汝芬指出,越來越多兒童青少年出現網路成癮症狀,除了就醫治療、同儕陪伴之外,家庭功能的健全與完整,也扮演著重要角色,家長不可忽略網路對於孩子的影響力,許多孩子在無法玩手機時,就發脾氣,甚至自傷,這時家長如果妥協,就失去了早期「防止」沈迷的先機。臧汝芬提醒家長,當孩子因過度沉迷上癮,進而開始排斥學習、出現早上爬不起來、晚上晚睡、出現拒學等現象時,就應該陪同就醫,尋求專業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