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是5歲以前幼兒腹瀉住院主因:新手爸媽必須注意!
文章目錄
研究指出,五歲以下兒童因急性腸胃炎嚴重上吐下瀉需要住院的患者,大約每三個就有一個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為了讓新手父母更加了解感染輪狀病毒之種種,台灣新生兒科醫學會祕書長張弘洋提出以下說明
Q1.輪狀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為何?
輪狀病毒的感染途徑是糞口傳染,也就是說,只要接觸被病毒汙染過的食物、嘔吐物、排泄物等,就有染病的風險。簡單說,只要接觸感染者所有碰過的物品,都可能因此發病,特別是對「用手探索世界」的小寶寶更具威脅性,因為孩子喜歡用手觸摸各式物品,並將之放進嘴中,很容易就把病毒吃下去而造成感染。
輪狀病毒的潛伏期約1至3天,即使病毒單純沾染在物體表面,如:桌子、固齒器、門把或水龍頭上,也至少有10天的存活期,這段期間內,只要寶寶碰過這些地方,就大有機會感染輪狀病毒。
就算用酒精噴霧或乾洗手消毒,也無法讓輪狀病毒失去感染力,因為酒精對於這種沒有莢膜的病毒無用武之地,除非是使用漂白水才能將之殲滅。
此外,若是大人的雙手或衣物在外受到汙染,返家後,未清洗乾淨即與嬰幼兒接觸,也可能會造成傳染。
Q2.感染輪狀病毒的主要有哪些症狀?要怎麼治療呢?
感染輪狀病毒可能讓寶寶持續地嘔吐、腹痛以及水瀉,1天內的水瀉次數可能高達10~20次,其中,約有一半的病童會伴隨發燒,症狀嚴重時,有時會導致抽搐、脫水、酸中毒、電解質不平衡等。嚴重時,寶寶需要住院觀察。
一旦感染輪狀病毒,沒有特效藥可以醫治,只能以支持性療法幫助寶寶緩解症狀。這時,要讓感染的寶寶與其他孩子隔離,以防止感染擴散。並且慎重處理寶寶的排泄物,並以漂白水消毒其接觸過的物品。慶幸的是,雖沒有治療的特效藥,但有口服輪狀病毒疫苗可有效預防幼兒感染輪狀病毒,世界衛生組織也建議幼兒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來預防輪狀病毒感染。
Q3.目前台灣輪狀病毒疫苗的使用狀況為何?
台灣自2006年開始有輪狀病毒疫苗的接種,共有兩款疫苗可供選擇,分別為兩劑型(單價)及三劑型(五價)的疫苗,價數即代表涵蓋的保護型別數量。這兩種疫苗在全球都已有至少10年的使用經驗。
根據美國臨床研究證據顯示,完整接種完輪狀病毒疫苗,可有效防禦最常見的5種型別G1、G2、G3、G4、G9以及非常見的G12、G8型別,可大幅降低輪狀病毒腸胃炎住院率。
由於目前尚未納入全國公費接種,仍需家長自費讓寶寶接種(編按:台北市與新竹縣竹北市有提供補助)。輪狀病毒疫苗與五合一公費疫苗的接種時程一致,不需多跑一趟醫院。
Q4.輪狀病毒疫苗要吃2至3劑,會增加就診的次數嗎?
為了不讓媽媽寶寶頻繁往返於醫院,接種輪狀疫苗的時程搭配了寶寶五合一公費疫苗的接種時程,並不需要為了讓寶寶服用輪狀病毒疫苗而多跑一趟醫院。
Q5.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怎麼做提升小朋友的免疫力,免於疾病威脅?
為了預防疾病,透過一些方法提升免疫系統的戰力是必要之舉,建議父母,自寶寶出生後以母乳哺育,當寶寶年紀大一點,安排適度運動與曬太陽的時間,平日養成均衡飲食的習慣、睡眠充足、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都有助提升寶寶的免疫力。另外,提醒父母,儘量不帶年幼的嬰幼兒去密閉式的公共場所,自外面返家,大人務必確實清洗雙手再碰觸寶寶。
Q6.請醫師分享難忘的感染案例。
如前所述,有的嬰幼兒感染輪狀病毒,除了發燒、水瀉外,還可能會抽筋。印象中這個1歲多的寶寶,感染後又吐又拉,以為幾天就過了,誰知竟然癲癇發作,把父母給嚇壞了而緊急就醫。
身為醫師雖然知道感染輪狀病毒會出現癲癇症狀,但也不能排除是否有其他腦部疾病所致,因此,為了確認寶寶的狀況,必須安排相關檢查,如:電腦斷層攝影、腰椎穿刺抽脊髓液化驗等,以排除腦部受傷的可能。當然,若寶寶不感染輪狀病毒,就不致因感染而出現抽筋症狀,也不必為了排除腦部有問題而不得不接受「過多」的檢查。
張弘洋醫師
現任╱新生兒科醫學會秘書長.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
學歷╱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經歷╱新竹馬偕醫院兒科部主任.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部住院醫師、總醫師.美國邁阿密大學新生兒科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