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讓親子衝突不再是家常便飯,先連結孩子感受

讓親子衝突不再是家常便飯,先連結孩子感受

(2021.11更新)連結孩子的感受,表達、辨識孩子情緒。當孩子情緒被辨識了,情緒就有辦法被釋放,他會感受到爸媽的接納與愛,並能因此引導他做出正確的行為。




Jacko(蔣偉文)是我從大學就認識的好朋友,有天晚上,他特地打視訊跟我道謝,謝謝我的原因,是因為當天上午在他的節目「蔣公廚房」錄音時,我提供了一個可以幫助他孩子遵守規範、緩和情緒的方式。他當天晚上一試用,果然馬上奏效,所以他很高興。

 

真正的堅強無關強忍

每個月,我都會到台北做Jacko廣播節目「蔣公廚房」的來賓。在錄音開始前一小時,我們都會先碰面,討論一下當天的內容。那天,我講到的主題是:在給予孩子規範時,要先在孩子的感受裡工作,再給予規範;亦即「先同理、再處理」。以阿德勒正向教養來說,就是「connection before correction」。而箇中最重要的就是「辨識心裡感受」,感受唯有被覺察、被辨識,才有辦法找到出口,並得以釋放。

Jacko告訴我,最近他大兒子Jackson每天晚上看完10分鐘卡通,要他關掉他都會生氣。Jacko覺得他已經是大班孩子了,不應該還像中小班時,要常常跟他「先同理、再處理」。(推薦文章:孩子歡霸霸.請家長同理但不處理

他擔心一直都用這麼柔軟的態度來對待孩子,他以後會變得很嬌寵、很不成熟、不堅強。所以,他認為是時候要對他強硬一點,讓他變得更「堅強」。

對於這個看法,我跟Jacko說:真正的「堅強」,是來自於一個人對自己各種內在感受的瞭解、接納與包容,而不是強忍著各種感受,不去體驗、不去感受。這樣不是堅強,而是「勉強」,也叫做「ㄍ一ㄥ」。這只能一時,久了便會反彈、會爆炸。所以,這並非真正的堅強。

 

感性連結.讓孩子感覺被接納

而對於人類成長過程而言,理性腦(大腦皮層)要到25歲時才會成熟。所以,未成年的孩子,要處理他們行為與規範問題,都應該先從孩子的情緒腦工作。換句話說,要從連結孩子的感受開始。

我建議Jacko當孩子因為沒得繼續看卡通而不高興的時候,不要先跟他講「理性的道理」,而是要跟他做「感性的連結」。為了要讓Jacko更有體驗,我邀請Jacko跟我做模擬演練,他扮演兒子,我扮演爸爸。

我們先演Case 1,先跟孩子講「理性的道理」。

 

Case 1

我:「時間到了,請你把卡通關掉。」

兒子:「可是我想再看一下下嘛。」

我:「不行喔,我們剛才有約定好喔,請你把它關掉。」

兒子:「嗚……我就是想要繼續看嘛!」(有點生氣)

我:「你怎麼這樣呢?我們明明就說好看十分鐘的!」(有點生氣)

兒子:「沒有!明明就沒有說好!」(越來越生氣)

我:「你還不承認?你再這樣亂說,明天就沒得看囉!」(越來越生氣)

兒子:「我沒有亂說!你才亂說!」(很生氣)

我:「你還敢頂嘴!」(很生氣)

現在,我們換Case 2,先跟孩子做「感性的連結」。

 

Case 2 

我:「時間到了,請你把卡通關掉。」

兒子:「可是我想再看一下下嘛。」

我:「我們剛才有約定好喔,請你把它關掉。」

兒子:「嗚……我就是想要繼續看嘛!」(生氣)

這時候,覺察到孩子生氣了,我用感性的語氣說:「Jackson(停頓三秒),你沒得繼續看卡通,很生氣是嗎?」

兒子:「是!」

我用感性的語氣說:「是的,Jackson,爸爸知道你在生氣。」

我繼續緩慢地說:「Jackson(停頓三秒),你沒得繼續看卡通,會失望嗎?」

兒子:「會……」(沒這麼情緒了)

我繼續用感性的語氣說:「是的,Jackson,爸爸知道你失望。」

我再說:「Jackson(停頓三秒),你沒得繼續看卡通,會有點傷心嗎?」

兒子:「會……」(剛才的憤怒,現在已經變為悲傷了)

我用感性的語氣繼續說:「是的,Jackson,爸爸知道你傷心。」

我:「Jackson,爸爸知道你生氣、知道你失望,也知道你傷心,爸爸都知道,爸爸可以在你身邊,陪著你生氣、陪著你失望、陪著你傷心。」 

我:「但Jackson,現在時間到了,我們之前有約定好的,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怎麼樣呢?」

兒子:「要關掉……。」

我:「對。Jackson,爸爸覺得很高興,因為你願意遵守約定,而且我很感動,我覺得你很棒。謝謝你!」

兒子把卡通關掉,爸爸給他一個擁抱。 

我問Jacko,兩個方式有什麼不同體驗。Jacko說,第二個方式,讓他覺得自己的聲音是被聽見的,自己是被接受的,原來爸爸是瞭解我的,所以會比較願意配合。

正是如此。當我們用語言表達孩子現前感受,孩子的情緒被辨識了,情緒就有辦法被釋放,他就會感受到爸媽的接納。而當他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他就會感受到愛(內在深處的渴望),他的生命力就會被帶動,引導他做出正確的行為。(推薦文章:溫和堅定教養這樣做

 

不只是語言表達.更要感同身受

有些家長與我分享:他們都有用語言表達孩子當前感受,但為什麼沒用呢?原因通常是因為,對話者本身內在沒有「體驗」,沒有感同身受,所以講出來的話,對方也無法體驗。唯有親子的互動都在體驗裡進行,對話才會有效果。若家長急著想要解決問題,通常就會因為這個期待,讓我們的對話只在觀點上進行,讓我們的感性變為理性。沒有體驗,就無法連結內在渴望。

 

羅寶鴻老師


美國Positive Discipline正向教養家長講師國際認證導師、蒙特梭利教育、親職教育工作者暨《教孩子學規矩一點也不難》作者,擁有 AMI(國際蒙特梭利協會)0~3歲、3~6歲認證導師,至今已有20年教育經驗。多年來,羅老師在台灣、香港、大陸等地區,已舉行過上百場演講、家長講座及師資訓練課程,在幼兒教育的耕耘獲得許多家長的信賴。面對家長教養煩惱的諮詢,總是以最親切又專業的態度回覆;其堅定而溫和的文字言語,總能療癒每個因為教養而焦躁不安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