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老男人當爸爸,精蟲突變增加下一代早發型精神疾病風險
等到經濟狀況好一點,再計畫結婚、生兒育女,這是大部分男女的人生規畫,以致晚婚晚孕成為社會趨勢,不過,專家提出警告,除了高齡產婦之外,高齡老爸精子容易分裂變異,增加下一代罹患早發型精神疾病的風險。
中華民國內政部統計,台灣男女生育年齡逐漸增高,民國80年女性平均生育年齡27.2歲,90年則是28.2歲,到了106年,則提高至32歲。男性亦然,平均生育年齡民國80年為30.3歲,90年為32.1歲,106年則為34.5歲。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為堅說,以往醫界大都關注高齡產婦對於寶寶的影響,卻較少注意高齡父親對於下一代身心健康所帶來的風險。
中國醫藥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王世亨指出,北歐曾有研究發現,父親生育年齡如超過30歲,則下一代罹患精神病的風險增加,與生育年齡介於25~29歲的族群相較,在30到34歲生育者,子代罹病風險增加6%,一旦超過50歲才生小孩,則孩子罹病風險大增66%。
為瞭解國內狀況,台大公衛學院、中國醫藥大學公衛學院攜手合作,探討父親生育年齡與子代精神病風險之間的關連性,結果與國外研究一致,日前刊登於著名精神醫學期刊「生物精神醫學」。
研究團隊蒐集台灣3,000名思覺失調症患者的家庭資料,初步分析發現,父親若在25~29歲生育,則子女罹患早發性(18歲之前)思覺失調症風險最低,過早或過晚生育風險都會增高。
王世亨助理教授指出,進一步分析其中1,649人家庭全基因體關聯分型,從數10萬個遺傳位點資訊來看,父親的精神病遺傳風險愈高,則生育第一胎年齡就越晚。即便控制父親的遺傳風險,父親生育年齡每延後10歲,子女早發性思覺失調症風險仍增加3成。
為何高齡爸爸的下一代精神病早發風險較高?王世亨助理教授推測,應與男性精子分裂累積有關,年紀越大,精子突變新生突機率就越高,如以45歲與25歲相比,新生突變精子量就多出1倍,增加子代罹病風險。
此外,部分研究則發現,較晚生育的男性帶有某些特質,如本身精神病遺傳風險較高,也會較晚生育下一代。
台大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指出,台灣面對少子化、高齡社會等重大危機,為了下一代身心健康,政府應該找出因應對策,降量減少高齡產婦、高齡爸爸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