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生保健12問
孕育健康的下一代調查報告書
受託單位:國際紐約人壽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
調查目的:為了解婦女對於孕育健康下一代相關風險防範的認知,以及相關實際狀況。
調查方式:以電腦輔助電話調查系統抽取隨機樣本進行電話訪問。
調查對象:台灣北中南五大都會區18~45歲且目前懷孕或育有子女的婦女共1,043位,受訪者學歷有近九成的比例為高中以上,有五成二的受訪者家庭每月平均收入在三萬至七萬之間。
妳知道嗎?
‧ 根據最新出爐的《孕育健康的下一代》調查報告書結果顯示,有高達九成七的婦女同意「婚前檢查為確保健康的下一代」的說法,但是有做過婚前健檢的婦女卻只有二成六。
‧ 其中未做婚前健康檢查的原因,有近三成認為自己「身體很健康不需要檢查」,另外有一成五認為「沒時間做,手續麻煩」。
‧ 調查還發現,了解「產前遺傳診斷」的婦女只有六成的比例。
‧ 有九成六的婦女同意「新生兒先天疾病篩檢可早期發現異常」的說法,但是只有六成的婦女了解「剛出生~1個月內」是新生兒篩檢先天性異常疾病的黃金期,如未及時發現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將造成身體永久性的傷害。
‧ 有超過四成三的婦女在懷孕時會為自己或胎兒或新生兒買保險,若胎兒檢查出異常,則有高達九成的婦女同意醫生做人工流產的建議。
Part 1婚前健檢 vs. 產前檢查
婚前健康檢查是優生保健的最積極起點,透過檢查可以概括的了解未來另一半與自己的健康狀況,以期早期發現異常及早治療或進行適當的醫學處置,並且計畫適合懷孕的時機。此外,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透過規律及詳實的產前檢查,就能為妳與腹中胎兒的健康把關。但是產前檢查並非萬能,產前超音波檢查也會因病徵及人為因素影響判讀結果,準媽咪應有正確認知。
Q1.我認為自己很健康,還需要做婚前健康檢查嗎?
長欣婦產科診所院長吳志奮醫師表示,婚前健檢的目的主要為確認配偶與自己是否有遺傳性或傳染性的疾病,夫妻雙方如為隱性遺傳疾病的帶因者,例如海洋性貧血,帶因者通常無明顯症狀,但是卻有高達25%的機率會產下重症寶寶。另外,傳染性疾病檢查的項目則以會經由性接觸而傳染的疾病為主,雖然不一定會傳染給胎兒,但仍建議積極治療後再計畫懷孕。
Q2.檢查結果對日後懷孕有什麼影響?
吳志奮醫師說,遺傳性疾病的檢查項目主要為海洋性貧血和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如果配偶雙方皆為帶因者,則建議在懷孕前做進一步檢查。傳染性疾病方面,如果女方感染了梅毒,應積極治療待痊癒之後再懷孕,以免傳染給胎兒。若是愛滋病患者,更應積極治療可避免傳染給胎兒。如果女方為B型肝炎帶原者,則應在產前檢查時主動告知。此外,如果女方沒有德國麻疹抗體,建議在準備懷孕前3個月注射德國麻疹疫苗之後再懷孕,以免在孕期感染德國麻疹病毒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其它的基因遺傳疾病或是染色體異常(例如唐氏症)則不是常規檢查項目。
Q3.聽說進行婚前健檢很麻煩,現代人哪有時間做?
目前有進行婚前健檢的醫療院所,多有提供健檢套餐讓忙碌的現代人選擇。吳志奮醫師表示,套餐的內容除了一般的健康檢查項目以及常規項目之外,也可以依照個人需求增加不同的檢查項目,例如甲狀腺功能、披衣菌檢查(如被感染可能造成不孕)等。一般套餐價格約1個人2千元左右,檢查方式以抽血及問診為主,整個過程大約只需要30分鐘,檢查報告約3~5個工作天出爐。
Q4.除了常規檢查項目之外,我還需要自費做其他的產檢項目嗎?
有些產檢項目必須在特定的懷孕週數進行,例如在懷孕第11~14週進行的胎兒頸部透明區超音波檢查(第一孕期唐氏症篩檢)。其中除了羊膜穿刺會建議特定的高危險族群進行這項檢查之外,其他的產檢項目則無特定的對象,吳志奮醫師建議,只要對胎兒健康有疑慮的準媽咪,不妨自費進行更詳實的檢查,讓自己安心對胎教也有正面助益。
Q5.產檢時都會照超音波,但為什麼還是會發生胎兒有異常,在產檢時卻沒有被檢查出來的狀況?
根據國外的研究報告顯示,即使透過非常詳實的產前超音波檢查,仍有2%的胎兒異常無法在孕期被診斷出來。吳志奮醫師表示,這主要與人為因素、檢查時胎兒的位置等都有關。此外,有些檢查角度是目前技術上還做不到的,所以再詳實的超音波檢查仍會有死角。另外要提醒準媽咪,超音波檢查的目的是為了確認胎兒結構上的發育是否正常,但是功能性的異常,例如智能發展以及一些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等,都必須等到胎兒出生之後才能進行檢查。
Q6.聽說目前市面上有專門針對孕婦及胎兒的保險商品,請問高危險群的孕婦也可以投保嗎?
國際紐約人壽資深副總暨行銷長黃振國表示,保險的類型眾多,但專門針對孕媽咪所設計的胎兒險相對較少,在大部分人都只願意生一胎的情況下,加上晚婚、晚生育的趨勢,人們對胎兒異常風險防範的需求會更迫切。由於產檢的結果並不是百分之百,加上有些先天性的疾病在胎兒期不易被發現,因此,不論是否為高危險群的孕婦,建議可以透過投保這類型的保險商品,來降低新生命的誕生可能為家庭帶來的衝擊,減輕經濟負擔,給自己和胎兒多一分保障,多一份安心。
Q7.市面上的保險商品種類繁多,應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投保時,越能符合新世代父母需求的商品,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黃振國表示,以國際紐約人壽第三代胎兒險「珍愛貝比還本保險」為例,這是特別針對18~42歲,懷孕未滿30週的孕媽咪所設計的,由於有些先天性的疾病在胎兒期不易被發現,為了預防及降低胎兒異常對家庭帶來的風險,孕媽咪可以在懷孕時就為胎兒投資一份健康保單,透過這份保障讓家庭獲得經濟上的支持,在經濟無慮的情況下,更能全心全意的照顧寶貝,讓寶貝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
Q8.我是高齡孕媽咪,今年已經超過40歲,請問有哪些適合的投保商品可以推薦購買呢?
隨著科技的進步,高齡孕婦有增加的趨勢,但是高齡懷孕,會提高胎兒有異常風險的機率。黃振國表示,為了更符合時代的需求,目前市面上已經可以看到適合高齡孕婦的胎兒險商品。例如已經在婦幼市場深耕十多年的國際紐約人壽,目前推出的第三代胎兒險商品「珍愛貝比還本保險」,就將孕媽咪的年齡從40歲延長到42歲,保障有效期也從寶貝出生後的6年延長到12年,而且從第7~12年還可以每年分階段將過去6年繳交的保費領回,作為寶貝上小學的一筆教育基金,兼具保險與儲蓄的意義,可說是非常人性化的商品。
投保小常識
黃振國提醒準媽咪掌握兩項大原則:一、在未知的情況下投保;二、在已知的情況下應如實告知,例如有家族遺傳史的孕媽咪,在投保時就應誠實告知,讓壽險公司能夠根據真實情況來核保。
Part 2新生兒篩檢 vs. 異常風險防範
新生兒篩檢是「新生兒先天代謝異常疾病篩檢」的簡稱,篩檢的目的在於早期發現患有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的新生兒,立即給予治療,以免造成永久性的身心障礙,對家庭及社會帶來負擔。
Q9.新生兒篩檢是否能夠發現所有的異常狀況?
黃基家小兒科診所院長黃基家醫師表示,根據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附設醫事檢驗所新生兒篩檢中心的資料顯示,目前新生兒篩檢項目總計有11項,並無法涵蓋所有的異常狀況。篩檢系統主要是針對高發生率的疾病、有可靠的篩檢方法、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以及檢驗成本符合經濟效益的的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進行篩檢,這些疾病在新生兒時期通常症狀不明顯,但是如果在出生的1~2個月內未及早發現並給予治療,將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反之,經過適當的治療之後,通常預後效果都非常好。目前有超過99.5﹪接受過新生兒指定篩檢項目檢查,未進行檢查的新生兒,篩檢中心會主動通知父母。此外,父母也可以直接到指定篩檢中心的網站查詢檢查結果。
Q10.除了新生兒篩檢之外,還可以透過哪些方式來了解寶貝的健康狀況?
有些疾病症狀在出生數月之後才會漸漸顯現,甚至必須隨著寶貝的成長,症狀才會漸漸明顯。黃基家醫師表示,例如腦性麻痺、發展遲緩等問題,都無法在新生兒時期立即發現。因此,父母更應定期帶寶貝到健兒門診,做好兒童身體健康檢查,追蹤寶貝的生長曲線,以評估寶貝整體的身體健康狀況及生長、發育情形。
Q11.有越來越多的人會為自己或baby投保,請問新時代的胎兒保險商品如何滿足父母的需求?
黃振國表示,由於並非所有的胎兒異常都能在產檢中被發現,而有些疾病症狀也必須在出生後數個月才會漸漸顯現,因此,新一代的胎兒險商品,必須讓婦女在懷孕時就能為未出生的孩子事先規劃保障,而且保障期應延續至寶貝出生數年後,以防一旦需要治療時造成家庭經濟的重擔。例如國際紐約人壽第三代胎兒險「珍愛貝比還本保險」,其最大的特色就在於繳費6年,保障卻長達12年,讓寶貝在出生後就能擁有腦性麻痺、重大燒燙傷及18類特定重大殘疾的保障。
Q12.除了保障期長達12年之外,新一代的胎兒險還提供哪些獨家保障?
黃振國進一步指出,在「珍愛貝比還本保險」中,18類特定重大殘疾幾乎涵括了國內新生兒最常罹患的重大疾病項目,其中包括腎臟發育不全、小兒麻痺症、風濕性心臟病及雷氏症候群等都是業界獨家納入胎兒險中保障的疾病。此外,特定先天性心臟病的保障項目更是業界最完整的。而且不論出生後的前6年是否有領取過保險金,在寶貝出生後的第7~12年,不僅免繳保費、保障持續,還可以分階段將過去6年所繳的保費全數領回,而「生存保險金」的給付是將保費還本且不受「特定重大殘疾保險金」、「重大燒燙傷保險金」與「腦性麻痺保險金」的影響。換言之,父母親只是將原本儲存在銀行的定存利息拿用來幫寶貝買12年的保障,等同於「用利息買保障」,完全滿足新生代父母教與養的需求。
新生兒篩檢項目一覽表
.篩檢項目
.苯酮尿症
.高胱胺酸尿症
.半乳糖血症
.甲狀腺低能症
.葡萄糖-六-磷酸鹽去氫酶缺乏症(蠶豆症)
.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楓漿尿症
.中鏈醯輔酶A去氫酶缺乏症
.戊二酸血症第一型
.異戊酸血症
.甲基丙二酸血症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衛生保健基金會附設醫事檢驗所新生兒篩檢中心網站
~原文刊載於2008年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