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即時新聞】小球性貧血?她19周終止妊娠…

【即時新聞】小球性貧血?她19周終止妊娠…

陳小姐31歲年初第1次接受產檢,血紅素正常,但紅血球體積較小,為求謹慎,醫師請她先生也做了血液常規檢查,確定同為小球性貧血,直接作夫妻雙方基因檢測,竟然均是甲型海洋性貧血帶因,屬於東南亞型(αα/--SEA)。



等到胎兒16周大,接受羊水基因檢測,確診為甲型海洋性貧血重症,且超音波發現,胎兒已有水腫、心包膜積水,經諮詢後,陳小姐同意在19周終止妊娠。

奇美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彭依婷指出,海洋性貧血為一種遺傳疾病,病人製造血紅素的基因缺陷,製造血紅素的能力異常,症狀輕重不一,重度病人須終身輸血或接受骨髓移植,才能維持生命,對病人及家庭造成極大負擔。此外,海洋性貧血患者還常合併鐵質沉積、黃疸、生長遲緩、骨骼變形等其他相關臨床症狀。(推薦文章:什麼是海洋性貧血?我可以懷孕嗎?




 
據統計,台灣地區帶因者佔全國總人口約6%,其中4.5%為甲型海洋性貧血的帶因者(簡稱甲型),1.5%為乙型海洋性貧血帶因者(簡稱乙型),目前全國帶因人數約為140萬人,平均每14~15人就有1人帶因,大部分帶因者沒有症狀,需透過血液檢查,才會發現小球性貧血。

 
由於台灣屬於海洋性貧血基因盛行地區,目前產檢提供全面篩檢及相關的補助,如在第一次產檢時發現疑似個案,因配合基因檢測作業時間約需兩周和胎兒診斷周數,且羊膜穿刺還須滿15周,到胎兒確診前常需一至兩個月,對於父母來說,相當煎熬。


 
若確診為重症,一般建議中止妊娠,但孕婦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作出重大決定,這又是另一個衝擊。若能在孕前,甚至婚前就作檢測,就能降低心理負擔,並從容地擬定適合雙方的懷孕計畫。哪些人需要提高警覺?彭依婷建議,以下三者應該有心理準備:

 
1.在健檢或其他血液檢測時發現有貧血或血球體積較小者。

2.已知父母疑似或確定為海洋性貧血,自己也可能為帶因者。

3.完全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小球性貧血者。

 
提醒上述三者,應該在婚前檢測血液,瞭解自己是否為帶因者,如果是,還應知道是甲型或乙型;等到有理想的對象時,再檢測另一半是否為同型帶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