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懷孕備孕> 懷孕更容易陰道感染,預防感染就靠這5招!

懷孕更容易陰道感染,預防感染就靠這5招!

(2021.01 更新) 陰道總是癢癢的,還出現異常分泌物?陰道炎是常見的婦科疾病,而在懷孕過程中,由於孕婦免疫力下降、荷爾蒙產生波動等因素,陰道更容易遭受感染,危害到胎兒的健康。培養良好生活習慣,留意分泌物的質地、顏色及氣味等變化,並及早就醫治療,才能向惱人的陰道炎說再見!

文章目錄

陰道在正常的狀況下就會排出分泌物,為清潔內部的機制。滿意婦產科診所院長吳柏瑜說道,分泌物正常的狀態為透明或灰白色,會不均勻分佈在小陰唇的內側,平時站著也不會滴出來。懷孕時,分泌物的量可能會增加,但是當出現其他異常,應向醫師確認是否有陰道感染的情形。

 

孕期容易出現哪些分泌物異常?

第一孕期

懷孕初期的分泌物通常黏稠、無味且呈現蛋白色,如同月經來臨之前的分泌物。值得注意的是,懷孕初期出血的機率約佔1/3,由於體內胚胎不穩定,有時會造成陰道微量出血,讓分泌物帶有血絲或呈現褐色,這時需要找醫生做進一步檢查。

第二孕期

到了懷孕中期,孕媽咪體內的荷爾蒙會較明顯上升,分泌物開始變多,陰道感染的機率也增加。

第三孕期

隨著孕婦肚子變得更大,龐大的子宮壓迫造成陰部腫脹,讓濕氣聚集在陰部,溫暖潮濕的環境讓黴菌、細菌容易滋生,使分泌物變更多,使顏色偏黃或綠,且較容易產生味道。懷孕後期,媽媽也需要注意是否持續有水狀的分泌物,提防破水的可能性。

陰道│孕期│分泌物

陰道感染警訊

1.陰部感到紅腫、搔癢、疼痛、灼熱

2.分泌物量多常沾濕內褲

3.有黃色、綠色或起泡的分泌物

4.分泌物結塊

5.分泌物有魚腥味、酸味等不好聞的味道

常見陰道炎類型

1.黴菌性陰道炎

醫師指出,黴菌性陰道炎是相當常見的婦科疾病,台灣氣候濕度高,使人容易受黴菌感染,大約3/4的女性一生至少會遭受一次感染,而女性在懷孕期間也最常罹患黴菌性陰道炎。女性懷孕之後,體內的雌激素、黃體素上升,會造成陰道內的肝醣增加,而肝醣即是黴菌的營養來源;雌激素會讓黴菌更容易吸附在陰道黏膜上,黃體素則會減少免疫細胞抵抗黴菌的作用,讓黴菌容易生長。

【症狀】:陰部感到搔癢、疼痛,分泌物結塊、呈乳酪狀

【危害】:少數的報告顯示黴菌有可能造成羊膜腔發炎,增加早產的機率,也會威脅到早產新生兒的生命,但發生率一般在千分之三以下,情況相當少見。

【治療】:以陰道塞劑抑制黴菌生長

2.細菌性陰道炎

細菌性陰道炎又稱作細菌增生症、或細菌增殖症。陰道內本來就存在益菌及壞菌,當體內厭氧菌大量增殖,改變菌種的平衡,則會引發細菌性陰道炎。吳柏瑜醫師說道,懷孕期間,細菌性陰道炎的感染率大約占20%,但理論上,懷孕並不會增加細菌性陰道炎的機率。

【症狀】:陰部感到搔癢,分泌物呈現黃綠色,伴隨魚腥味、酸味

【危害】:大部份的研究顯示細菌性陰道炎可能增加破水、早產的風險,但上述狀況較容易出現在症狀明顯的患者。

【治療】:口服藥或是陰道塞劑都可用來治療細菌增殖症,只要依照醫生的指示適當用藥,就能讓陰道的菌叢回復正常。

3.滴蟲陰道炎

滴蟲是一種寄生蟲,會透過性交而傳染,但懷孕並不會增加滴蟲陰道炎的感染機率。

【症狀】:陰部常有嚴重的搔癢、紅腫、刺痛感,分泌物味道重、呈現泡沫狀

【危害】:滴蟲可能增加2至3倍以上破水、早產、新生兒體重過輕的機率,新生兒也可能經由產道感染滴蟲,造成咽喉、呼吸道發炎,甚易有報告顯示可能影響智力發展。

【治療】:給予口服藥治療

4.乙型鏈球菌

乙型鏈球菌是人體腸道中常見的細菌,平時並不會造成危害,但當細菌跑入陰道內,則可能在生產過程中讓胎兒遭受感染,甚至引發肺炎、敗血症等危害,因此在產檢時大約在懷孕36週會進行乙型鏈球菌的篩檢。

【症狀】:大部份的人沒有症狀,或只是懷孕常見的分泌物增加,所以只能靠篩檢進行判斷。

【危害】:統計上大約23週至26週的懷孕婦女,有20%會在陰道中培養出此菌種,而感染到乙型鏈球菌可能產生早產、早期破水、羊膜腔炎等情形。帶有乙型鏈球菌的媽媽生出的寶寶,大約半數能培養出這種細菌,在新生兒急性感染敗血症死亡的病例中,可能有1/3是這種細菌造成的。

【治療】:產程中使用預防性抗生素進行治療


孕婦│治療│藥物


預防陰道炎.從這幾件事做起

1.維持良好生活作息

懷孕期間,身體為了避免抗拒胎兒,免疫功能會進行調整,在免疫功能較低落的情形下,孕婦更要維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飲食不規則。另外,孕婦也要適時散心,舒緩壓力,避免讓自己長時間處於緊繃的狀態,以防陰道炎找上門。

2.少吃甜食、發酵食物、油炸食物

醫師提到,當陰道的糖分含量較高,將有利於黴菌生長,而體重增加,也容易聚集濕氣在陰部,使黴菌滋生。因此,戒除熱量高的食物,有助於預防陰道感染。

3.不要灌洗陰道內部

有些人認為用陰道沖洗液清潔私密處,才能維持陰部的清潔,但吳柏瑜醫師指出,這樣可能因此破壞陰道內部的酸鹼度平衡,讓益菌流失,反而增加感染風險,因此不建議孕婦灌洗陰道內部。

4.維持私密處通風

穿透氣性佳的衣服,使私密處通風,能減少黴菌孳生的機會。當分泌物增加,有許多人會以護墊吸收過多的分泌物,但護墊不透氣,反而會增加感染機率。吳柏瑜醫師建議,若分泌物增加讓孕婦感到困擾,應勤換內褲,若要使用護墊,也應每隔2至3小時更換一次。

5.性交使用保險套

雖然黴菌、細菌性陰道炎並非性傳染病,但性交是引發感染的途徑之一。吳柏瑜醫師解釋,當口水、精液進入陰道,會改變陰道的酸鹼性,因此黴菌、細菌性陰道炎都可能因此增加,若懷孕期間夫妻要行房,建議使用保險套,且避免口交,可減少陰道感染的機率。

陰道炎│就醫


進行內診檢查該注意哪些事?

1.不要事先清潔陰部,以防影響醫師進行診斷

2.可事先將分泌物拍下來

3.選擇易於穿脫的衣物、鞋子

兒科醫師線上回覆
爸媽育兒大小事👇

兒科問題|兒科醫師

延伸閱讀
怕內診?小心延誤病情
孕期陰道分泌物較多,怎麼辦?
子癇前症為孕婦死因第一名!檢視自己是否存在7大危險因子,第一孕期別忘了接受篩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