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懷孕放輕鬆,面對孕期不適也能保有好心情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中國女星劉詩詩上個月底雖順利產子,但因為與先生吳奇隆結婚前4年始終未傳出好消息,婆婆極度關心她的肚皮動靜,加上懷孕時,劉詩詩長期待在台灣待產,與婆婆朝夕相處下產生不少摩擦,竟被爆出罹產後憂鬱症。
準媽媽一定常有這種感覺,比起未懷孕時,現在的自己好像比較多愁善感,情緒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有波動,人似乎也變得愛哭。
在面對多了一個寶寶的情況下,生理與心理都需要調適以應對這樣的改變。無論壓力大小,其實都易對準媽媽心情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準媽媽的心理狀態很重要,情緒穩定,荷爾蒙分泌才會穩定,對胎兒的成長才有幫助,也是「最好的胎教」!
準媽媽不憂鬱有方法
孕期中,心情難免有低落的時刻,如何讓低落心情不會一直盪到谷底,甚至反轉為正向情緒,其實是有方法可行:
1. 轉移注意力
懷孕期間,準媽媽容易放大自己的感覺,試著把注意力轉移到關心家庭或其他人身上,與先生談談未來的轉變,或多與娘家媽媽聊聊,分享她當年的懷孕經驗,即使原本母女關係不好,此時也正是重新調整建立母女關係的好時機。
2. 減少孕期不適
生理與心理互相影響,生理上的不適若能得到緩解,對擁有好心情也大有幫助。一般而言,初期害喜是因為體內荷爾蒙濃度升高,所以多補充水分降低體內濃度,可減少不適;中期不妨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至於後期,盡可能讓心情保持穩定,對減少身體不適也有助益。
3. 多找合適對象傾訴
多愁善感的孕婦其實有好多的心情想與人分享、傾訴,除了家人外,朋友或同為孕婦的親友都是可考慮的對象,但如果傾訴後,心情沒有比較好,代表這人可能不是合適對象,下回可考慮換對象訴說,此外,也可以為每次傾訴的心情後打分數,就知道傾訴對象合適與否。
4. 適時尋求專業
如果家人、朋友都無法讓你覺得「有所幫助」,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生理健康需要定期檢查,心靈健康亦然,尤其是孕婦,正處於身心狀態重大改變之際,更需要專業協助。
值得注意的是,「看身心科醫師」不代表「有病」,而是透過專業協助找到適合方法,學習正向思考、自我控制的能力。每完整經歷過一次事件,才能讓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更強,為何能「為母則強」?不也是在忍受孕期及生產的種種不適後,淬煉出更強的能力照顧心愛的寶寶。
為自己打心情分數
尋求專業協助,或許總讓人裹足不前,更不知道何時該接受專業協助,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憑自己的感覺為心情打分數,「太棒了」為100分,「還好」是60分,「糟透了」為0分(這標準也適用在與朋友聊過後,為心情的轉變情況打分數,如果不及格,傾訴對象得換人囉),如果連續三天到一個禮拜,分數都不及格的話,建議該尋求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