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生孩子!確認是否有做好這些孕前準備?
「有月經來潮,不代表一定有排卵。」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呂彥鋒指出,月經可分為排卵和無排卵月經,通常無排卵的月經週期,代表排卵功能不穩定,讓月經型態呈現異常,例如:月經量少、天數較短、或是在一段時間沒有月經後,突然來一次出血量很大的月經,月經時間時常無法預測。當出現這些情況,就要先找出不排卵的因素進行治療,再嘗試受孕。
孕前檢查.降低潛在風險
在台灣,晚婚已成為趨勢,女性懷孕年齡也跟著逐年增加。女性隨著年齡增加,卵子品質會逐漸下降,可能因此不易受孕,或提高早產、胎兒異常的機率。若能過婚後孕前檢查,預先了解夫妻彼此的身體狀況,以提高健康懷孕的機會。孕前常規檢查包括心電圖檢查、肝腎功能、血液和尿液檢查等,目的是幫助發現潛在疾病,以方便夫妻進行治療,降低懷孕風險,以及確保胎兒的健康。
呂彥鋒醫師說明,除了常規的健康檢查項目,夫妻要留意是否有家族遺傳病史、性傳染病或有多次流產的狀況,針對特別項目再做進一步的檢查,讓生產風險降低。(推薦文章:計劃懷孕這「三寶」一定得補充這個.缺少恐影響寶寶一輩子)
計算排卵期.掌握黃金受孕期
該如何提高受孕率?呂彥鋒醫師指出,可透過以下方式,先推估排卵的時間,和另一半把握關鍵時刻行房。
1.月經推算法
對於經期比較穩定的女性,排卵日即是下個月經來潮之前的第14天,排卵期則包括排卵當日以及前5天、後4天,一般而言,會維持10天。例如:若月經來臨時間是6月28日,排卵日是14日(28-14),排卵期間則是9日(14-5)~18日(14+4)。
如果女性月經週期較不穩定,建議先觀察一整年的月經週期,找出最長、最短幾天來一次月經,再利用此公式推算排卵區間:(最短月經週期天數減去18天~最長月經週期天數減去11天)。例如:若月經最長是32天來一次,最短是26天來一次,那麼排卵期就是月經來潮的第8天(26-18)到第14天(32-11)之間。
2.測量基礎體溫
女性正常的體溫變化,大約會以28天為週期,分為低溫時期與高溫時期,月經第1天至排卵日前屬於低溫期,排卵後,體內黃體酮會升高,讓體溫跟著提升0.3°C至0.5°C,直至下一次月經來潮,透過測量基礎體溫,即可掌握排卵的時期。
由於體溫改變的幅度較微小,因此要透過基礎體溫計測量,並長期固定在剛睡醒、未下床活動時測量,才能準確記錄細微的溫度變化。呂彥鋒醫師說,「建議將溫度計放在床頭邊,一早起來立刻量體溫,持續記錄3個月就能逐漸掌握週期。」(推薦文章:抓準排卵時機點.「懷孕」不需白費力氣!)
3.排卵試紙
排卵前,女性的黃體生成素會大量分泌,促使卵子成熟、排卵。排卵試紙的原理,是透過尿液檢驗體內的黃體生成素,當排卵試紙呈現陽性反應時,通常在24~48小時內,女性會排卵,因此能預知排卵日期。
4.照超音波
女性也可到婦產科照超音波,觀察卵子的發育情形及子宮內膜增厚變化,藉以了解卵巢是否排卵。呂彥鋒醫師指出,在月經第8天左右,能確定有多少卵泡同時發育,到第10天左右則能找出1~2個優勢卵泡。他提醒,有些女性的卵泡雖然能正常發展,但卻無法排卵,因此,即使看到優勢卵泡,建議在排卵日後再做超音波檢查,以增加受孕機會。
懷孕前應補充的營養
在備孕期,女性應維持正常生活作息和均衡飲食,避免吃油炸食物、刺激性食物,讓身體維持在良好的狀態,才更容易受孕。(推薦文章:打造好孕體質.生活飲食不馬虎)
懷孕期間,孕媽咪需要補充許多養分,以供應胎兒足夠的營養,葉酸即是懷孕期間重要的營養成分之一。許多人等到懷孕後才開始補充葉酸,但其實預備懷孕的女性也應留意葉酸的攝取。呂彥鋒醫師建議,「計畫懷孕前3個月就要開始補充葉酸,攝取足夠的葉酸,能預防胎兒的脊椎、腦部神經發育異常。」高麗菜、菠菜、燕麥、花椰菜、奇異果、內臟等食物富含葉酸,女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食用。
若想提高受孕率,該吃哪些食物呢?呂彥鋒醫師提及,「想要懷孕可多補充維生素D。」維生素D能影響雌激素的產生,有助於子宮和子宮內膜的生長,能幫助改善卵巢功能,和恢復規律的月經週期等,女性可以多出外走走、曬太陽,或從飲食中多攝取奶類、鮭魚、蛋或菇類等食物以補充維生素D。另外,維生素E也與生殖力相關,又被稱為「生育醇」,維生素E能使女性雌性激素增高,讓卵子有較佳的品質。維生素E的食物包括堅果類、花椰菜、番茄、水果類等食物,可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攝取。
呂彥鋒醫師
現任/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
經歷/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母胎醫學會會員.新光婦癌多專科小組幹事.分子腫瘤團隊委員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台大醫學院藥理研究所博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