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愛吃宵夜、少運動,身體快樂指數最低!

臺北榮民總醫院內視鏡診斷與治療中心消化內科主治醫師王彥博說,腸躁症常見於40歲以下,且女性多於男性,建議女性應該攝取足量蔬果、培養良好生活作息,三餐定時、減少熬夜,並避免吃宵夜。 (推薦文章:晚睡影響腸胃運作.撫腸健胃3步驟增進健康)
據「身體快樂指數調查」顯示,女性整體身體快樂指數分數為61.2分,較男性 (65.1分)不快樂,而20~39歲女性身體快樂指數表現最差,不及格者超過一半,其中在舒活力、美肌力的自評表現最差。
國民健康署建議,成年人每天應該至少攝取3份蔬菜及2份水果,但這群女性每日僅攝取1.7~1.8份蔬菜及1.2份水果,近8成每日蔬菜攝取不足3份、7成每日水果攝取不足2份。
此外,董氏2018年「上班族下午茶調查」則發現,20~39歲女性是全國最愛吃下午茶的族群,比率高達79%,王彥博醫師指出,吃下午茶或許可以提振精神,但蛋糕、餅乾、含糖飲料都屬於高糖高油食物,如果常吃,可能提高腸躁症風險。
腸躁症形成原因很複雜,國外研究證實,心理壓力上升也會增加腸躁症的患病率,而女性受到雌性激素與黃體激素等影響,以致內臟中神經過度敏感,進而引起腸胃道不適。
王彥博醫師分析,大部分20~39歲女性生活型態失衡,處於二少(運動量少、蔬果攝取少)、三多(生活壓力大、多糖飲食習慣、女性荷爾蒙分泌)等狀態,如果又有抽菸習慣,很容易就會罹患便秘型腸躁症。
如何改善便祕型腸躁症或慢性便祕?王彥博醫師建議,每日應至少攝取25~31克膳食纖維,且培養規律的運動習慣與每日固定特定時間培養便意,皆有助於排便與舒緩便祕症狀。
董氏基金會莫雅淳營養師則提醒,女性應該培養良好生活作息,攝取足量蔬果,多選擇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C、酵素及植化素的低腹敏水果,取代高油高糖點心,例如奇異果、木瓜、鳳梨、火龍果等。(推薦文章:腸躁症患者福音! 低腹敏三階段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