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這是不對的!北市再度傳出歧視身心障礙者事件
北市再傳社區管委會拒絕身心障礙者進入社區等歧視事件,位於古亭的「奧斯町公寓大廈」為北市捷運工程局與建商聯合開發的聯開宅,台北市社會局委託喜憨兒基金會開辦暱稱為「小作所」的社區日間照護中心欲進駐二樓,但管委會強烈反彈,且要求居民不要出席說明會。
拒絕「小作所」進駐社區
原定「小作所」社區日間照護中心於5月進駐該社區,卻因居民的反對而延宕至今。對此,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一定是不對的」,這種行為不應出現在文明城市中,市府會堅持「對的事情就做、不對的事情不要做」。中華民國智障者家長總會、中華民國身心障礙聯盟、台北市社會福利聯盟等團體聯合日前發表聲明,呼籲台北市政府應該遵守「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CRPD)」,保障身心障礙者居住於社區的權利。
身障聯盟理事長呂鴻文指出,台北市政府應該積極與社區管委會及住民溝通,讓社會大眾多一點理解,少一點歧視,「身心障礙者的照顧機構以及小型作業設施進駐絕非房價的毒藥」,反而能夠讓社區更多元,為整體社區加分。對於北市發生身障者嚴重遭受歧視一事,呂鴻文理事長深覺遺憾和不滿,近年來,已有多起類似事件,社區拒絕身障團體進駐,反對原因為擔心房價下跌,或身障者半夜大吼大叫,影響生活品質。
期盼繼續與社區居民溝通協調
呂鴻文理事長表示,近年來,身障者大多至啟智學校、教育機構接受教育和訓練,幾乎不會情緒失控,出現脫序舉動,但許多人還是認為身障者常會大吼大叫,這是錯誤觀念。身心障礙聯盟於民國93年出版「身心障礙者居住服務及社區服務遭民眾抗爭處理參考手冊」,內容就有這類錯誤迷思,呂鴻文理事長強調,身心障礙者與一般人一樣享有社區生活的平等權利,政府應採取有效及適當措施,讓身心障礙者多多融合及參與社區。台北市已經發生過多起類似事件,呂鴻文理事長表示,首都市民素質應該有所提升,不能以抗爭代替理解、以歧視代替共融,否則經濟富裕,但公民的素養卻是貧窮。
衛福部則回應,目前全國已有198個身心障礙者日間作業設施,進3,000名身障者參與其中,社會大眾應該支持身障者與社區融合,進而落實身心障礙平權。衛福部指出,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明確規範身心障礙者享有於社區中生活的平等權利,住宅法也規定,任何人不得拒絕或妨礙住宅使用人,合法使用住宅的專有部分及非屬約定專用的共用部分空間、設施、設備及相關服務。衛福部希望台北市政府持續與該大樓管理委員會及社區居民開會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