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搭電梯、下課後,孩子單獨一個人都不安全!交通、校園安全同等重要,爸媽要有這些保護觀念!

搭電梯、下課後,孩子單獨一個人都不安全!交通、校園安全同等重要,爸媽要有這些保護觀念!

當孩子漸漸成長,不再時時刻刻需要父母在身旁,當準備要「放手」的那一刻,心中不免擔心孩子是否不小心受到傷害。然而,與其擔心,不如讓bobo培養自我保護能力,不只能減少孩子因環境而受傷,也能讓孩子的身體免於侵害,父母更應該透過事前教育,建立起孩子的自我保護觀念。

行走安全篇

Case1:搭電梯(手扶梯、廂型電梯)時

電梯導致小孩發生事故的新聞時有所聞,尤其是手扶梯造成的意外,總是讓人看得怵目驚心,林月琴執行長建議,在小孩年紀較小時,若沒必要,就不要搭乘手扶梯,若要搭乘,也要謹記與孩子的順序原則。搭乘往上的手扶梯時,應讓小孩在前;搭乘往下的手扶梯時,就要讓小孩在後,並在快抵達時,協助拉小孩一把。

Point:廂型電梯也是父母與孩子常常使用的設施,在搭乘時,也建議父母要與孩子同進出,避免孩子先進入將電梯門關上。另外,若孩子乘坐推車,父母也要把握同進出的原則。


Case2:從大眾運輸工具準備上下車時

帶孩子出門玩,大眾運輸工具是個方便的選擇,但在搭乘時,父母仍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危。在上車時,應讓孩子先上;下車時,則是父母先下,原因在於外邊車輛眾多,較不安全,讓父母先下到外邊,能幫孩子觀察周遭情況。若是孩子能力足夠,能與父母一同上下車,就是更好的做法。


Case3:行走在斑馬線、人行道時

孩子活潑好動的個性,走在馬路上不免讓人膽戰心驚。建議家長,帶著孩子走在人行道時,應是讓孩子走內側、大人走外側,家長才能隨時注意來車情況,因應臨時狀況的發生。


Case4:搭乘家中車輛準備下車時

全家人開著車子出遊,莫過於是最開心的回憶。當到達目的地要下車時,爸媽要注意,別讓孩子自行開啟車門,而是讓孩子留在車內,由爸媽開啟並協助下車。

Point:林月琴執行長分享國外案例,丹麥會傳遞爸媽一個觀念:當要讓大一點的孩子自行下車時,從右側下車,應該是左手開車門,這麼做能讓孩子看向後方,注意後方的來車。


校園安全篇

Case1:下課後,等不到家人接送

將孩子送到幼兒園,放學時若孩子等不到爸媽來接送,應告知孩子不可隨意離開幼兒園,也不可自行跑回家。正確的做法,應是要請孩子留在園所內,並請老師協助與家長聯繫。


Case2:老師對於孩子過度的管教

需有新聞報導指出,有爸媽會在孩子身上找到莫名的瘀青、傷口,後來才發現原來是在學校遭受到老師的過度管教,但孩子不敢說。建議爸媽要告訴孩子「我們之間沒有祕密」,不管是誰對孩子有不喜歡的行為,都必須跟爸媽說,爸媽才能及時處理,減少孩子再度受到傷害。

Point:為了避免孩子遭受到師長的不公平對待,除了與孩子變成能夠分享心事的好朋友之外,在聊天的過程中,也要讓孩子了解,哪些行為是別人不能對自己做的、哪些行為又是已構成傷害。具體地讓孩子了解,才能讓孩子不在爸媽身旁時,也能將自己照顧好。


Case3:遭受到同學間的霸凌

除了老師,在玩鬧的過程中,孩子也可能遭受到同學的霸凌,建議爸媽平常可多用新聞事件警惕孩子,告知孩子遇到哪些情況時,算是霸凌的行為。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案例教孩子判讀,並藉由新聞事件加強學習。

Point:建議爸媽平常要與孩子培養「聊天」的習慣,每天可讓孩子分享在幼兒園內所發生的任何事,爸媽才能從談天中觀察孩子行為,若是有異狀,爸媽也能及時向幼兒園反應。


Case4:與同學間發生肢體衝突

林月琴執行長表示,曾經聽到一個案例,孩子喜歡在幼兒園咬人,老師也無法解決,到了家中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孩子的爺爺奶奶,一見到面就喜歡咬孩子的臉頰,讓孩子以為這是表現友好的方式。

由於在幼兒園開始出現社會化的行為,爸媽除了注意在家中的行為之外,也要教導孩子「輪流、等待、協商」等觀念,讓孩子能清楚與同學之間的相處界線,也能玩得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