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情況易懷下先天性心臟病寶寶!
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蔡亞倫表示,先天性心臟病是活產嬰兒中最常見的重大先天畸形疾病之一,每一千個活產嬰兒中,約八到十二名寶寶患有不等程度的心臟血管異常,如將流產或死產的嬰兒列入計算,則發生率更高。
蔡亞倫說,至目前為止,造成先天性心臟病的成因仍不完全清楚,百分之九十可能是多發因素,包括基因、環境、感染等因素,交互影響所造成。(推薦文章:先天性心臟病.需與心臟科醫師聯手作戰)
先天性心臟病兩大類別
先天性心臟病在臨床上可分為發紺性、非發紺性等二大類,「發紺」就是身體的靜脈血,經由不正常的管道,進入動脈系統流動到全身,使得身體各部位,尤其是皮膚、黏膜及指甲,因為缺氧而出現發紫。
台灣比較常見的發紺性心臟病,包括法洛氏四重畸形、大動脈轉位,及肺靜脈回流異常,這些疾病均需要開刀矯正。
至於非發紺性心臟病,則是因為心臟構造的缺損,或瓣膜或血管狹窄,例如,心房中隔缺損、心室中膈缺損、主動脈、肺動脈瓣膜狹窄。由於血液流動受阻,甚至逆流,會使心肺等器官工作量大增,進而引起肺充血、肺高壓,或是心臟衰竭。
蔡亞倫表示,下列6種情況的孕婦較容易產下先天性心臟病寶寶,建議在懷孕過程中,密集追蹤胎兒整體及心臟變化,如胎兒不幸心臟功能異常,出生後,就必須透過小兒心臟科、新生兒科及心臟外科等醫師會診,擬定治療策略。(推薦文章:終止妊娠?請等一等!胎兒心臟病特別門診)
容易懷下先天性心臟病胎兒的六大孕婦如下:
1.糖尿病:尤其是胰島素依賴型。
2.自體免疫疾病:如系統性紅斑性狼瘡、修格倫(Sjogren)症候群、風濕性關節炎等。
3.感染性疾病:如德國麻疹、水痘、腮腺炎病毒和弓漿虫感染等。
4.懷孕早期服用致畸胎藥物:例如鋰鹽、安非他命和一些抗癲癇藥物等。
5.酗酒症:25~30%的胎兒可能產生「胎兒酒精症候群」。
6.高齡懷孕及有不正常的妊娠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