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懷孕時抽筋.只是因為缺鈣嗎?

懷孕時抽筋.只是因為缺鈣嗎?

不少孕媽咪都曾在夜晚入睡後因小腿抽筋而痛到醒來,使睡眠品質不佳。怎麼減少抽筋的發生機率?首先,要先釐清抽筋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預防惱人的抽筋現象,讓孕媽咪一夜好眠!

文章目錄

孕期抽筋
(孕期抽筋,是孕媽咪的常見煩惱。圖/shutterstock)

許多準媽媽在懷孕後,晚上經常出現抽筋的狀況,甚至疼痛到無法入睡。為什麼抽筋往往發生在半夜、清晨?

臺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宜珈表示,「其實,白天也可能出現抽筋的現象,只是在白天,孕婦的身體有活動,血液循環較好,不是單純躺在床上,因此疼痛的感覺不會那麼明顯。」 不少人以為懷孕時抽筋,一定是因缺乏鈣質所引起,所以只要補鈣即可改善抽筋的症狀,但其實有很多因素會引發抽筋!

孕期抽筋不只發生在懷孕後期?

林宜珈醫師指出,孕期最常發生抽筋的階段,是在懷孕20週之後。但若準媽媽在第一孕期受到抽筋的困擾,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因「妊娠劇吐」所引起。

懷孕前期

孕吐是懷孕初期常見的現象,很多孕婦會感到噁心,想吐,但通常會過一陣子就會緩解。少部分的孕婦孕吐情形會延續更久,或出現較嚴重的身體症狀,當孕吐情形較嚴重,則會導致缺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讓小腿肌肉痙攣。

懷孕中後期

當胚胎發育至9~10週時,骨骼就會開始逐漸生長,到了懷孕中後期,孕婦的身體為了因應胎兒所需的鈣質,讓胎兒的骨骼發育更佳,使自己流失更多骨骼鈣質。

另外,隨著步入懷孕後期,準媽媽的肚子愈來愈大,子宮也容易壓迫到下肢的血液迴流、神經系統,讓血液循環不好,引發抽筋症狀。

如果孕婦久站或久坐,或者維持同樣的睡姿太久,也會增加腿部肌肉的負擔,讓血液循環相對較差,因而引發抽筋。林宜珈醫師指出,有些在冬天懷孕的準媽媽也容易出現抽筋的狀況,因為冬天的夜晚氣溫較低,孕婦容易著涼,讓肌肉不自主收縮的痙攣情形經常發生。

找出孕期抽筋原因.對症下藥!

抽筋發生的當下,該怎麼舒緩身體的疼痛呢?林宜珈醫師說,抽筋是肌肉不自主收縮的現象,因此抽筋時要儘快伸展肢體,以緩解不適。

如果孕婦在睡覺時小腿抽筋,可以把腳掌貼在牆上,或者將膝蓋打直、把腳趾頭朝上,藉此伸展小腿的肌肉。

如果孕婦是因為受寒而抽筋,就要注意腿部的保暖,可在睡前以溫水泡腳、穿著棉襪等,讓下肢的血液循環更好;若是因營養素不足,而出現抽筋的現象,可透過補充鈣質、維生素D,降低抽筋的發生機率,以下詳加說明:

補充鈣質

林宜珈醫師表示,孕媽咪可以從乳製品攝取鈣質,也能多吃菠菜、莧菜等深綠色蔬菜,或是小魚乾、芝麻、堅果類等。若透過日常飲食無法補足體內所需的鈣質,不妨以鈣片、營養補給品作為輔助,但要注意不能過量服用。

林宜珈醫師指出,鈣質補充以一日1,000~2,500毫克為限,過多的鈣,亦會影響骨質密度、腎結石產生,嚴重會影響腦部及心臟的功能。

至於鈣含量到底夠不夠?還是需要配合臨床抽血檢驗鈣含量及維生素D3來監測,若有必要,可能還需要補充維生素D3進而增加鈣磷吸收和鈣磷穩定。

補充維生素D

鈣質進入人體後,會透過維生素D的轉化再被身體吸收、利用,因此,若缺乏此營養素,也可能會間接影響鈣質的吸收,進而造成抽筋。林宜珈醫師指出,「亞洲女性很怕曬太陽,這多少會影響骨質的增升。」由於台灣的天氣潮濕悶熱,孕婦的身體因荷爾蒙變化,更容易感到燥熱,再加上女性往往擔心曬黑、曬傷,選擇待在室內冷氣房,較少接受日曬。

局部抽筋.小心是子癇前症惡化!

林宜珈醫師說明,大部分的孕婦出現抽筋的現象,是因為懷孕期間為了供應胎兒營養,導致進入「偽更年期」的狀態,讓鈣質流失過快。

然而,若孕婦有子癇前症的問題,並出現局部抽筋的現象,必須要特別留意身體出現的症狀。

子癇前症是妊娠高血壓的一種,多半發生在懷孕20週之後,主要徵兆是血壓上升、合併有尿蛋白或水腫等症狀,子癇症則是子癇前症合併有癲癇的症狀。

林宜珈醫師表示,「若有子癇前症的孕媽咪惡化到子癇症,就不會只出現局部的小腿抽筋,而會全身抽搐。」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孕媽咪有子癇前症,合併有局部抽筋的現象時,就應該提高警覺心,留意子癇前症是否有惡化的徵兆。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

加入好友

延伸閱讀
怎麼提升孕期睡眠品質?
孕吐、腰痠、頻尿、抽筋、恥骨痛:懷孕TOP5苦惱症狀 婦產科副院長教妳緩解
嬰幼兒經不起日曬.如何補充維他命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