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咪吃「麥」行不行!炒麥芽、生麥芽有甚麼不同?發奶、塞奶、回奶食物一次看
文章目錄
懷孕之後,難免要收起部分口腹之欲,更注重飲食健康。不過,最多人感到質疑的就是吃「麥」行不行!尤其孕媽咪最多的疑問是,「孕婦不能吃麥芽嗎?」、「我昨天吃了一碗燕麥粥,對肚子裡的寶寶會有影響嗎?」、「我很喜歡喝麥茶,可是自從懷孕之後,我一杯都不敢碰!」
關於吃「麥」的飲食疑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問題嗎?以下將為你一一來解答!
發奶食物要吃麥,對孕婦好不好嗎?
事情並沒有這麼嚴重,雖然麥的確有退奶的效果,但只要攝取不過量,影響就不大。特別要注意的是,某些麥的部位和調理麥的方法的確對泌乳機制會有比較大的干擾,比如炒麥芽,就因富含維生素B群而造成女性的泌乳激素不穩,在哺乳期間造成退奶或回奶。
否則,吃麥芽對孕媽咪來說,並不會造成嚴重的威脅。
懷孕期間,發奶食物要麥的話怎麼挑?
除了哺乳媽媽比較忌諱的炒麥芽,懷孕初期、中期的媽咪想在孕期喝杯麥茶完全可以的。因為麥茶是由大麥焙煎後,再磨成粉末,加溫熱水沖泡而成的飲料,屬於大麥的再製品,不但不含咖啡因,還可以改善消化不良以及食欲不振。
但也建議媽咪到了懷孕後期,就得要多多留心飲用量,以免影響泌乳。另外,燕麥富含膳食纖維,能改善便秘,也推薦給孕中期的媽咪們飲用。
發奶食物要炒麥芽,還是生麥芽

一般人所熟知的「大麥」成熟果實經過發芽乾燥,即為生麥芽;如果經過中藥炮製手法而炒過,即成為炒麥芽。不過,究竟是生麥芽炒麥牙有甚麼不同,營養、功效又是如何?
麥芽,常用的一味中藥
是中醫臨床中常用的一味中藥,性甘、味微溫,入脾、胃經,主要功效為消食和健胃開脾(生麥芽)、退乳消脹(炒麥芽)。也就是說,一旦消化不良或是乳汁鬱結、乳房脹痛等,通常中醫師會給予麥芽。不過,不同於生麥芽,炒麥芽有回乳的效果,因此,正在哺餵母乳的媽媽,不適合食用,會造成退奶的狀況發生。
懷孕後期及產後乳汁的產生,與女性體內存在的泌乳激素有很大關聯。麥芽中富含維生素B群,根據研究B群中的B6,如每日維生素B6攝取超過80毫克對於女性的泌乳激素有相當影響,會間接造成泌乳激素分泌減量,因此有回乳的效用。
然而,維生素B群可以幫助消化,很適合消化不良或時常腹脹的人食用。懷孕中、後期,有些孕媽咪若是出現脹氣問題,可以利用少量「生麥芽」來舒緩腹部的不舒適。
炒麥芽VS.生麥芽,功能大不同
炒麥芽:促使孕產婦回乳。如果媽媽想要退乳,建議至中藥行抓2兩(約70多公克)的炒麥芽煮水喝即可。
生麥芽:健胃消食,幫助消化。
發奶食物不要這些麥製品
其他有關於「麥」的相關製品,也可能常常引起孕媽咪的困惑,像是麥片粥、麥芽糖、全麥麵包等,其實這些食物中的穀麥含量並不高。因此,並不會有退奶的效果,更不用說對孕媽咪的身體會造成影響。
營養均衡為首要懷孕期間的飲食,應該要以營養均衡為重點,除了六大類食物都應該適量攝取外,若有偏食或挑食習慣,只願意吃某些東西,長期下來就可能會造成身體上的負擔。因此,均衡飲食才是讓孕媽咪和寶寶健康度過孕期的最佳方式。
麥茶,消化不良時可來一杯
通常麥茶的製成是將大麥焙煎後,再磨成粉末,加溫熱水沖泡而成的飲料。麥茶是大麥的再製品,不含咖啡因,同時可以改善消化不良及食欲不振的狀況,如果孕媽咪有這方面的困擾,可以適量飲用。但,同樣建議懷孕後期的孕媽咪,不要大量飲用,以免影響泌乳機制。
燕麥,膳食纖維有助改善便秘
燕麥,是不少人推崇的健康食品之一。其富含水溶性纖維,這種纖維可以進入血管,吸收血液中的低密度膽固醇,因此燕麥普遍被認為對於心血管疾病有相當幫助。與其他麥類食品比起來,燕麥含有更多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在懷孕中、後期有便秘困擾的孕媽咪,可以適量攝取食用。
然而,在中醫臨床上常見不少人不易消化燕麥,例如胃腸比較不好者。建議減少食用量,很嚴重的話就最好不要吃。
孕婦安心喝的15款飲品推薦
在懷孕期間,孕婦吃喝的選擇非常重要,因為這些食品都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狀況,以下推薦孕婦可以安心喝的15款飲品。
薑茶
需要先解釋通常泡茶的薑,多會使用生薑,薑所含蓋的薑醇與薑烯酚對於孕吐有減緩的幫助,而對易害喜的媽咪也有舒緩的效果。但是薑有活血功能,所以在食用時也需注意用量。
薑本身帶點辛辣,如有害怕刺辣感的產後媽咪,可以加入適量黑糖綜合刺激感。
南非國寶茶
南非國寶茶又稱博士綠茶,字面上有綠茶兩字,卻不含咖啡因,相反地它還有舒緩、助眠的功能。博士綠茶同時具有降血脂、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功能,是同量烏龍茶的40倍、綠茶的50倍、紅茶的90倍、麥茶的120倍。
南非國寶茶因富含活性類黃酮,不但有優秀的抗氧化,本身也沒有熱量,在晚間也可以很安心飲用。孕前喜愛喝鮮奶茶類的孕媽咪,也可利用博士綠茶做為茶基底,倒入溫熱鮮奶,調配出舒緩安神的博士鮮奶綠。
無糖豆漿
豆漿含有人體需要的胺基酸,有助於蛋白質的建構,而蛋白質則是構成腦細胞重要成分。如果孕媽咪缺乏蛋白質,對於寶寶腦部就會有發育上的影響。
鈣質也是豆漿營養價值高的原因之一,孕媽咪在孕期,或是在產後哺乳,都容易流失鈣質,嚴重情況可能造成產後的骨質疏鬆,如果本身對於奶製品有些過敏,就可以選擇使用豆漿替代。
枸杞茶
枸杞是種營養豐富的藥材,含有多種的維生素與游離氨基酸、胡蘿蔔素、亞油酸、鐵、鋅等成分。對於體質虛弱的孕媽咪來說,它可補充懷孕期間所需營養;如果覺得枸杞味道有些單調,可以加入幾顆紅棗,除了增添自然甜度與香氣!
麥茶
麥茶的效能略遜博士綠茶些,但也是有它的營養與功能所在。飲用麥茶是比較特別的狀況,泡成茶類的麥芽有兩種,一種為生麥芽,因為含有膳食纖維、維生素B,可以改善懷孕媽咪脹氣的問題;另一種炒麥芽,則是有助於產後媽咪需要回乳的狀況。
雖然麥茶有益改善消化不良,也不含咖啡因,但需要適當飲用,避免影響泌乳機制。
蜂蜜水
蜂蜜營養價值相當豐富,包含維他命B、微量元素以及多種人體必需胺基酸,在中醫來看更有促消化、潤腸、改善便秘等好處,特別適合孕期胃口不佳、食慾不振或營養不足的準媽媽飲用。
銀耳露
銀耳又稱白木耳、雪耳,富含植物性膠質與水溶性膳食纖維,煮成銀耳湯或銀耳露可幫助滋陰、緩解孕期燥熱,甚至改善中後期常見的便秘、睡眠品質不佳等問題。為了避免攝取過多糖分,選購最好以「原味」為宜,如果想增添口感則建議加入少許蜂蜜調味,取代精緻糖。
紅豆水
紅豆水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是許多孕媽咪改善孕期水腫困擾的飲品,以紅豆水為例,較適合懷孕期間出現下肢水腫,伴隨心情煩躁、睡眠品質不佳的準媽媽來飲用。
紅棗茶
紅棗茶具有調補氣血的功效,除了幫助養胎,更含有葉酸、有機酸、維他命C、維他命P等多種營養素,能提升孕婦免疫力,同時養血安神,是適合準媽媽飲用的孕期飲品。
牛奶
牛奶有豐富的鈣、蛋白質,能補充母體與胎兒成長所需,是懷孕期間的關鍵飲品。與全脂牛奶相較之下,飲用低脂牛奶較為理想,在攝取營養的同時,能避免攝入過多脂肪,一天建議喝2杯(每杯240c.c.)。
柚子茶
柚子茶含有大量維他命C,可幫助吸收鐵質、養顏美容、預防感冒,其中天然葉酸更可避免孕期貧血發生,有助於胎兒生長。除了用新鮮柚子肉沖泡之外,也可直接購買市售柚子茶沖泡,不過糖分較高,用量需多加斟酌;此外柚子茶偏寒,體質虛寒的孕婦不宜飲用。
玉米鬚茶
玉米鬚茶具有降血糖、血壓以及抗氧化等功效,對孕婦來說還可幫助消水腫,排除體內濕氣,是養身調理的飲品。不過玉米鬚茶屬性偏涼,建議加入薑片並以熱水沖泡,可以調和寒性,同時幫助利水排濕效果更佳。
蘋果醋
蘋果醋含有多種維他命與胺基酸,能幫助身體抗氧化、排除毒素,加上富含果膠,也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減少便秘發生。不僅如此,蘋果的養顏護膚功效良好,有助於改善妊娠斑點。
洋甘菊茶
當懷孕期間出現壓力、情緒時,洋甘菊茶會是你的好選擇,不含咖啡因,能幫助鎮靜放鬆、舒緩過於緊繃的情緒,提升睡眠品質。建議搭配薰衣草沖泡飲用,效果更加乘。此外,若孕期有消化不良情況,喝洋甘菊茶也有助改善。
咖啡
許多人認為咖啡因會影響母體與胎兒健康,提升孕期風險,但近幾年已有研究顯示,孕婦一天攝取200毫克咖啡因(約2杯240c.c.咖啡)仍屬安全範圍,有助提神、氣管擴張,心情也會跟著變好。不過,市售咖啡因含量皆不同,建議確認後再飲用,另外咖啡有利尿作用、增加鈣質流失,孕婦應適度補充水分與鈣質。
發奶食物要吃這些,預防塞奶、回奶的食物地雷
食物對於每個媽咪的發奶效果因人而異,在健康且許可的狀態下,其實媽咪都可嘗試看看。除了上述的炒麥芽有回乳的效果,正在哺餵母乳的媽媽,對於發奶、塞奶、回奶的食物,也應該瞭解才是。
發奶的常見食物
發奶食物幾乎是含高蛋白與富含水分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有助於奶水的分泌:但要注意的是要喝清淡的湯湯水水,太油膩的湯或濃湯類盡量少碰,他們反而容易造成塞奶。
蔬果類
高麗菜、蕃茄、紅蘿蔔、青江菜、山藥、豆類、花生、糙米、胚芽米
肉類
雞肉、魚肉、瘦肉、蛋
其他類
牛奶、優酪乳、豆漿、熱奶茶、起司、海帶芽、黑豆水、黑芝麻粉、啤酒酵母、卵磷脂、甜酒釀、雞精、黑麥汁
注意事項
1.哺乳的要點之一、就是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取,但建議最好有一半的食物是動物性蛋白質。
2.蚵仔、蛤仔等海鮮類雖然有助於發奶,但盡量別吃帶殼海鮮,以避免寶寶過敏機率大增。
退奶的常見食物
蔬果類
苦瓜、生黃瓜、香菜、大蒜、韭菜、筍子、洋蔥、綠花椰菜、菠菜、豆芽菜、蘆筍
水果類
瓜類、香蕉、柿子、芭樂、葡萄柚、橘子、梨子、蓮霧
肉類
螃蟹、田螺
中藥材類
生麥芽水、人參、薄荷、花椒、山槴、銀杏
其他類
柿餅咖啡香、菊花茶、巧克力
注意事項
1.逐漸減少擠奶的頻率,並且搭配食物性荷爾蒙加速乳管萎縮,才是自然退奶的好方法。
2.喝飲料時要注意少冰,而像是茶類(綠茶、紅茶、奶茶、麥茶)、咖啡因(咖啡、巧克力),這些也會影響到泌乳品質,也盡量少碰!
3.誤食退奶食物,比如不小心吃到一、兩顆韭菜水餃,其實並不需要特別緊張,食物荷爾蒙需一定的量才能發揮作用
塞奶的常見食物
當母乳中的脂肪酸凝結成凝乳塊時,就會造成乳腺阻塞。因此高油脂的食物會提高塞奶的機率。此外,懷孕時發胖,導致體內脂肪過高,也容易造成塞奶的情況!
食物種類
全脂牛奶、起司、乳酪、焗烤、糯米類(油飯、肉粽)、蛋糕、巧克力、奶油、手工餅乾、洋芋片、薯條、漢堡、雞排、麻辣鍋、鳳梨酥、芭樂、柿子、未成熟香蕉、櫻桃、堅果類(杏仁)。
懷孕不同時期的飲食建議
除了各階度的營養攝取,水果跟青菜很重要,尤其孕婦因為黃體素的關係,導致腸子蠕動比較不好,很容易便祕,所以青菜水果都要補充。但是,因為水果的糖分很高,因此不行把水果當正餐或吃過量。
懷孕初期:第0~3個月
懷孕初期是孕媽咪們最關注身體變化的一段時間,但一般飲食均衡的人體重變化不大(平均增加1~2公斤),而建議此階段的飲食可以注意:
多攝取碘
像是海帶、紫菜等海藻類食物,有利於胎兒腦部發育。若碘嚴重不足,可能會影響胎兒腦部發育,造成新生兒生長遲滯和神經發育不全。
多補充維生素D
可以多吃魚類、雞蛋、乳品、菇蕈類(黑木耳、香菇),幫助胎兒骨骼生長。
多吃綠葉蔬菜
綠葉蔬菜富含前面提到的葉酸、維生素B12等在寶寶成長期扮演重要角色的營養成分。且葉酸與維生素B12在懷孕期間的需求量為平時的1.5倍,故建議可多加補充。
懷孕中期:第4~6個月
隨著寶寶成長及母體變化,媽媽的體重會上升,且懷孕第4個月起,每天需要比懷孕前多吃 300大卡的熱量。而且這個階段為寶寶的骨骼發育時期,建議飲食需更加注重於鈣質的攝取。
多補充鈣攝取
一天喝1.5杯牛奶,或喝原味、低糖優酪乳,多吃高鈣豆製品(如:傳統板豆腐、小方豆乾)以獲取鈣質。
多攝取營養素
多吃全榖雜糧類、蔬菜及水果,以攝取各種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
懷孕後期:第7個月~寶寶出生
懷孕後期的飲食重點就是鐵質的補充,孕產期需要的鐵質量為每天45毫克,可藉由補充海藻類、肝臟、紅肉或是深色蔬菜來攝取。
懷孕3大飲食禁忌
除了要補充足夠營養外,孕期也有些飲食禁忌需注意。但懷孕期間不能吃什麼?孕媽咪的飲食需要非常忌口嗎?以下3種懷孕飲食的禁忌千萬別犯了!
勿過量攝取咖啡因
建議懷孕婦女每天的咖啡因攝取量少於200毫克,大約是一天一杯中杯的量,避免過量食用咖啡、濃茶、可樂、巧克力等咖啡因食品,超過濃度容易增加早期流產或早產的風險。
忌口高油、高糖、高鈉
根據國健署建議,孕婦在孕期間的體重以增加10~14公斤為佳,若攝取過多的高油、高糖、高鈉食物,容易造成體重過重及三高問題。但也不是說炸雞、甜點、漢堡一口都不能吃,若孕婦因為飲食嚴重影響心情對身體也不好!因此建議平時均衡飲食,偶爾淺嚐幾口,當個快樂的孕媽咪。
一定要避免飲酒
孕期酗酒為導致孩童先天缺陷、發展遲緩及神經發育障礙的原因之一,故為了避免酒精對非預期懷孕的傷害,建議懷孕媽咪們避免飲用酒精。
懷孕期間常見飲食問題Q&A
除了吃麥或是其他飲品飲食地雷外,孕媽媽的問題還真不少!
Q1:孕婦可以喝手搖飲嗎?
戒不了手搖飲料嗎?由於手搖飲多是屬於高糖高熱量,雖不至於要完全禁止,但需要控制每日攝取量,建議選擇無糖或少糖,奶茶類最好挑選鮮奶避開奶精,才不會造成懷孕期間體重過重的問題。
Q2:懷孕吃什麼會有流產風險?
坊間謠傳杏仁、薏仁造成流產的疑慮,都是需要食用極大量才會造成的,一般日常飲食很難達到,所以不必過度擔心,保持均衡飲食就可以了。
Q3:懷孕吃素營養夠不夠?
一旦是全素媽咪,比較容易造成營養不良的問題,因此在懷孕期間建議多加攝取足夠的堅果類、蔬果、五穀雜糧類,並且多多補充孕婦專用綜合維他命,來彌補欠缺的蛋白質營養。而如果是蛋素,可額外補充鈣片來增加鈣質。
Q4:懷孕期間可以吃中藥嗎?
可以!不過孕期媽咪的身體多變化,尋求中醫協助安胎時,需特別注意選擇安全藥材,切勿自行抓藥或服用未經檢驗的偏方。尤其未經檢驗的藥材可能含有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對孕媽咪跟寶寶都有潛在風險。
Q5:喝不下水,該怎麼辦?
可適當改變溫度或味道幫助入口,例如:加入水果片,但要避免過多含糖飲料。
Q6:經烹調處理過後的米酒料理,可以吃嗎?
雖然米酒料理經過處理,但在沒有確定酒精完全揮發下,並不建議孕婦食用。另外,孕婦在孕期內應避免吸菸、飲酒。
Q7:可以吃生魚片、生菜、泡菜等生食?
食用遭汙染的食物,若由孕婦傳染給胎兒,可能導致流產、死胎或早產,因此懷孕期間應避免食用生魚片、生菜、泡菜等生食,或是食用前充分加熱。
Q8:孕吐時強迫自己吃東西嗎?
懷孕初期發生孕吐情形時,不需要擔心寶寶沒有養分而強迫準媽咪進食。要改善孕吐,可採取少量多餐飲食方式,並避免攝食油膩食品
Q9:植物奶是否可替代牛奶?
牛奶中富含鈣質,是植物奶不能替代之營養素。如果會脹氣,建議可以用其他高鈣食物或鈣片來代換,建議每日鈣質攝取量須達1000毫克。
Q10:如何透過飲食,減少妊娠高血壓的風險?
應採取少油、少鹽、少膽固醇的攝取,降低飽和脂肪酸攝取(如:肥肉、豬油等),增加以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例如堅果、橄欖油等)作為油脂主要來源。
Q11:如何透過飲食,減少孕期糖尿病的風險?
須注意營養的均衡並減少澱粉的攝取量,如果發生時,應諮詢專業醫師及營養師並遵照糖尿病飲食建議,避免血糖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