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產前憂鬱不上身

產前憂鬱不上身

比起未懷孕時,孕婦的確比較多愁善感,但是可別愁過頭,而有「產前憂鬱」的問題。研究證實,懷孕時的心情低落,容易影響胎兒日後的身心發展狀況,準媽媽可得讓自己快樂些,才能生出像「陽光」般的開朗小孩!

玉玲原本是個大而化之的人,每回跟朋友看感人一點的電影,只見朋友哭得唏哩嘩啦,情緒不受影響的她就會揶揄朋友「淚腺太發達」。沒想到懷孕才三個月的她,已經很有母性的光輝,明明是個喜劇片,不過,是在劇中穿插了點小朋友找不到媽媽的情節,玉玲也能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聽到虐童的新聞,眼眶就泛著淚水,朋友不禁反過來說「原來玉玲的淚腺最發達」。

準媽媽一定常有這種感覺,比起未懷孕時,現在的自己好像比較多愁善感,情緒容易因為一點小事而有波動,人似乎也變得愛哭;加上全世界的經濟正受金融海嘯席捲,要擔心的事好像比以前更多,怎麼辦?小心,別讓過分的焦慮影響了懷孕時的心情,更容易對胎兒造成不好的影響!

荷爾蒙改變‧易情緒起伏

為什麼孕婦容易多愁善感?嘉義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王培中指出,懷孕時,體內的荷爾蒙有所改變,初期在身體尚未適應時,會讓情緒起伏變得更為明顯,特別是雌激素的增加,脆弱的感情更易受感動;變得比較愛哭也是有原因的,他說,懷孕時,準媽媽體內水分比一般時候多了45%,往往在感同身受時,眼淚就不自覺地留下。

在面對多了一個寶寶的情況下,生理與心理都需要調適以應對這樣的改變。現代女性強調自主權,但在孕期卻易因為生理與心理面臨巨大的轉變,而出現「失控」狀態。心晴診所院長羅浚晅指出,當人們面臨關鍵時刻,會因為過去的經驗而決定當下的做法。因此,孕期時的易感,未必與這次經驗有關,而是與過往經驗有關。如果,過往經驗足以讓自我擁有足夠的控制力,情緒即使有波動也會趨於平靜;反之,則易出現種種狀況了。

身心都要健康

王培中醫師指出,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身心都處於健康狀態才算是健康,不過,孕婦對自我的改變、腹中的胎兒及未來充滿許多未知而感到焦慮,如果不能適時得到紓解,讓心理壓力影響了生理,問題就出來了!
羅浚晅醫師表示,相較於「產後憂鬱」是身心醫學上的專有名詞,且已達疾病狀態需要積極治療,而「產前憂鬱」尚屬於「非疾病」,且嚴重度會隨著事情的改變而好好壞壞,加上「產前憂鬱」的媽媽容易覺得疲倦、睡眠及胃口也會改變,但這些症狀在正常的懷孕婦女也會出現,因此,即使是心理因素所引起的不適,在孕期中容易被忽略,所以,羅浚晅醫師提醒,如果心理問題已影響到家庭生活、職場表現、人際互動等功能,就有必要尋求專業心理醫師的協助。

不只是女強人‧更是女超人

羅浚晅醫師說,現代女性在工作上已經不只是期許自己做個女強人,更是必須當個「女超人」了,由於多數工作採責任制,為了讓自己更有競爭力,而必須面對「超」時的工作時間、「超」重的工作量、超過自己的能力負擔。

他也指出,現代人多晚婚而成了「高齡產婦」,即使醫學進步,但高齡懷孕仍容易被當做「疾病」看待,讓這些準媽媽也背負不少心理壓力。而35、36歲以上才生頭胎的準媽媽,正處於「三明治」的夾層──上有6、70歲的父母要照顧,下又有未出世的胎兒要擔心,更是容易加重心理壓力!

孕期擔憂多

王培中醫師說,「從驗孕棒看到兩條線,到超音波掃描出胚胎的形體,有段距離;從看著寶寶出生到健康帶回家,又有段距離」,看來孕期中讓人焦慮的事還真不少。彷彿一點點小事,也引起情緒上極大的波動,到底什麼事會讓孕婦擔心?羅浚晅醫師說,這可依照孕期的初、中、後等不同階段而有不一樣的事情讓人擔心。

初期:又期待又怕受傷害

剛知道懷孕時,內心充滿喜悅,宛如正在醞釀一個全新的自己,但是,受精卵著床仍處不穩定狀態,王培中醫師說,約有兩到三成的孕婦會面臨流產的結果;之後的害喜,則令人感到全身不舒服,甚至因此改變了原有的作息及生涯規劃,那種「又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理最是折磨人。
王培中醫師補充,如果懷孕是在計畫中,一切還好說,如果不在計畫中,恐怕孕婦所面臨的挑戰更多,如出國進修計畫是否該繼續?工作上的升遷是否要放棄?甚至隨著社會價值觀日益開放,未婚懷孕已不是新聞,但非婚生子女是否要保留,也深深煎熬準媽媽的心理。羅浚晅醫師說,加上現在遭逢全球經濟不景氣,養育孩子的高成本更讓準媽媽不停反覆思索「這孩子來的時機是否適當」。

中期:好發階段

羅浚晅醫師指出,雖然荷爾蒙的分泌量增加,對孕婦的身心健康有保護作用,且這時日漸隆起的肚子,讓準媽媽逐漸享受處處受禮遇的權利,但研究指出,產前憂鬱在妊娠18週時即有一成的好發率。
王培中醫師則表示,懷孕中期會進行唐氏兒的檢查,在結果未出現前,準媽媽很容易陷入緊張情緒中,萬一結果證實自己懷了唐氏兒,「退貨」與否又嚴苛的考驗準媽媽的抉擇。至於身材明顯有所改變,也讓原本就在意身材的孕婦擔憂起「先生的觀感」,如果先生又未能給太太足夠的安全感,焦慮自然從中而生。

後期:沉重的負擔

懷孕後期,大大的肚子對身體的負擔更加沉重,不適的感覺也比過去更為增加,但不只身體的不適要克服,還有更多實際的問題變得更加實際,如生產時要自然產?還是剖腹產?在哪裡坐月子?是否餵母乳?工作該不該辭?不辭的話,孩子給誰帶?若要給保母帶,也要開始尋找適合的保母……羅浚晅醫師說,所有的問題在此時都必須要做個決定,而讓準媽媽傷透腦筋,因此,再添一到兩成的孕婦有產前憂鬱的問題。

除懷孕本身的問題外,還有角色的改變,所有人都因為多了一個成員而多了不同的角色,孕婦不僅是為人妻、為人媳,也是孩子的媽媽、孫子的媽媽,先生則是孩子的爸、婆婆成了孩子的奶奶,角色的適應上,在在需要調整及適應。

影響胎兒的成長

無論壓力大小,其實都易對孕婦心情造成或大或小的影響,甚至已有研究證實,孕婦產前憂鬱會進一步影響胎兒的成長,若一直未做處置,除了易造成早產外,寶寶出生後體重會偏低,發展可能較遲緩,甚至有心智發展晚熟的問題。羅浚晅醫師說,這就是所謂的「胎教」,他曾碰過一個國中生因憂鬱症而被媽媽帶去求診的案例,媽媽自責的說「都是懷孕時因為工作忙碌而常常生氣」。王培中醫師說,準媽媽的心理狀態很重要,情緒穩定,荷爾蒙分泌才會穩定,對胎兒的成長才有幫助,這也才是「最好的胎教」!
羅浚晅醫師指出,因為產前憂鬱而就診,在懷孕前3個月會儘量避免讓孕婦服藥,由於此時胎兒神經正在發育,受鎮定劑或安眠藥的藥物影響的機會較大,除非孕婦症狀嚴重到有自殺傾向,才會考慮以藥物控制,否則多以呼吸療法、個別或團體諮商治療等支持性治療進行緩和醫療處理。

不憂鬱有方法

孕期中,心情難免有低落的時刻,可是該怎麼讓低落心情不會一直盪到谷底,甚至反轉為正向情緒,其實是有方法的!

1. 轉移注意力

羅浚晅醫師建議,因孕婦容易放大自己的感覺,試著把注意力轉移到關心家庭或其他人身上,與先生談談未來的轉變,或多與娘家媽媽聊聊,分享她當年的懷孕經驗,即使原本母女關係不好,此時也正是重新調整建立母女關係的好時機。

2. 減少孕期不適

生理與心理互相影響,生理上的不適若能得到緩解,對擁有好心情也大有幫助。王培中醫師表示,初期害喜是因為體內荷爾蒙濃度升高,所以多補充水分降低體內濃度,可減少不適;中期不妨多運動,有益身心健康;至於後期,盡可能讓心情保持穩定,對減少身體不適也有助益。身為婦產科醫師的他,總是盡力而為的以正確診斷並輔以衛教,讓孕婦藉由正確觀念以減少原先的擔憂。但他也感慨偶爾碰到一些特殊狀況,必須調說話方式,即使孕婦胎兒真的沒事,也不敢把話講太滿,避免日後徒生事端。

3. 多找合適對象傾訴

多愁善感的孕婦其實有好多的心情想與人分享、傾訴,除了家人外,朋友或同為孕婦的親友都是可考慮的對象,但羅浚晅醫師提醒孕婦,如果傾訴後,心情沒有比較好,代表這人可能不是合適對象,下次該考慮換對象囉!他說,可以為每次傾訴的心情後打分數,就知道傾訴對象合適與否。

4. 適時尋求專業

如果家人、朋友都無法讓你覺得「有所幫助」,就需要尋求專業協助了!羅浚晅醫師說,生理健康需要定期檢查,心靈健康亦然,尤其是孕婦,正處於身心狀態重大改變之際,更需要專業協助。他表示,「看身心科醫師」不代表「有病」,而是透過專業協助找到適合方法,學習正向思考、自我控制的能力。每完整經歷過一次事件,才能讓自己處理事情的能力更強,為何能「為母則強」?不也是在忍受孕期及生產的種種不適後,淬煉出更強的能力照顧心愛的寶寶。

為自己打心情分數

尋求專業協助,或許總讓人裹足不前,更不知道何時該接受專業協助,羅浚晅醫師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憑自己的感覺為心情打分數,「太棒了」為100分,「還好」是60分,「糟透了」為0分(這標準也適用在與朋友聊過後,為心情的轉變情況打分數,如果不及格,傾訴對象得換人囉),如果連續三天到一個禮拜,分數都不及格的話,建議該尋求心理諮商的專業協助了!

 

~原文刊載於2009年5月號《媽媽寶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