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寵愛和寵壞如何拿捏?1~2歲漸進式放手是關鍵

寵愛和寵壞如何拿捏?1~2歲漸進式放手是關鍵

(2021.10.更新)在寶寶1歲前,儘量多抱和給予安全感;等到1~2歲,開始漸進式放手,不要完全滿足孩子。但是離別擁抱、安慰性擁抱卻是一輩子都不用停止,多給孩子愛跟關懷,有助未來親子維持較良好的溝通。

文章目錄


擁抱,對大人或孩子都是一件美好的事,可以刺激感覺系統中的深壓覺和本體覺,讓大腦分泌好的激素,使人感到放鬆和心情穩定。

1歲內多抱.寶寶才有安全感

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職能治療師曾雅鈴認為,1歲內寶寶要多抱,尤其是6個月~1歲開始進入分離焦慮期的寶寶,不要強迫他分離、多給予擁抱,才能讓他擁有安全感。「與主要照顧者的關係,是孩子以後面對世界的基礎,」需要離開孩子時要告訴他:「媽媽會回來!」並引導孩子去跟他人互動,給他時間接受陌生人,一直到2歲都要儘量給孩子安全感。

1~2歲開始漸進式放手

但不能永遠一哭就抱!當孩子1~1歲半後,許多能力都有了大躍進,他能自己做的事就要放手讓他做,「放手」和「給予安全感」並不會矛盾,只要爸媽適當進行引導。

讓孩子嘗試自己走.跌倒再給他擁抱

如果孩子想要自己走,就不要抱!但記住,當他摔倒、感到疼痛時,「給他一個擁抱,」曾雅鈴職能治療師說,「如果怕危險、什麼都不准孩子做、一直抱,可能會養成太依賴的個性,等到有一天長成大齡孩子,要他下來走,他習慣了就不想下來了。」

因為以前都抱他,現在忽然不抱了,這種「斷層式教養」孩子無法接受,容易造成親子衝突。所謂「放手」,還是可以適度保護,他需要時還是能尋求大人幫忙,正確作法是慢慢地一邊放手、一邊引導和保護他的安全,它必須是一個和緩的進階過程。

面對哭鬧:簡短指令→暫停→擁抱

面對孩子2歲前的偏差行為,如:丟東西、打人,請用簡短指令告訴孩子:「不能這樣!我很生氣,會痛。」而且當下表情一定要嚴肅,說完之後先暫停,讓孩子消化一下資訊量,有時說得太多太複雜,他無法處理這麼多訊息。如果這時他情緒失控,可以先抱一下,讓孩子情緒穩定下來,之後再找機會教育,但爸媽仍需堅持教養原則,不能因為哭鬧就順他的意。

安慰性擁抱一輩子都不要停

即使是大人,也希望常被擁抱,因此安慰性擁抱不必侷限年齡!例如:送孩子到幼兒園門口,給予離別的擁抱,這是一個好的儀式,孩子會因此得到滿足,就像平常跟別人說掰掰或吻別,更能安心跟媽媽分開。平常多給愛跟關懷,孩子以後較願意表達和傾聽,良好的親子溝通往往建立於親密的情感交流之上。

(延伸閱讀:孩子愛試探大人底線.先別罵!2原則告訴孩子這件事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