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時間陪孩子、覺得愧疚焦慮?其實你給予孩子的比想像中多!
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慌亂的心
過年期間,武漢肺炎疫情擴散全球,引起大家的高度關注,但也同時引發群眾恐慌。除了買不到口罩的困擾,我跟先生的工作內容也被疫情嚴重衝擊,得緊急應變加班處理相關事務。在焦頭爛額之餘,因為防疫層級提升,還得為因延後開學而無處可去的女兒做安排。總結就是一個字:亂。
生活與工作忙亂倒是不打緊,這段期間,臉書上呈現更嚴重的亂象,亂的是恐慌焦慮的心,這種亂比什麼都可怕。我總覺得,如果武漢肺炎真的擊潰了全球人類,最大的攻擊力不是病毒,而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負面情緒。
所以在疫情爆發期間,我儘量不長時間滑手機,只快速讀取工作相關訊息,避免被疫情討論貼文影響心情,而是把時間拿來做讓心靜下來的事情,例如跟小孩一起泡個舒心的熱水澡、點香氛蠟燭來靜坐冥想,更花不少時間打掃、整理,斷捨離家裡用品。
聚焦於「擁有」而非「缺乏」.職業媽媽重要的練習
年節時,婆婆送我新烤箱,我就把還很夠力的舊烤箱清理乾淨,一間一間打電話問公益團體是否需要,最後捐贈給台東的安心家庭關懷協會,希望這個烤箱能帶給某個家庭溫暖熱食,也一併捐一些二手化妝品,包括不顯色的、質地不喜歡的、失寵的,讓偏鄉孩童在化妝美容科課程中使用。
另外,我趁著週末找孩子們一起整理玩具與書籍,讓他們知道那些隨著年紀增長而不再玩的玩具,或許可以成為其他孩子們的新寵。過程中,我都請孩子跟我一起謝謝這些物品,謝謝它們陪著我們度過快樂的時光,希望它們能在未來持續帶給別人快樂。
在現在這種慌亂的時刻,更應該靜下心來,不讓自己沉溺於「缺乏什麼」,而是讓自己感恩於還能「給予什麼」。如果你專注在自己的匱乏,那麼,你只會有深深的無力感。但如果你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能給出什麼,躁動的心將會平靜下來,你對這世界也只剩下關懷與愛,而這個聚焦於「擁有」而非「缺乏」的學習,對於職業婦女特別重要。
媽媽們很習慣於自責,把許多責任扛在肩上,把一切缺乏跟過失都歸咎在自己身上。我常看到公司裡的新手媽媽在小孩生病時自責,覺得自己沒能全母奶餵養小孩,才讓孩子抵抗力低落而感冒;在小孩較晚開口說話時,自責回家時太累,沒陪小孩多說說話,讓孩子語言能力落後,好像小孩的所有問題都是來自於自己要上班的緣故,整日在到底要努力工作賺錢,還是辭職回家好好照顧孩子之間拉扯。
有趣的是,許多全職媽媽也常羨慕職場媽媽能有亮眼的工作表現,有機會展現能力獨當一面。不管是什麼角色,若你只專注於所缺乏的,當然常常心很累、很無力。但若養成換個角度看事情的習慣,你的世界會突然變得美好而豐盈。
有話語權、藉機教育孩子.工作也有不少好處
試著這樣想:職業婦女因為有工作能力而更有經濟能力,可以給小孩較好的生活水平,除了買書本玩具與日常生活用品,在決定讓小孩上什麼才藝課時,也不用因為老公反對而放棄。比如說,你想讓孩子學小提琴,但老公覺得沒必要而拒絕支付費用,這時大不了就省吃儉用一點,自己負擔樂器與學費,就不會因為沒收入而在家中的一些決策中失去話語權。
又例如因為自己總是全心投入工作,引起女兒對於我的工作內容的興趣,所以每日的睡前陪伴時間,女兒總會要求我講公司當天發生的事情,我總是藉著這時候做機會教育,講述同仁犯錯的故事時,趁機教導她即時認錯與負責任的必要性;分享危機處理的故事時,讓她曉得溝通談判與防範於未然的重要性。我相信這些睡前聊天可以幫助她更清楚社會上的利害關係與運作模式,提前替她做好許多準備。
這樣看待有工作的獲得,而不把注意力放在因工作沒能參與陪伴孩子每個成長細節的遺憾,不只減少了焦慮,也同時教會了孩子感恩於擁有,不是很好嗎?
關於張怡婷
現任/遊戲科技公司業務副總、女人進階版主講師
經歷/連鎖健身房行銷長、研華科技行銷主管、技嘉科技行銷主管
學歷/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行銷碩士、政治大學資訊科學學士
蠟燭多頭燒的職業婦女,育有一女一兒,在遊戲科技公司擔任業務副總,同時經營「女人進階 To be a better me」臉書粉絲頁,著有《勇敢如妳》一書。每天都在媽媽、妻子、媳婦、女兒、員工、主管、部落客的多重角色中轉換,試圖取得平衡。努力在忙碌的日子裡,擠出時間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