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產後> 坐月子掌握飲食與保養要點.以最佳狀態踏上育兒路

坐月子掌握飲食與保養要點.以最佳狀態踏上育兒路

(2022.02更新)懷胎十月很不容易,不只身體產生巨大的變化,生產的過程也是耗盡體力與心力,所以透過「坐月子」讓產婦有一段可徹底休息的時間,把消耗的體力和精力都補上,以恢復到孕前的健康狀態,才能更有心力照顧並陪伴孩子的成長。

文章目錄



大部分的媽咪都認為產後一個月就是「坐月子」的時間,但有人的坐月子時間不只一個月。佳里奇美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嚴嘉琪解釋,其實不管時間長短,重要的是,媽媽能在產後獲得一段能好好休息並學習照顧新生兒的時光。畢竟在懷胎十月的過程中,孕媽咪為了提供胎兒生長所需的營養,身體的系統和器官都加重了負擔,包括腸胃、骨骼、韌帶、心臟功能等都處於長時間消耗的狀態。

產後坐月子就是透過一段時間的調養,讓身體恢復到原本的狀態,也能獲得足夠的休息和身體完全的復原。

依據傳統說法,產後媽咪如果月子做得好,就是一個改善體質最佳時機。嚴嘉琪醫師提醒,產後身體正處於大動土後要重建的一個契機,好好調養的話,有機會讓產前身體的小毛病得到改善。

 

常見坐月子2方式

嚴嘉琪醫師認為現代人的「坐月子」習慣跟傳統已大相逕庭,傳統多是由婆家幫媳婦坐月子,現代除了月子中心林立、還有外送月子餐服務、或請月嫂到自己家裡幫忙,這些坐月子的方式也都有優缺點,孕媽咪可以在生產前按照自己的狀態、家裡的經濟、是否有大寶需要照顧等考量,來決定適合自己坐月子的方式。

Type 1.在家由長輩協助或請月嫂

嚴嘉琪醫師解釋,大部分的長輩都是循著古法來幫媳婦或是女兒坐月子,但對婆婆媽媽而言,距離她們自己坐月子的時間也相隔近三十年或是更久,觀念與習慣的差異,對彼此都會是一大挑戰。尤其婆婆跟媳婦的原生家庭不同,跟自己的媽媽相比,較容易有摩擦。然而,坐月子講求的是讓產後媽咪可以完全休息,如果在坐月子期間,還要顧忌社交禮節而無法好好放鬆,建議最好另想其他方法。例如回娘家,終究娘家是熟悉的環境,長輩也算是熟悉的親人,媽咪無須重新適應環境,身心靈比較可以完全放鬆。

若是娘家的長輩狀況無法在產後這段時間幫忙,但又想要待在熟悉的家裡,或是有大寶需要照顧,建議可考慮找月嫂來幫忙。現代月嫂都是很專業的坐月子照顧戶,不僅可以烹調豐富的月子餐,也能協助初生兒的照護。

Type 2.入住產後護理之家

月子坐不好,對產婦的健康影響很大,若受損的身體機能沒辦法回歸到正常軌道,將可能為身體健康埋下隱憂。嚴嘉琪醫師建議,在經濟允許的狀況下,選擇合適的產後護理之家入住。

當前的產後護理之家的環境都很不錯,提供營養均衡的月子餐服務,也有專業的護理師幫忙照顧新生兒與產婦,對產後媽咪(尤其是第一胎)來說,較能獲得完善的休養。



月子期飲食3重點

產後飲食很重要,要把懷孕和生產中失去的補回來,但要怎麼吃才是正確的方式呢?嚴嘉琪醫師指出,除了要補足產後媽咪耗損的能量以外,還要幫助加強新生兒照顧的體力和提供哺乳的能量,但對於傳統習俗強調的「食補」,應注意過與不及都不好。她提供產後飲食要注意的3個要點:

Point 1.產後營養不可少

親餵母乳對寶寶是很重要的過程,若是媽咪能在產後坐月子期間,全親餵或頻繁擠奶,將能給寶寶比較完整的營養和安全感。嚴嘉琪醫師表示,雖然很多女藝人產後瘦身的速度看似很快,但真的不用急著在坐月子期間就開始減重,因為坐月子哺乳需要每日增加約500大卡的熱量,若是攝取不足,不僅無法補充到供應奶水所需營養,也可能導致產後的傷口復原不全。

當然,坐月子期間也不是要吃大魚大肉,或總是吃得太過油膩,嚴嘉琪醫師認為,遵守「均衡營養、熱量控制」的原則即可。此外,坐月子間可多飲用黑豆茶、杜仲茶、養肝茶或是泌乳茶等飲品,對身體的復原和哺乳都能有所幫助。

Point 2.階段性飲食法則

嚴嘉琪醫師表示,媽咪在產後會有惡露,醫師會開立促進子宮收縮的藥物,幫助將惡露排乾淨及讓傷口健康復原,因此,產後第一、二週的飲食要清淡。

若是此時期吃到過燥的食物,對子宮收縮有加乘的效果,反而易使惡露不止,還會刺激發炎反應,使得傷口不易復原。她提醒,產後兩週內飲食還是以清淡為主,挑選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對這個階段的媽咪來說才是好的。至於產後的3~4週,則以維持均衡營養和充分休息為重點。

Point 3.補充鈣質很重要

嚴嘉琪醫師解釋,孕媽咪在懷孕、生產的過程中,因提供養分給胎兒而開始流失鈣質,產後若哺餵母奶話,雌激素會持續處於低濃度,泌乳激素處於高濃度,進而影響骨骼中的鈣質代謝。為了不讓骨頭變得脆弱或使鈣質供不應求,就要多喝牛奶或服用鈣片,以免懷孕後的骨本大失而造成骨質疏鬆。她提醒,哺乳期一天約需要額外攝入1,000~1,200mg的鈣質。



月子期的保養.冬夏有別

俗話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也就是歷經漫長的懷孕期以後,整個身體的系統都被打亂了,所以要讓全身各系統歸位完成,必須透過「坐月子」這段期間的保養。嚴嘉琪醫師提醒,坐月子期間的身體健康很重要,產婦要把握的原則是:注意保暖,不要感冒。

不能吹風?

傳統坐月子強調「不能吹到風」,主要是吹到風會讓身體著涼。但炎炎夏日還不能吹風,可算是個酷刑,她建議,不要讓冷氣或電風扇頭直接對著身上吹,應維持居住空間的乾爽通風。

冬天坐月子則是要注意保暖,還有濕度的問題,因為太過潮濕的環境容易給病毒生存的機會。身上的衣服要穿暖,維持溫暖和正常的體溫狀態才有益健康。

不能洗澡?

以前的環境不好,浴室都設在戶外,怕產後媽咪生完在戶外洗澡,回到屋內時會吹到風,所以才有「坐月子期間不能洗澡」的因應做法。但現代房子的浴室就在室內,根本不用吹風淋雨,更科技化一點的浴室,還設有暖風機,可以調整室溫,無須等坐完整個月子才洗澡和洗頭。

不過,嚴嘉琪醫師提醒,自然產有會陰的傷口,每次上完廁所不管大小便,都需要用煮開過的溫開水沖洗會陰部,避免細菌滋生;剖腹產有開刀的傷口,建議使用防水的敷料包覆傷口,一邊保持傷口乾燥,一邊還是能正常洗澡,保持個人衛生。



 


產後活動這樣做!

產後傷口還沒癒合時會有疼痛感,動作不宜劇烈、也應多臥床休息。嚴嘉琪醫師表示,自然產媽咪的傷口恢復很快,生完當天就可以下床走動,至於剖腹產媽咪則需要久一點的時間,依個人對疼痛的忍耐度而定。只是一直臥床對傷口和身體的恢復有限,還是需要適當地下床上廁所或走路,幫助惡露的排出與促進腸胃的蠕動。

通常自然產的媽咪因為有會陰傷口,剛開始會造成會陰部與肛門周圍的疼痛,往往讓產婦怕排便刺激到受傷的部位,而忍住便意不去上廁所。事實上,會陰部上的縫合部位若沒有發炎,就算是用力也不會再次裂開,媽咪不要因此害怕排便,恢復正常如廁就可以。

 

避免痠痛.不要過勞提重物

嚴嘉琪醫師指出,當身體感受到要生產的訊號時,骨盆腔肌肉會變得較鬆弛柔軟,幫助骨盆打開,順利分娩。但這個狀況在產後並不會馬上回復,且子宮若還沒縮小回到骨盆腔,此時若過度對腹部施壓(如提抱重物、綁束腹帶等)都可能會提高子宮、膀胱、直腸脫垂的機率。

坐月子期間最重要的就是要充足的休息,所以婆婆媽媽總會叮囑,產後不要過勞、提重物或抱孩子,否則以後就容易有腰痠等隱憂。嚴嘉琪醫師表示,媽咪在適當的狀況下,還是可以抱小孩或是親餵母乳,只要不會覺得太勉強的狀況就可以了。

她提醒,產後媽咪在哺餵母乳、抱孩子的姿勢都應注意不要承受過大壓力,適時變換各種哺乳姿勢、使用哺乳枕或是背巾的輔助,不僅減少痠痛的發生,也能讓育兒之路走得更優雅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