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早期剝離要小心
受精卵著床之後,從胚胎附著的子宮壁處會開始藉由絨毛膜絨毛的發育而形成胎盤,胎盤是母親和胎兒之間物質交換的重要器官,藉由臍帶可輸送營養及氧氣給胎兒,胎兒排出的廢物也從這個路徑送到母體身上,再藉由母體的循環排出。
不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產,胎盤均是在胎兒成功分娩後才跟著分娩出,這也是胎盤功成身退的時候。至於常耳聞的「胎盤早期剝離」究竟是指什麼時候剝離?彭福祥醫師表示,只要在胎兒分娩前發生胎盤提早剝離就可算是胎盤早期剝離。
胎盤早期剝離有三種
一旦發生胎盤早期剝離,一般會出現腹痛且合併出血的症狀,而前置胎盤則是無痛性的出血,彭福祥醫師表示,這是兩種胎盤異常最主要的不同。
但胎盤早期剝離的疼痛程度和出血量與剝離的位置及範圍都有關。若剝離處在中央稱為封閉性剝離,血液會積在子宮中,血量多或較嚴重時才會流出,但不論剝離的位置或範圍,一定都會引起出血,只是流出陰道的時間早晚。
此外,由於胎盤剝離,胎盤和子宮的緊密連結出現傷口,會引起子宮收縮,子宮強烈收縮會帶來疼痛感,若是孕婦感覺到子宮收縮且合併出血,就有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應盡速就醫。一般來說,胎盤剝離分為以下三種:
1. 封閉型部分剝離
也就是剝離處在胎盤中央,由於剝離處在中央,使得血液無法經陰道流出,會積存在分離的胎盤和子宮壁之間,這種情況的胎盤早期剝離,因為沒有合併出血的症狀,往往無法及早確認,可能造成孕婦凝血功能異常,並在之後形成大出血,危及胎兒和母親的生命。
2. 邊緣型部分剝離
胎盤的邊緣和子宮壁剝離,由於在邊緣,血液會經由陰道流出,多半可及早診斷及處置。
3. 完全性剝離
胎盤和子宮壁完全剝離,血液也會存在於剝離的胎盤和子宮壁之間,出血量多時就會經由陰道流出,由於胎盤已經完全剝離子宮,胎兒已無法藉由胎盤獲得養分和氧氣,因此可能造成胎死腹中,孕婦也可能出現凝血功能異常的大出血危險。
視情況決定是否引產或安胎
胎盤剝離除了危及胎兒的生命徵向外,母體也容易有出血的情況,醫師會視剝離及母體失血的程度來判斷是否要引產或安胎。一般在20週前,由於胎兒多項發育都未完全,出生後的存活機率低,多半會傾向安胎,20週後至足月前,就會視胎兒的發育情況和母體失血的情況。
20週前
20週前的胎盤早期剝離,一般多是小部分的剝離,胎盤也還在生長中,大多可在安胎後繼續妊娠,胎盤也會自行修護傷口。若發現子宮收縮合併出血的症狀且確認為胎盤剝離後,會先使用抑制宮縮和止血藥物,在醫院安胎至情況穩定後,再回家休息。返家後應避免過度勞累或刺激子宮,以免引起子宮收縮。
20週後至足月前
此時的胎盤早期剝離容易出現凝血問題,因為血液可能從剝離處跑到血管中,會造成凝血功能異常而引起大出血,更影響媽媽和胎兒的血液交換,若是情況嚴重,胎兒必須提早出生,但由於已流失許多血液,出生後可能出現貧血的情況。
足月後
若胎兒已足月,孕婦出血量大且血壓不穩,就會立即進行備血並且引產。若是出血量還在可允許的範圍內,胎兒生命徵象仍穩定,一般醫師會傾向安胎,直到胎兒的發育完全成熟,再考慮生產的動作。
胎盤早期剝離高危險群
1. 妊娠高血壓者
2. 子癲癇症
3. 多產婦(生三胎以上)
4. 羊水過多
5. 高齡產婦
6. 吸毒
7. 受到外力強力撞擊
8. 子宮異常(如:胎盤著床在子宮肌瘤上)
9. 上胎有胎盤早期剝離者
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率大約0.5~1.5%,若屬高危險群,一定要特別留意子宮的收縮情況,並且不要過度勞動,以免引發胎盤早期剝離。若是真的不幸發生,也要記得盡速就醫,醫師會做最適當的處理。
加入媽媽寶寶LINE@好友
孕產育兒新知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