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前超音波檢查.孕婦最期待的檢查,真的萬能嗎?
對於產前超音波檢查,孕媽咪們一定都有所期待,期待除了可以得知胎兒性別、四肢外觀是否健全、各部器官是否正常,甚至期待在螢幕上就能直接看到「胎兒長相」。
對此,台兒中山集英聯合診所院長吳佩臻表示,「一般民眾由於對產前超音波檢查原理和操作方式無法全盤了解,的確容易對檢查可以呈現的影像有過度的期待」。她提醒,「每個器官結構其實都有特定的檢查切面和胎兒需要配合呈現的姿勢(例如仰姿可以檢查顏面心臟、俯臥只能檢查脊椎腎臟等),檢查者必須操作探頭,一個一個平面去截取,所以超音波檢查的詳細度和檢查次數或時間長短完全無關;如果只是基本的產前超音波檢查(量測胎兒大小、羊水量),做再多次也無法完整掌握胎兒全身結構的狀況」。
超音波檢查在產前檢查項目中的「江湖地位」
超音波和核磁共振(MRI)是唯二在產前運用影像來檢查胎兒的檢查(註:胎兒核磁共振檢查(fetal MRI)並非常規檢查項目。)吳佩臻醫師指出,「在超音波尚未應用於醫學的年代,或是在超音波機器仍不發達的國家地區,產科醫師或助產士只能靠萬能的雙手『摸』出胎位,用量尺測量子宮高度評估胎兒的生長發育,對於其他諸如胎兒結構或胎盤附著位置等是否正常的檢查幾乎是無計可施。」所以把超音波稱作「婦產科醫師的第三隻眼」,一點都不為過。
產前超音波檢查目的,在於評估胎兒的結構生長發育及子宮內胎盤羊水狀況
孕媽咪應有一個正確的觀念,吳佩臻醫師強調,一般俗稱的「產檢」(廣義),依照受檢對象其實可再細分為以「母體」為對象的「產檢」(狹義)和以「胎兒」為對象的「胎檢」,把胎兒當成獨立於母體外的另一個個體進行檢查照顧(fetus as a patient),是醫學進步發展的新趨勢,也是台兒診所一貫的主張。
懷孕後的第一次血液/尿液檢查、透過超音波測量母體子宮動脈及抽血所做的子癇前症風險評估,以及懷孕中後期的妊娠糖尿病篩檢等,都是以母體為對象的產檢項目。而孕媽咪常聽到的「唐氏症篩檢」、「羊膜/絨毛膜穿刺」、「產檢/高層次超音波」等,則都是以胎兒為對象的胎檢項目。其中,又能再區分為針對胎兒「染色體」所做的檢查「唐氏症篩檢或羊膜/絨毛膜穿刺」,以及針對胎兒「器官結構」及「居住環境(子宮胎盤)」所做的檢查「超音波(主)/核磁共振(輔)」。至於很多父母想要知道的胎兒器官「功能」是否正常——例如智力視力聽力等,目前產前尚無可以評估檢查的工具。
在不同的懷孕週數,有不同的超音波檢查目的
胎兒是個不斷生長的個體,吳佩臻醫師說,台兒診所的張東曜院長常用「建築藍圖」來比喻染色體和基因,胎兒結構器官的形成過程猶如在蓋房子一般,隨著妊娠週數進展,依著染色體基因決定的時間表不斷持續生長,所以在不同的週數下,可以觀察到的各器官發育程度自然也有所不同。現行的基本產前超音波檢查週數及檢查目的大致如下:
.5週:確認非子宮外孕。
.6週:可見胚胎。
.7週:確認胎兒心跳存在。
.8~10週:測量胎兒頭臀徑,確認預產期(即妊娠滿40週的日期;以頭臀徑估算預產期會比用月經週期計算來得準確);確認單或雙(多)胞胎妊娠(此週數為評估雙或多胞胎胎兒彼此是否共用胎盤羊膜腔的最佳時機,並依檢查結果決定是否增加產檢次數)。
.20週前後:公費例行性產檢超音波(level 1)1次,依據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擬訂「產檢超音波篩檢作業指南」,篩檢內容包括:胎兒生長評估(包含頭雙頂骨徑、大腿骨長度、腹圍測量)、監測胎盤相對於子宮頸內口的位置以確認有無前置胎盤狀況、多胞胎的確認與羊水量的評估。
.30~37週:著重在胎兒生長、羊水量、胎盤位置與胎位等等,為出生前做準備。
吳佩臻醫師表示,若在level 1的檢查中發現異常,應安排更為詳細的level 2檢查(即大家俗稱的「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相較於level 1產前超音波檢查,level 2檢查涵蓋的項目更多更趨於完整,操作的醫師或放射師也需要透過專門的訓練來具備篩檢及診斷胎兒異常的完整知識。〈推薦閱讀:C/P值最高的自費產檢.「高層次超音波」值得一做〉
值得一提的是,民眾常誤以為「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就是指「3D」、「4D」彩色超音波檢查,期待著在接受高層次超音波檢查時能看到「黃色、有立體胎兒臉部特寫」的影像;但事實上,標準用於level 1和level 2產前超音波檢查的機器一直都是黑白影像的「2D」超音波、必要時針對血管等則再佐以都卜勒(Doppler)影像。3D和4D超音波雖然因為被坊間廣泛用於宣傳拍攝胎兒寫真而讓民眾所熟知,但對於執行level 2檢查者而言,它們更常被用於進一步分析胎兒異常,例如兔唇或先天性心臟病等。
她強調,不管幾D的超音波,都只是一種取得檢查影像的工具,執行產前超音波檢查的目的,主在篩檢胎兒結構,而非拍攝胎兒寫真。
【延伸閱讀】
產前超音波檢查時程聰明規劃.掌握關鍵時刻了解胎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