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這是陣痛嗎? 臨盆前的真假陣痛一次搞懂!

這是陣痛嗎? 臨盆前的真假陣痛一次搞懂!

(2018.12.6更新)懷孕進入最後階段,多數的孕媽咪在周數超過37周後,隨時都有生產的可能。因此,有許多新手媽媽根本還搞不清楚狀況,Baby就這麼誕生了!其實,生產前有許多的徵兆,都在暗示「妳即將生產囉!」



3大產兆.沒有固定順序

當胎兒生長發育到達一定程度,也即將結束懷孕周期。愈接近預產期因母體荷爾蒙的變化,愈容易出現預告生產的徵兆。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仇思源表示,多數的孕婦在懷孕38~42周之間,會出現落紅、規律性陣痛、破水等狀況,但這3種狀況不一定都會出現,也沒有一定的出現順序,但有任何一種狀況發生時,也都有可能即將分娩。

難辨真假陣痛

其實並非每位孕媽咪都可以很容易的區別假性陣痛和真正的陣痛。仇思源醫師解釋,大約在懷孕20周之後,就可能會發生不規則的陣痛,也就是子宮收縮,而「痛」是因為子宮強力的收縮,造成暫時性的缺氧而引發疼痛因子的釋放,通常孕媽咪的感受是腹痛、腰痠或是背痛,每位孕媽咪的耐痛程度不同,有些人可能都不會有「痛」感,頂多是「痠」而已。(推薦文章:辨別真假陣痛.認識產程3階段

判斷真正的陣痛

第一次懷孕的媽媽該如何確認自己是否是真正的陣痛?仇思源醫師指出,通常醫師會利用懷孕35周左右的產檢門診,進行一些關於產兆的衛教工作,教導孕婦如何判斷是否為真正的陣痛,以免到時白跑一趟醫院。

但是,仇思源醫師表示,初產婦對於陣痛還是常有誤判,導致有許多孕媽咪太早到院,還被「退貨」的狀況。以下用一曲線圖說明真正的陣痛頻率,是漸進式的、有規律的子宮收縮所引發的疼痛。


孕媽咪的疑問

為何不能提早到院待產?

孕媽咪可能正疑惑著,為什麼都在「痛」了,還不能先到院待產?
仇思源醫師解釋說,一般到院待產,都會請產婦躺在床上,並且綁上胎兒監視器,但若宮縮不夠頻繁也不規律,對於子宮頸的擴張並沒有任何的幫助,在產婦沒有任何活動的狀況下,反而可能拉長待產的時間。(推薦文章:媽咪「卸貨」前並非伴隨陣痛,肚子緊緊、少量出水也屬產兆



陣痛曲線

‧宮縮每10分鐘少於2次,代表宮縮不夠。
‧宮縮每10分鐘多於5次以上,一般是認為宮縮頻率太高,有子宮過度刺激的現象。
‧如果待產婦每10分鐘有3次的收縮,這是正常的。
註1:多數的初產婦,會在39~40周時,出現陣痛。
註2:懷孕超過42周未出現陣痛等產兆之原因,目前尚未明朗。


儀器僅可協助.不可依賴

另外,若孕媽咪真的無法自行判斷,還有儀器可以協助。一般到醫院待產時,護理人員會為產婦繫上胎兒監視器,不僅僅是監測胎兒心跳的變化,同時也可以監測和連續記錄子宮收縮頻率與強度。

媽媽或陪產者,很容易可以從變化圖上看出來,子宮收縮的頻率變化,但是,仇思源醫師強調,陣痛還是以媽媽自身的感受為主,不能完全依賴儀器,因為產婦的體型、肚皮脂肪層的厚度,都可能影響儀器的判讀。(推薦文章:破水.落紅.陣痛 ,出現這「3大產兆」代表即將臨盆?


孕媽咪的疑問

什麼是假性陣痛?

子宮為收縮不規則(間隔10~30分鐘不等),下腹部輕微的痠痛不適,經按摩、走動或休息可以緩解,對子宮頸的擴張毫無助益。此時醫師通常會先內診評估子宮頸的狀況,若還是很厚且未擴張則會建議產婦回家等待,持續注意胎動,再視陣痛的情況,若有破水或是出血量增加時再返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