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姊妹間的爭吵每天都會在家庭上演!父母可以做到的6項教育,原來該大聲的是稱讚不是怒吼。
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手足間發生衝突是不可能避免的事情。雖然爸爸媽媽都會提倡兄弟姊妹間要相親相愛,但有時候會發現仍無法阻止生活中的小爭執。我們不能強迫兄弟姊妹間成為彼此最好的朋友,但我們可以在面對他們的衝突時,引導他們自己解決矛盾。
在Today’s parent上有篇文章提到,國外有位三寶媽媽,某天她在客廳看到一幕難以忘懷的「溫馨畫面」,她的9歲、3歲以及11個月大的孩子居然正相安無事的在閱讀同一本書,正當她內心歡呼,準備拿起手機拍下這難能可貴的畫面時,劇情急轉直下,他們突然你推我拉得搶起了那本故事書,又是爭吵又是拉扯,力氣較小的老二因為「戰敗」哭著跑回房間「等待大人救援」,此時這位媽媽起身放下手機,站起身準備結束這場「紛爭」,雖然沒有拍下剛剛百年難得一見的溫馨一幕,卻也在不禁莞爾爭吵才是他們家孩子的日常。
兄弟姐妹之間吵架是正常的事,父母處理的態度是一門大學問
碰到孩子們吵架,父母通常不是大喊著制止,就是請雙方回自己房間冷靜。然而,國外研究發現,當有爭吵發生時,正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時機。「這些分歧可以為學習解決衝突提供一個板模,這將有助於他們日後在人際關係上的發展。」
孩子們爭吵時,可以把握的6項即時教育
1.知道如何和何時介入爭吵
Q:如果兄弟姐妹之間,自然而然地發生爭吵,爸媽應該在什麼時候介入?
A:觀察一下再介入,可以讓他們學習談判的方式。
這裡指的觀察一下,不包含他們已經大打出手,而是還在你一言我一句的爭吵時,仔細聆聽他們的對話過程,在心裡打好待會兒要和孩子溝通的草稿。其實,有時候他們甚至會自己發展出一套「談判妥協」的結局。
等待的過程中,父母也可以順便讓孩子知道「嫉妒」或「憤怒」是一種正常的情緒。而我們該引導的是:「無論孩子有多少負面情緒,但手足間不會互相傷害。」舉搶玩具的例子來說:當發生爭執時,父母必須做到保持中立,無論對其中一方的行為有多生氣,也要堅定不移。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父母一致的態度才能讓他們在處理衝突中,不參雜「偏心」的負面感受。
2.教孩子們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當他們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時,哭鬧或尖叫的可能性就較小
教導孩子認識情緒,父母得從「命名」開始!透過不同情感的臉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在進一步給各種感覺取名字。兒童心理學家也發現,全家人坐下來一起討論「情緒」這件事非常有幫助,每位成員都能各自闡述自己的感受,例如:被搶玩具時,哥哥會覺得很憤怒,但弟弟可能會是覺得難過。
3.尊重每位孩子的自主權,即使來自同一個家庭也未必人人都能合得來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永遠不吵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而孩子們朝夕相處在一起,有爭吵才是正常家庭。尊重他們的個性和不同的氣質很重要。不需要讓孩子時時刻刻黏在一起玩耍,當給孩子留出私人空間時,更有利於發展他們的獨立,使他們能夠學會自己玩耍,畢竟有點距離才美啊~
4.分出時間,讓孩子們能與父母1對1相處
有兄弟姐妹的人都知道,「父母」的關注是手足間有意無意的競爭。試想若每一次都要為了吸引爸媽注意而費盡心力,該有多累?因此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父母直接滿足每一個孩子的需求。
而讓孩子單獨與你在一起並不需要大費周章的想親子活動,無論是一個大擁抱,或是一場簡單的對談、一起聽一首輕快的兒歌、一同閱讀一本有趣的繪本、或是牽手散步到附近的便利商店買瓶養樂多,重點是,只要是你們兩個人就可以!
5.抑制自己想怒吼的情緒,忍耐、忍耐、再忍耐
當然,要大人在孩子爭吵時忍住自己的怒氣是有點困難的。這不是我們大部分的父母擅長的事情...雖然大聲阻止可能是最快停止爭吵的「捷徑」,但從長遠來看卻沒有顯著的效果。
如果我們真的想引導孩子們正確的事情處理方式,我們就必須加強父母的領導能力,用有邏輯且溫和的語氣代替權威性的喝止。因為當我們嚴厲指責孩子時,孩子是會受挫的,除了有可能增加他們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更會增加不良行為。
6.手足有愛畫面超可愛,爸爸媽媽請大聲稱讚!
大多數父母觀察手足有愛的場景時,都會讚嘆:真是太可愛了!但是我們應該更大聲地說出來。「哇!當你給姐姐一個擁抱時,真是太好了!」或「謝謝你懂得分享,給妹妹喝果汁!」。當孩子意識到,做出這些服務和友善的舉動時,會得到父母的稱讚,便會引發他們再次行動的良好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