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國際不打小孩日,今天一起收起棍子,修身養性吧!

國際不打小孩日,今天一起收起棍子,修身養性吧!

國際不打小孩日是由美國反體罰民間組織「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發起,倡議停止體罰孩子,推廣正向教養模式。


「孩子不打不成器。」但打了孩子就真的成器了嗎?還是只是讓自己解「氣」。很多時候父母打孩子是希望:「孩子能記取教訓,知道下次不能在這樣做。」但多數孩子在中、大班前是無法對事情有因果聯結,他們無法去理解因為做了不對的事情,因此被爸爸媽媽打,所以下次不能再做一樣的事,以免被打。既然了解孩子無法有因果聯結,你的打是教育還是發洩呢?

 

不當失控父母,3心法讓你佛系教養

第1招:深呼吸,恢復冷靜

透過深呼吸,冷卻自己即將爆炸的情緒,避免因為情緒失控動手打了孩子。

 

第2招:引導孩子,嘗試溝通

家長對孩子感到不滿或覺得負面的行為,透過溝通與引導、示範,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也讓孩子從正向學習中成長。

 

第3招:暫時離場,請家人協助

如果覺得自己的情緒短時間內無法冷靜,可以請家人協助照看孩子,自己可以先行離開現場,以免再起衝突。

 

除了「打」教育孩子還有更多更適合的選擇

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老師就在自己的文章中提到,天底下不會只有一種教養孩子的方式,若只讓孩子因為疼痛而停止行為,是無法削弱已達教育的本意。因此,他建議家長除了打,還能參考以下3種方式。

1.罰站

請小孩面壁思過,時間到了得與你分享自己哪裡做錯了,下次該如何改進,父母也可以運用此時間,讓自己好好冷靜一下。除了能訓練孩子自省的能力,也能在罰站的過程中,讓孩子有時間去思考自己的所作所為。

2.勞動服務

分配一些簡單的家事讓孩子去做,例如:拿抹布擦地板、集中家裡的垃圾...等,也提醒爸媽別給孩子做男的家事,免得孩子沒有勞動到,反而累到自己。順代一提,做家事也能訓練耐心呦!

3.禁止他喜歡的東西

這招絕對是殺手鐧,比起短暫挨打的痛楚,一段時間被剝奪的喜歡更讓人能記取教訓,玩具沒收拾?這個玩具媽媽就會收起來一個禮拜玩不到;出門拖拖拉拉?那就告知孩子這樣拖到的是自己到公園遊玩的時間;動手打別人?那孩子就要被隔離一陣子。


(延伸閱讀:體罰到底行不行?這才是真正的「時代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