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5歲女童用注音寫的一封信,改變了宜蘭的公園!給他自主權,孩子就能影響全世界

5歲女童用注音寫的一封信,改變了宜蘭的公園!給他自主權,孩子就能影響全世界

孩子,公園裡你最想要玩什麼遊具?當很多孩子答不出來時,5歲的李雨蓁小妹妹,不僅勇敢表達想玩搖搖杯,還用注音寫了一封信給縣長,最後讓每個小朋友都能在宜蘭公園裡,玩到她最愛的搖搖杯。



5歲李雨蓁的一封信,讓公園變得不一樣!教導孩子想要什麼就勇於爭取

「親愛的縣長您好,我是李雨蓁,我希望我們宜蘭的公園,可以有「搖搖杯」,它長這樣(畫出「搖搖杯」的樣子,並用箭頭指出),現在台中文心森林公園有!請縣長幫忙,謝謝(畫愛心)。雨蓁敬上。108.7.29。」



宜蘭縣長林姿妙表示,去年7月,有一封非常特別的信放在她的辦公桌上,整封信除了自己的名字,其他都用注音符號書寫,還畫上一個「搖搖杯」遊具的示意圖,家住宜蘭市的李雨蓁小朋友,希望她幫忙在縣內公園設置「搖搖杯」遊具設施。

這封信,啟發了林姿妙縣長的想法,「公園遊具的使用者是孩子,在遊玩的過程中,孩子透過各種極富創造力的遊戲腳本,透過各類遊具,體現他們的想像,同時滿足大腦與肢體發展的種種需求。孩子才是公園的主角。」

很多爸媽都有相同的經驗,問孩子想要什麼、需要什麼,他通常都不說或說不出來,如果孩子敢講、敢要求,相信只要在合理範圍內,爸媽都會滿足孩子。實際生活也是如此,不敢表達,沒人知道你的想法,永遠都只能跟機會錯身而過。

因為5歲時的李雨蓁小朋友寫了這封信,林姿妙縣長指示工商旅遊處,先了解孩子需求再規劃遊具設施,並且應該聽聽孩子的想法再決定。就這樣,搖搖杯遊具出現在化龍一村的公園一隅。



而今,宜蘭化龍一村公園裡,搖搖杯遊具整併至沙坑、溜滑梯、攀岩及攀爬設備、翹翹板等遊具設施規劃,今年4月公園完工啟用後,搖搖杯果然很受歡迎,小朋友都很喜愛。林姿妙縣長特別邀請現在已是小一生的李雨蓁來實地體驗,她寫了卡片感謝,縣長看到卡片裡除了注音,也寫了好幾個國字,笑說:「這一年來你也進步了喔」。(延伸閱讀:自己想要學,不用教也學得會!6個正向發展的練習,讓孩子在爸媽的陪伴中學會獨立



給孩子自主權,不然就算他成功了,也自認是冒牌貨

威廉.史帝羅博士、奈德.強森撰寫《讓天賦自由的內在動力》一書提到,孩子擁有自主權,內在動機會更強,對大腦也更有益。孩子管理壓力、克服挑戰的經驗愈多,腦中的前額葉皮質就愈能調節杏仁核。

書中指出,爸媽企圖主導孩子的生活時,短期內就算看到好處,長期而言仍是損失。一旦孩子覺得受到逼迫,就經常會抗拒對他們有益的事。就算孩子剛好是願意順從的個性,不代表不會有後患,等到他們長大後過著成功的生活,也會自認是冒牌貨,不是憑一己之力量成功。

諮商師兼作家戈特莉(Lori Gottlieb)曾在《大西洋》雜誌發表的文章當中提出,她有許多個案都已經二十多歲了,都是好家庭出身,也擁有看似令人稱羨的生活,為什麼仍會莫名憂鬱?這類病患最初難倒了她,直到後來她終於找到了問題所在。「臨床關注的焦點向來是如果家長沒有把為人父母的職責做好,會如何影響孩子。」她寫道:「卻從來沒有想過,如果家長把小孩照顧得太仔細了呢?此時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子?

戈特莉用學步期的小女孩為例探討。孩子跌倒時,還沒來得及意識到發生什麼事,爸爸或媽媽就已經衝過去扶她,因為家長竭盡全力想要避免孩子受苦。可是,孩子受苦時,雖然讓旁觀的爸媽也難受,對於孩子培養復原力卻是必經的過程。爸媽是太過心疼,捨不得看孩子受苦嗎?或者,是他們需要感覺到孩子需要爸媽?

那麼,如何運用「由你決定」?簡而言之,只要是孩子生活當中的事,如果他們有能力自行選擇,你就不應該代為決定。首先,想一下讓他們練習做決定時你覺得自在的界線範圍,接著,割捨掉那條界線,擴大範圍做出讓步。

「由你決定,我相信你對自己的人生有能力做出考量周全的選擇,也懂得從錯誤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