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momself> 兩性情感> 面對孩子的教養,先生不想再讓步,婆婆覺得他結了婚個性就變了,一定是被老婆帶壞的!

面對孩子的教養,先生不想再讓步,婆婆覺得他結了婚個性就變了,一定是被老婆帶壞的!

他只是想要孩子漸進式戒尿布,媽媽卻聽不進去,頻說:「我也這樣把你拉拔長大,不會害他的啦!」「你不就這樣長大了嗎!難不成我讓你很沒面子?」他一句:「我就是這樣長大才變成一個沒自信的人啊!妳要我小孩也因為這樣嗎?」媽媽感覺被兒子誤解,兒子也覺得傷了媽媽。



我就是這樣長大才變成一個沒自信的人啊!妳要我小孩也因為這樣嗎?

「媽媽,我跟妳說,小孩現在要開始訓練他自己大小便,要這樣弄⋯⋯」

「好啦!好啦!」他的媽媽一邊逗小孩,一邊幫小孩卸下尿布。

「要循序漸進啦,不是褲子脫掉直接弄,吼~我跟妳說⋯⋯」立威看到他媽媽直接幫小寶拉下褲子,趕緊示意停止。

「哎呀,你只會說不會弄啦!去旁邊!」他媽媽直接揮手示意要立威離開。

「吼,不是啦,妳這樣會讓他害怕,妳要漸進式⋯⋯」但是立威持續阻擋在他們之間。

這下她也急了!「我也這樣把你拉拔長大,不會害他的啦!」

「妳就很粗魯啊,妳直接脫,讓他很沒面子欸,我不要小孩這樣啦!」

「你不就這樣長大了嗎!難不成我讓你很沒面子?」

「噢妳不懂!不是這樣啦!」他們在拉拉扯扯之間,小孩光著下半身眼巴巴地看著兩個大人的口水戰。最後立威一邊把小孩搶過來,一邊蹦出這句:「跟妳說啦,我就是這樣長大才變成一個沒自信的人啊!妳要我小孩也因為這樣,對什麼事都沒信心,感到自己很丟臉喔?」

「欸,你話給我講清楚喔,什麼叫做你很丟臉,不要什麼都牽扯到老母身上,我告訴你,小時候我幫你把屎把尿,沒有功勞也有苦勞,藉口這麼多!」

他嘆了一口氣,已經想結束這一回合的溝通。

媽媽的防衛.兒子的無能

想結束溝通其實不是為了自己,是因為知道他這樣講,媽媽已經感到受傷了,他不想因為溝通孩子的事情,讓媽媽傷心,同時也自責沒有更好的語言、更貼近的字眼,去溝通「他想要孩子漸進式的戒尿布」這點小事。

他和媽媽常常這樣,尤其透過養兒育女的生活點滴,從中瞥見自己過往是如何長大,如何一步步變成現在的自己,他發現自己的無能,也知道媽媽的防衛,其實是難過的表現,每一次話到嘴邊就又縮回去,不想把事情過度解讀,可是,這樣還有機會溝通嗎?

從小他在家裡就是個很配合的小孩,因為他知道媽媽強勢,爸爸也強勢,兩個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的意氣之爭已經夠多了,如果再添一樁,豈不一直在鬧家庭革命?對他來說,可以幫助家裡氣氛和諧的方式就是「保持安靜」,當個無聲的透明人。

只是,現在面對孩子的教養,他不想再讓步,這也讓媽媽覺得他結了婚個性就變了,一定是被老婆帶壞的。

(延伸閱讀:老公必看!教你用2原則應對婆媳不和

內心擺不平的人,往往把別人甩得更遠

在諮商的現場中常見到這類「匱乏型的父母」,這些父母常常在下意識中感到被威脅或不滿,於是會採取先發制人的攻勢,說出惡毒的話、發洩似地處處挑剔,無視孩子的不滿和不舒服。

這類型父母常有被剝奪感,也常感到受害或受制於人,他們沒辦法擺平內心這種匱乏的感覺,更沒辦法面對這些不舒服,於是就將這些壞感受拋諸在外,看誰去承接,演出需要他們配合演出的角色。

在這個家庭最需要的是「配合和聽話的孩子」,而案例中的男主角,正是這樣的角色,所以他可能會獲得最多的期望和關注,這是一種人際「交換」。他們一邊交換,一邊不解彼此的真心,看似安靜的孩子,其實內心有許多不平,無法消化,而氣勢比較強的父母,更無法消化自己的不滿心情,於是雙方好像理解彼此,卻也都在累積情緒。

 

媽媽覺得受兒子誤解,兒子也覺得傷了媽媽

這樣的情況以克萊恩的學說,稱之為「投射性認同」,在我們抱怨外在的人事物時,其實我們也選擇性地在吸引不好的人事物發生,而對方如果也擔起這樣的角色,抱怨就會成真。

這種吸引力法則,也可以在嬰兒的自我中心想法中被看見:「嬰兒將自己內在無法承受的部分,投射到所幻想的外在客體上,然後再內化它。」這樣的過程一旦成立,媽媽就會更覺得自己受兒子誤解,兒子也覺得自己傷了媽媽,於是雙方如果沒有覺察自己正在對應對方投射出來的人生怨言,就會持續上演「迫害者」與「被害者」的角色。

「過度付出的阿信」和「渴求無上限的巨嬰」常是一體兩面

他的人生經驗讓我想起過去在大專院校接案的故事。有一位優秀的大學生,他在人際上遇到很大的困境,談得深入一點,不外乎就是覺得自己很重視別人,但別人完全不重視他,讓他常覺得真心換絕情,但其實在憤怒之餘,他從來沒機會跟別人表達自己的感受,他的包袱很重、顧慮很多、常把別人的需求擺在自己的需求前面。

到頭來因為和女友分手,他覺得自己對女朋友這麼好,卻還是被擺了一道,終於受不了了,才來諮商。諮商後他發覺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常常有一樣的問題──「大家怎麼都不為他想、不重視他、不覺得他有需要?」這樣的心態久了之後,他變成「過度付出的阿信」,不然就是「渴求無上限的巨嬰」,他在兩個極端切換且擺盪著,覺得自己很矛盾又奇怪。

正因為這樣的人際模式,讓別人對他的所思所想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更覺得他「太情緒化」、「太難相處」、「太容易變來變去、患得患失」,這些評價他統統不同意,甚至覺得有失公允。最後,演變成他覺得自己在人際之間常常被當成分母,或者是一個被利用完就丟的棋子,更覺得反正其他人認為他很凱,那就乾脆把自己糟蹋個夠!

而他是怎麼吸引別人這樣對他的呢?他常常說「是」、「好」、「沒問題」,每個答應他人要求的回應,都會獲得「乖」的獎勵和關注,這樣短暫的關注,並不會餵飽他,倏忽即逝的眼光,讓他感到患得患失!如此一來,他越焦慮人際上的不足,就會越用力去討好,在用錯方法的情況下,就吸引到更多人來糟蹋他。

在你抱怨社會亂象層出不窮,美德不再的同時,是否也招惹別人濫用人際關係,變成是你不愛惜自己的羽毛了呢?

用「我已經對你很好」言語道德綁架子女

我們得了解每段人際關係互動的選擇,自己也有份。孩子在過去敢怒不敢言的狀況中,一定曾獲得不被怒氣波及以及不被更多曉以大義的道德綁架的好處,這些都是他選擇的,也是他允許對方這樣對待、預期自己的。

雖然他們獲得一些解脫,卻也無法學會自體消化一些不舒服的感受,包含對人生的不滿意,一旦受害和被剝奪的感受湧上心頭,就容易酸言酸語、挑三揀四、試著平衡內心被剝奪的感受,更無視別人的眼光和需求。畢竟,一個內心窮困的人,眼紅於別人富有是人之常情,所以,他們期望子女,卻也忌妒子女。「我已經對你很好」的言語無所不在,但撤回關愛的舉止更是訴諸於言行。

我們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光中,得先面對自己內心的各種糾結,再決定要不要對孩子訴諸不滿和抱怨,如此一來才有機會不複製人生的各種糾葛場景,反倒給人生一次更新的可能。

同時,我們得記得自己也是個寶貝,也得肯定自己「過去所經歷的每一滴眼淚都沒有白流,每一個過程都沒有白過」,透過傷痕累累的過程,長出更茁壯的厚繭,在繭中羽化而重生!

那些傷害雖然都往心裡去了,但經過時間的醞釀,依舊可以化出美好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