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問良醫> 醫生專欄區> 【羅怡君專欄】當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是假的⋯⋯

【羅怡君專欄】當華盛頓砍櫻桃樹的故事是假的⋯⋯

或許正是因為曾在謊言中「深受其害」,隨著孩子出世,我們變成「謊言敏感體質」,當發現孩子說了人生第一個謊,那種震撼、沮喪加上無以名狀的失望,足以成為那根壓垮駱駝的堅硬稻草。

    說謊真的令人討厭。我也這麼認為。即使是善意的謊言,知道後也不見得心情愉快,更何況我們人生中有太多與謊言「交手」的經驗,例如:情人的背叛、友情的變質、同事的隱瞞……還有那些分不出來是謊言,還是願景的各種勵志說法,身為大人的我們,誰沒隨波逐流說個謊以「融入」他人或「說服」自己呢?

兒童教養
(圖/shutterstock)

生活裡不斷「變身」的各種謊言

    還記得「國王的新衣」的故事,最後是一位孩子說出「實話」嗎?而我們篤信不疑的美國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砍櫻桃樹,不怕被父親責罵承認砍樹的典範故事,多年後證明是當時編輯杜撰的。這麼說起來有點諷刺,我們用一個世紀謊言倡導誠實,而且對象是最願意說真話的小孩。

初生孩子的腦袋裡,根本不存在說謊的概念

    孩子三四歲之後,才可能出現大人們「定義為說謊」的行為。繪本《遲到大王》裡的小男孩,每次上課遲到的理由都令人大開眼界,不是路上有恐龍,就是遇見了令人屏息的動物,這些說法聽在老師耳裡似乎不是實話,但等到有天老師遲到的時候,他跟孩子們說的原因,孩子們聽了也搖搖頭很難相信啊。

    《遲到大王》提醒我們學齡前的小小孩會用遊戲、想像詮釋生活發生的新鮮事,他們正學習著分辨現實與幻想,有時候童話故事也來「參一咖」,虛實之間的分界線,將隨著語言和認知的發展逐漸成形,人生當中僅有這兩三年才能保有的「獨特視角」,不妨好好珍惜這段小腦袋裡的「平行時空」。

孩子善意的謊言,代表偵測他人情緒的同理能力

    日本電影《橫山家之味》裡則透露另一種常見的「謊言」。主角老爺爺這輩子都希望兒子繼承自己開的小診所,不料大兒子沒興趣搞廣告,另一個當醫生的小兒子卻因為去海邊救人而英年早逝,老爺爺因此鬱鬱寡歡,與家人間的關係也變得冷漠疏離。

    有次家族難得聚會,寡言的老爺爺躲進房間裡,意外地撞見也想躲在裡面的孫子,這個孫子其實是大媳婦和已逝前夫生的小孩,互不熟悉的兩個人只好開始聊天。

「你以後想做什麼呢?」老爺爺問。

「嗯,當英文老師。」孫子回答。

「為什麼呢?是因為英文老師很漂亮嗎?」

    小男孩想了幾秒,遲疑地向老爺爺點點頭。老爺爺覺得有趣,笑了。

    過了幾幕,鏡頭轉到小男孩到親生父親靈前祭拜,獨白中才知道,原來跟老爺爺提起「英文老師」,其實就是爸爸的職業。回想當時房間裡的對話,一個孩子心思如此細膩體貼,才會附和老爺爺的猜測,不願挑起更敏感的傷痛。

    多少大人依賴著「善意的謊言」而不自知呢?當孩子能說出善意謊言,也代表他已經擁有偵測他人情緒的同理能力,只不過下次若用來「趨吉避凶」、逃避責罰的時候,頓時又變成作惡的一種行為了。

誠實不應該只是「防弊」概念

    通常我們教給孩子的「誠實」,大多數都是「防弊」的概念:承認錯誤、不偷竊、不作弊、不找藉口……。這些「誠實」看似符合道德標準,其實是為了「管教方便」,我們希望很快地找到事情發生的原因、抓出作這些事的「兇手」。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提醒自己,與孩子談論誠實的目的,究竟是因為在意孩子是否擁有這項美德,還是因為比較好管教?想抵擋旁人的社會壓力?或是覺得自己不應該被騙,否則有損父母的威信和面子?

父母耐心引導孩子了解需求,才讓孩子在真實中認識自己

    讓孩子承受事情的「自然後果」,而非大人的「情緒後果」,就消除了說謊的必要性。當大人出現無可預料的反應,措手不及的孩子學到的只是保護自己的本能:下次該怎麼拿捏說法、怎麼卸責,才能擺脫威脅感?若大人們願意花時間傾聽孩子心中的轉折,梳理行為背後的思考脈絡,就能引導孩子一步步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認識欲望,並學習如何與之共處。

    過於簡化的誠實,反而像是一把可怕的利刃,將剛萌芽的各種情緒和想法通通剷平,孩子還來不及認識自己,便必須戴上道德楷模的面具,難道這不是人生最大的謊言嗎?

延伸閱讀
【羅怡君專欄】「讓子彈飛一會兒」,給孩子生氣的空間
【羅怡君專欄】父母對孩子什麼都說好的後果,結果竟出乎我們所料!

 

羅怡君
羅怡君
從事媒體公關12年,才發現最難溝通的就是最親近的人。喜歡閱讀小說,近年來成立專屬孩子的讀書會,與孩子們一起經歷成長與青春的各種滋味,在小說裡找到安頓身心的宇宙。

臉書/羅怡君:孩子教我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