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問良醫> 醫生專欄區> 先自律,才自由!3個方法一起跟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先自律,才自由!3個方法一起跟孩子養成自律習慣

每天光是催促孩子們將玩具繪本物歸原位、洗澡刷牙上床睡覺,就快要失去半條命。總是期待孩子能自律,自己就不用再像老媽子似的碎碎念了。但在因應疫情居家工作後,才發現自律其實是違反人性的,連大人們都很難在沒有「他律」的情況下規矩行事,更何況是孩子?

這幾個月因應疫情,許多公司採用在家工作的模式,或是分組異地上班。你是否發現有些合作單位的工作進度變得緩慢,平常半天就可以回應的事務,變成兩天才有消息?你是否發現有些窩在家的朋友,身材因為無節制亂吃而開始慢慢走樣,精神氣色也因為熬夜看劇變得憔悴了?

跟著孩子一起自律

偏偏有一群人完全不同,他們利用疫情期間徹頭徹尾改變,因為運動量增加,體力跟身材都變好,因為閱讀量提升,應對分享的內容含金量驚人,有的開始種植物、練廚藝,因疫情多出來的時間在這些自律者的應用下,成了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研究報告指出,「自律比智商更能預測一個人未來的學業表現、工作成就及身體健康」,放眼望去世界各大企業的創辦人,雖不一定各個都是長春藤名校出身,但每個人的自我要求工夫都超出常人許多。所以,除了把專注力放在孩子們的課業與才藝上,或許,我們更應該跟著孩子們一起培養自律的工夫。

1.明白自律後的好處

在我的強者朋友群當中,我發現不用打卡上下班的自由工作者們,才是生活最自律的一群。有企業講師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大量研讀資料,一路工作到下午兩點才會用午餐;大家所熟知的自由工作者:名作家村上春樹,他也每天早上四點起床寫作,天天跑步十公里,規定每日產出十頁稿紙,每頁400字。

我相信他們都不是天性自虐,而是非常明白自律帶來的好處。例如村上春樹就曾經表示,若他想寫出有力量的東西,他有職責保持強壯的身體,把自己當作優質且暢通的管道,力量才能流動。

自律才能帶來自由,若不想被時間金錢壓力追著跑,唯一辦法就是跑在他們前面。發現有蟑螂才打掃、被雨淋濕才補屋頂,不如規律辛勤的維持屋況,才能自在的享受乾淨舒適的家。

自己明白自律的好處後,更可以理直氣壯的傳授給孩子們,定時打掃房間就不會踩到父母惱怒的地雷,回家立刻寫作業,就不會在想吃水果時,被要求寫完作業才能吃,這不是相同的道理嗎?

2.協助自律的方法:設立目標、找支持團體

我曾經收到讀者來信詢問:「我是位職業婦女,因工作為約聘職,很擔心收入沒保障,所以想準備考高考,但下班後回家還要顧小孩,總是忍不住會偷懶,真不知如何是好,煩請Eva指教。」其實她很清楚自律的好處,也知道自己必須對抗惰性,才有辦法準備好考試,替自己跟孩子另尋更好的出路。但她就是做不到,怎麼辦才好?

我建議她規劃計畫時程表、設立短期目標與獎勵。專門研究「目標」的彼得.葛爾維哲指出,即便你設立的目標模糊不清,也會讓成功機率提升20~30%。而若你設定的是具體實踐的目標,達成率則可能從22%提升至62%。我也建議她建立「支持團體」,例如找一群一起準備考試的朋友們,每天在群組裡互相監督進度,並協請身旁的老公或親友不時提醒自己目標何在,隨時幫自己鎖緊發條。

3.從小目標開始.互相提醒鼓勵

其實自律的能力是可以透過訓練逐漸養成,就像近來眾人推崇的原子習慣,從小處開始改變,而且要小到不會引發自己的抗拒,但長期維持又足以產生改變的力道。試著跟孩子們一起訂立一個自律型態的小目標,例如早起、喝水2000cc、在規定時間不使用3C之類的,並讓孩子們也知道:這對爸媽來說,其實也沒那麼容易,但我們一起嘗試。

在養成自律的過程中互相提醒與鼓勵,時不時的頒發獎勵,維持繼續的動力,並在小目標達成時,彼此肯定「我們慢慢成為自律的人了喔!」,除了增進信心之外,更可以營造全家人共同努力的團隊氛圍。自律才能律人,碎念孩子沒有紀律之前,也要反思自己是否也無法在沒人管束的情況下規矩行事。自律才能自由,培養自己與孩子成為自律的人,替生活爭取最大的自由程度,或許才是我們能給予孩子最棒的人生禮物。

關於張怡婷

媽媽投入太多而不甘心?問題不在於付出,而是委屈!你的投入是否值得,別讓別人決定-1

現任/遊戲科技公司業務副總、女人進階版主講師

經歷/連鎖健身房行銷長、研華科技行銷主管、技嘉科技行銷主管

學歷/英國巴斯大學(University of Bath)行銷碩士、政治大學資訊科學學士

蠟燭多頭燒的職業婦女,育有一女一兒,在遊戲科技公司擔任業務副總,同時經營「女人進階 To be a better me」臉書粉絲頁,著有《勇敢如妳》一書。每天都在媽媽、妻子、媳婦、女兒、員工、主管、部落客的多重角色中轉換,試圖取得平衡。努力在忙碌的日子裡,擠出時間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