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危機完美打破,新手媽媽會遇到的各種崩潰育兒過程
新手媽媽的階段,就在養育學齡前子女期,這個階段的家庭發展任務包括:
1.適應新的父母角色與職責的劃分。
2.學習為人父母的各種技能。
3.夫婦與父母角色的協調。
4.對事業、前途等工作之各種適應。
5.對孩子的成長而失去隱私的適應。
6.教導兒童新的技能。
7.準備第二個小孩的降臨。
8.建立家庭的規則及標準。
從發展任務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階段要學習的技能與需要進行的調適非常多,而懷孕十月生下孩子的媽媽,比起爸爸更容易意識到自己的新任務;同時,在華人社會中,歌頌母親偉大的同時,也將養育嬰兒的責任視為母親的責任。當第一個孩子誕生,面對身體和生活的巨大改變,新手媽媽的壓力可見一斑。
從古至今,社會對於媽媽的期待總是高的,而隨著醫療和教育水準的提升,『母乳最好』已經幾乎是所有準媽媽和新手媽媽的圭臬;網路的發達,讓媽媽們能夠容易的在網路上找到育兒的一萬種方法,親子部落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所有正確的、錯誤的、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各種說法和討論在媽媽們之間流竄—我們都想當好媽媽。
我是媽媽,但也有所限制!
場景一:哺乳卡關-母奶配方的糾結
寶寶出生了,妳傷心地發現母奶似乎不足,配方奶開始變成妳不得不依賴的敵人,妳和寶寶的哺乳練習一天八次讓乳頭傷痕累累,長輩看到妳的第一句話是:「奶夠嗎?」處處提醒妳無法餵飽妳的寶寶…。妳無比羨慕隨時拉開衣裳便能哺餵的媽媽,他們和寶寶看起來幸福美滿,但讓妳驚奇的是她們的長輩居然希望寶寶能夠改喝配方以增加寶寶的體重!看著懷裡的寶寶,妳充滿歉意地嘆息:「真希望能餵飽妳啊!」
在當媽媽的資歷裡,有著三個稚子的雅期心理師剛好可以當我的前輩。她誠摯地建議:「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都把教養書放一邊吧!」每個寶寶都不一樣,沒有一個完美的模式,媽媽需要的是用心感受和經營自己和寶寶之間的關係!「畢竟,在灰頭土臉的時候,部落客們也沒時間沒精力拍照寫文章嘛!」她笑說。寶寶一出生,帶給家庭的當然不是只有無限的溫馨,最先感受到的必定是無盡的手忙腳亂。(推薦文章:母乳保存切記333原則!保存溫度、回溫方式一次教給你)
寶寶哭的原因真的很多,寶寶哭了不代表自己就是失敗了。當面對外界的建議與要求,媽媽可以練習嘗試表達自己的感受,很多時候媽媽們都因為太累了而選擇默默承受,但是其實照顧寶寶需要全家動員,絕對不只是媽媽的責任,若媽媽能夠適度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除了能夠舒緩壓抑的情緒之外,也能建立外在的支持系統。『我是媽媽,但也有所限制!』是雅期心理師殷殷提醒的,有了這樣的認知,媽媽的自我期許才不會壓垮了自己。
新手媽媽的修鍊期
場景二:被綁架的分分秒秒
2個月大,深夜裡妳抱著寶寶來回走動已經兩小時了,中間雖然寶寶睡了但一放下又醒了,妳好累…
4個月大,妳洗澡時把寶寶交給老公,寶寶哭到肝腸寸斷,最後只好開著浴室的門,一大一小看著妳洗澡…
6個月大,寶寶睡覺時間偶爾會驚醒,一哭妳就得放下所有事情飛奔而至,上一回還因此左腳絆右腳摔得好慘…
早上總是忘記刷牙、已經很久沒有睡前保養了、究竟什麼時候可以去剪頭髮、想看的電影有機會看嗎?妳好渴望自由的時間。當媽媽才這麼點時間,但看著鏡子裡的自己,已經開始懷疑…「我還能拾回自己嗎?」
雅期心理師提到,新手媽媽總是要走過的三個階段,包括混亂黑暗期、漸入佳境期以及穩定發展期。
1. 混亂黑暗期-最手忙腳亂身心疲憊的時期,不知道寶寶要什麼,也不知道如何回應,面對諸多的要求與建議,無力招架。
2. 漸入佳境期-媽媽逐漸摸透寶寶的需求與反應,能夠對於寶寶的行為正確的回應,家人也逐漸適應,能與媽媽有所默契。
3. 穩定發展期-開始能夠享受育兒的樂趣,能夠享受與寶寶相處的時刻,能夠有時間安排額外的活動,時間與空間都夠有彈性。
這些時期沒有固定的時間表,每個人不一樣,順利度過的心法就是接受混亂,順其自然!寶寶其實比我們想的堅強,放下期待的時候,自己的規律就會出現了。但雅期心理師提醒,大循環裡有小循環,副食品、分離焦慮、規矩建立、戒尿布都會是關卡,每個孩子都隨著發展有時順利有時卡關,非常正常。每個階段都重要,用心但也平常心看待現在面臨的發展議題就好!
用力溝通好重要!
場景三:神隊友V.S.豬隊友
需要老公幫忙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他總是想大號。妳嘆口氣,繼續陪玩。其實妳知道他已經算好的了,至少老公肯幫忙做家務;沒洗乾淨的碗就重洗一次吧!洗壞的衣服就認栽吧!陪玩的時候在旁邊滑手機就算了吧!雖然這樣想,但看見朋友萬能的老公還是很羨慕,於是嘴巴裡就忍不住多念了兩句,啊!怎麼老公比妳還生氣?
兩人世界變成三人世界以後,所有的約會時光都不見了,「親愛的老公」成為「隊友」或「室友」;「溫柔的老婆」成為「強勢的媽媽」。「我也不想的啊!」妳只能嘆息。
媽媽有十個月的時間準備當媽媽,但爸爸卻不一樣--胎兒不住在爸爸的肚子裡,許多爸爸真的是在孩子生出來的那一刻才真正有了當爸爸的現實感。其實新手爸爸其實都相當樂意參與育兒的過程,只是有時候不知道如何下手,所以會讓媽媽感覺爸爸都袖手旁觀!所以當爸爸跟不上媽媽的調適進度時,就算身心俱疲的媽媽一邊在心裡翻白眼,還是要和爸爸努力溝通,給予鼓勵與增強,也要練習明確的表達需求,越手忙腳亂越要互相溝通體諒。
如果是結了婚馬上就有寶寶的家庭,這些感覺可能會更明顯。從單身到兩人世界,還沒完全適應,就再升級成三人世界了…剛剛有小寶寶的家庭,氣氛和結婚時的浪漫可是完全不相干的。但伴侶可是將會相伴長長久久的呢!如果可能,試著創造兩個人的時間吧!或許是深夜裡寶寶睡了以後,兩個人一起看部好電影,分享感受;或許是拜託家人或保母看顧寶寶半天,好好約個會。雖然就是短短幾個小時,但對感情的升溫和默契的提升可是有不錯的功效喔!
◎給新手爸爸的建議:在適應的過程中,爸爸可以更主動一點,增加自己的參與,先從容易上手的部分開始例如洗奶瓶、協助拿方巾、衣物等物品、安撫大孩子等,之後就可以進階接手換尿布、安撫寶寶、洗澡等。等爸爸上手後,會是一個強大的助力,也更能體會與感受育兒的樂趣。(推薦文章:豬隊友與神隊友就差在這裡!爸爸,你拿著手機要去廁所待多久?這組插畫告訴你!)
場景四:「他怎麼都沒笑」
長輩說好想看寶寶,所以妳挑了個假日,配合老人家的作息時間,帶回去讓祖輩享享天倫樂。一路奔波,寶寶在路上沒有乖乖睡覺,反而到了長輩家裡愛睏了。一開門,滿心期待的祖父祖母曾祖父曾祖母笑開花迎接了已經愛睏臭臉中的小小孩,問妳:「他怎麼都沒笑?」妳解釋寶寶想睡了,但他們翻來覆去還是問同一句話,妳開始懂了,這問的是妳。就像他們問寶寶:「媽媽有沒有教妳看書?」「媽媽有沒有教你畫畫?」「唉呀!怎麼感冒了?」「頭上怎麼長了一個包?」一樣,問的都是妳。
和長輩的溝通則不一樣,雅期心理師提醒,長輩的關心之所以刺耳,其實多來自於媽媽內心的小劇場。人總是對自己的不完美特別在意,當長輩在關心的時候,往往媽媽的內心也在murmur:哪壺不開提哪壺!聽見的可能是對自己的攻擊(其實更可能是自己解讀後對自己的攻擊),然後防衛機轉也跟著產生。一句話可能對長輩來講是關心,在媽媽的內心卻可能激起大波濤。
媽媽的玻璃心,往往是對於自己的完美主義,當能夠接納現實、安頓自己,長輩的關心就不會是刺耳的攻擊。承認混亂與限制以後,反而能夠接收更多的幫助!
◎給長輩的建議:避免以過來人姿態插手,尊重媽媽的照顧權與照顧方式,家人可以主動關心與詢問:「需要我幫忙嗎?」或「我可以怎麼做?」,減少直接介入媽媽的照顧,直接介入就像在宣告「妳不行,我來吧!」容易得到好心沒好報的下場⋯⋯其實媽媽在經歷混亂黑暗期時,最需要的是支持與尊重,而不是建議與同情。對於媽媽的努力給予支持,最好的支持就是尊重,尊重母親的照顧權,給予母親在育兒過程中的學習與嘗試的空間。(推薦文章:【愛從了解開始】請長輩帶孩子前,父母要知道的事)
實質上的支持更重要!
最後,雅期心理師提醒,不同於傳統女性對自己的要求可能是『當好媽媽』,現代的女性可能對自己有更多的要求,除了母親的角色,也希望自己在專業上有所成就,更進一步來說,是身為一位女性、一個人的自我實現。當這樣的意識生根於妳我的心裡,無限滿足寶寶的需求,可能就不足以支撐妳我走過新手媽媽期的混亂了。
在這個時刻,如果家人能夠有實質上的幫助,比如說,可靠的另一半、臨時托育的保母、婆家或娘家暫時接手寶寶,讓沒有下班時間的媽媽在面對『工作倦怠』時,暫時離開家裡休息,好好的一個人休息1-2個鐘頭,甚至只是好好的、慢慢地吃個飯,都會是給新手媽媽最好禮物。若真的只能自己帶,趁寶寶小睡時找時間休息。情緒起伏或低落時,可操作3分鐘的RSA呼吸練習,簡單來說就是有意識的深呼吸,放慢呼吸頻率,達到自律神經的調節,舒緩壓力而達到自我修復的效果。
隨著寶寶成長,適時地規劃返回職場的時程,也會幫助新手媽媽對未來有具體的想像,緩解對自己生涯發展的焦慮。
💁♀本文由【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授權,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採訪/ 撰文 蔡蕙如實習心理師
受訪者 張雅期心理師
facebook:格瑞思心理諮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