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霸凌者、母老虎、壞孩子、怪小孩......你的孩子在無形中被貼上標籤了嗎?

霸凌者、母老虎、壞孩子、怪小孩......你的孩子在無形中被貼上標籤了嗎?

再多專家建議,比不上理解孩子「遇到了什麼困難」的爸媽!當我們越正常、越健康的看待孩子的困難;孩子也能越健康的看待自己,改變起來也越有動力。

「奇怪的孩子」在我的眼中,就是有著不同特質的球員,在人群中,或許這樣的球員比例很少,但是,他們一樣可以在人生這場永久的比賽裡,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然後大放異彩。重點是,家長能不能理解他們。每個孩子,就算不是千里馬,也都是匹好馬,各位家長,你要當伯樂嗎?

你真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嗎?
教養過程,家長遇到孩子分心、愛哭、愛生氣、成績不好時,好好說總是沒用,耐心總是有限,最後都要弄到父母生氣。「專心有什麼困難?不就是一點小事嗎?有什麼好哭的?」我們習慣以自己的角度看待一切,卻沒發現到是我們給的指令太過籠統,還是他們根本不知道要怎麼做。(推薦文章:因工作疏於陪伴,孩子竟掏出400元買媽媽半天!增進親子感情,先掌握5法則,與孩子正確溝通


想改變你的孩子?
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在其新書《你的孩子不奇怪》指出,有些家長們常憂心的問他的想法,希望運用治療師的力量,去「矯正」什麼,或者「改變」什麼。作者的工作中,常遇到這種價值觀的衝擊,例如:高中談戀愛真的沒關係嗎?不唸名校或名科系真的沒關係嗎?讓孩子拿手機真的沒關係嗎?是的,這就是古板與現代的衝擊。

以往作者會很急著幫孩子發聲,很急著說服家長。但隨著看過的親子衝突越來越多,漸漸了解一個事實:沒有家長是不愛孩子的,只是他們沒有辦法隨著時代而改變自己的想法。對孩子的「好」,不只是給了他什麼,或帶他去哪裡玩。而是可以真正了解他的困難並幫助他。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可能沒有衝突,而是在衝突後,大家都能用心的回應彼此、幫助彼此。


焦點在「孩子遇到了甚麼困難?」而非「我的孩子需要治療嗎?」
作者指出,學了那麼多心理學的我,發現心理師的角色不是一個「治療者」,我不太可能說一句話就有醍醐灌頂的效果,而是當作父母的教養教練,在治療現場一步一步的分析孩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家長為什麼要這樣做,然後再帶領著大家逐步改善。

有些家長可能會想:「我的孩子真的有病到需要『治療』的程度嗎?」所以啊,有些醫師或心理師又開始用「課程」來包裝了!此時我想再一度提醒,你感冒去看耳鼻喉科,醫師幫你的鼻子、喉嚨噴藥,就是一種治療啊!你有抗拒嗎?你有覺得很丟臉嗎?當別人問起來的時候,你會說你去耳鼻喉科「上課」嗎?

李介文指出,我希望帶給各位一個觀念,那就是「孩子遇到了什麼困難?」我曾經跟來評估孩子注意力的家長這樣說:「媽媽,如果今天你需要的只是一個答案,我的孩子到底有沒有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我跟你說沒有,然後呢?你就可以很安心的帶回家,然後不管他目前所遇到的狀況嗎?」所以,請家長一起來配合,把焦點從診斷先移開,著眼在孩子遇到的困難上。我們越正常、越健康的看待孩子的困難,孩子也能越健康的看待自己,改變起來也越有動力。(推薦文章:孩子是過動症還是注意力缺失?心理師:重要的是後續治療,非定義孩子!


心理治療不只是心理師與孩子的事,家長的參與格外重要!
在我的觀念裡,心理治療不只是心理師與孩子的事,場地也不只是發生在治療室,所以在我的治療當中,家長參與格外的重要,是一個「協同治療師」的角色,才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延續效果。此外,如果有機會,我也會和學校的老師聯絡,與老師交換如何幫助孩子的意見,把團隊合作的理念盡可能的延伸,畢竟,我們都是一心為了孩子好。


診斷的給予,並不是要給孩子貼上一個標籤,而是了解原因
大家之所以不想要討論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的原因,大部分跟社會觀感,甚至跟宗教或個人道德有關,例如看到孩子上課不專心或反抗行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孩子是不是不乖或者學壞了;看到孩子拖拖拉拉或成績不佳,很容易讓人聯想是不是懶散、未來堪慮等,有時還會把想像連到大人或老師身上,是不是家長教育出了問題或老師不會教等等。

在我的觀念裡,疾病或診斷只是一個名詞,一個讓專業之間方便溝通的名詞,以及規劃後續治療的開始,就很像醫師判斷你的發燒是因為感冒或新型冠狀病毒一樣。診斷的給予,並不是要給孩子貼上一個標籤,好像孩子就是個異類、一個有病的、跟正常人不一樣的人。身為教練,不就是要熟悉球員的特性、最適合球員的打法,以及因應對手的不同而改變打法嗎?而在輸球之後,不是關起門來把球員罵一頓,而是實際去看比賽錄影帶,看我們到底輸在哪裡、哪裡的訓練要再加強。


改變,從聆聽開始!
因此各位爸媽,請試著耐著性子聽聽孩子在想什麼,他們不是笨蛋,不是不知社會險惡,也不是妖怪。如果我們都還愛著自己的家人,請試著從尊重家人開始,聽聽彼此的想法吧!只要聽就好,我們沒有想要改變誰的想法,只需要溫柔的聽,然後溫柔的擁抱彼此。


書名/你的孩子不奇怪:改變, 從理解孩子的奇怪開始
作者/兒童臨床心理師李介文
出版社/時報


(延伸閱讀:夫妻對小孩的教養態度不一樣怎麼辦?醫師建議爸媽們這樣做
(延伸閱讀:避免假日父母.讓親子關係零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