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性,妳該怎麼跟孩子說?丟給另一半還是尷尬帶過?
運用「自身經驗」,扭轉無法開口的恐懼
在性教育領域,爸媽們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專業、不夠格,但這是一場誤會!其實父母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因此也是無人能敵的性教育專家,而「日常」就是最棒的時刻;只要聊聊自己的生命經驗、避免抗拒的反應,並尊重對話時孩子的情緒,就能潛移默化家中「聊性」的氛圍!
練習情境模擬,更游刃有餘的面對疑問
「看見兒子關起房門……」、「女兒胸部開始脹痛了!」、「孩子撞見我和老公……」平凡的生活日常,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都變得「戲劇化」。可以和另一半練習情境模擬,零衝突、更親密地與孩子一起成長,不論是討論「要不要割包皮」、「在補習班月經突然來了」或是「一定要穿內衣嗎?」都能不慌張、不驚恐地找到解案。
打破刻板印象!學會尊重多元差異
小孩脫口說出廢物、娘娘腔等詞彙,代表概念不夠完整,藉著認識「性別平等」、「多元差異」的觀念,能避免歧視用語出現;「警察只有男生才能當」也反映出刻板印象可能無形地深植在家中!必須鬆開既有的看法,與孩子一起重新用「尊重」角度,擁抱社會上多元的發聲。(推薦文章:性教育不只是教孩子保護自己!避免孩子變霸凌者,從小要教導規則因人而異!)
捍衛孩子安全的知識內容,遠離約會暴力、網路詐騙
當無法禁止孩子「談戀愛」或使用「交友軟體」時,父母最大的課題即是預防「約會暴力」、「網路性詐騙」,以及如何讓孩子「自主遠離」惡意媒體!還有隱藏在生活之中的「情緒勒索」如何延伸成「關係暴力」,在最慌亂無助的傷害發生時,又該如何處理?(推薦文章:孩子使用網路受騙讓爸媽恐慌!擔心孩子之前,先檢視自己:孩子們使用數位的方式,也許正是在模仿爸媽!)
《爸媽的第一本不尷尬性教育指南》由一群學有專精的性教育專家,透過無數場與家長面對面的講座對話與反饋,淬煉出讓爸媽「不尷尬」、「有方向」、「更自在」的家庭性教育指南,從身體發育的生理現象,到性關係界線、性行為發展,乃至於面對性暴力的防範,皆有專章探討,讓孩子能夠降低被「煽動性網路資訊」以及「朋友同學間的誇大其詞」影響的程度,並藉由完整又正面的知識,逐步認識自己的身體,讓孩子懂得愛護自己同時尊重他人。
書名/爸媽的第一本不尷尬性教育指南
作者/盧河延、申淵淀、李水智、Lala School
譯者/林坤
出版社/台灣廣廈
(延伸閱讀:性教育一定要這樣玩角色扮演,孩子才會懂!他回答錯了,爸媽不要急躁,可以教孩子這樣做!)
(延伸閱讀:孩子露出身體部位、碰別人,不導正就成性犯罪者?教孩子建立身體界線,需要討論和試錯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