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手機的孩子,青少年憂鬱與自殺率,均與螢幕使用時間成正比!
家裡的一些成員認為應該沒收手機。這也是巴西里約熱內盧和全法國決定在各級學校實施的辦法。2017年,法國政府宣布,中小學教室全面禁用手機。不少研究顯示小學應當禁用手機,這部分我雖然同意,但我不認為年紀稍長的孩子也要禁用,因為科技正好提供了孩子學習自我控制的絕佳機會。何況我們愈是禁止某樣東西,只會讓人更想擁有。記得禁酒令嗎?
我決定跟孫子們談一談。「這樣吧,你們覺得應該怎麼控管手機,由你們自己想一個方案?」我說。(推薦文章:讓孩子告別3C產品的5項方法,網友:最後一招太奸詐了啦!)
孩子們聽到可以自己提案,眼神都亮了。他們一起討論、爭辯,終於提出一個方案。想不想知道他們的決議?從上午9點到晚上9點,全天禁用手機!這比我會提出的方案還要嚴格,之後我們全都遵守他們自己做出的決定。
2017年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的憂鬱與自殺率,均與螢幕使用時間成正比。這是現代人的危機,人人都必須學會控制
在此分享我的科技十誡,希望有幫助:
- 陪孩子一起擬定計畫,而不是替孩子定規矩。
- 不在吃飯時使用手機,不論是在家或其他地方,用餐時使用手機的受試者覺得比較焦躁,用餐的愉快感也比較低。
- 就寢時間過後,別再用手機。兒童需要睡眠,而手機會使人焦躁分心。向孩子解釋睡眠對腦部發育極度重要,並提醒孩子他們在睡眠中才能成長。
- 對幼兒善盡督導之責。年紀較小的孩子,從4歲起就該教導使用手機,以防發生緊急事故。向孩子示範孩子如何打電話求助,他們很聰明,絕對學得會。從小學3年級起,就要教導孩子在家及學校適當運用手機來完成作業。
- 遇上家族旅行、週末活動,或任何孩子必須參加的社交活動時,請孩子自己制定手機使用規範。他們如果違反自己定的規範,也要有相對的處罰(失去定量的裝置使用時間是不錯的處罰,能教導孩子信守自己定下的約定)。
-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管控可能是必要的。但超過八歲的孩子可以學習自我控制。與孩子約定,倘若他們違背你的信任,或違反協議,就要恢復由家長管控。
- 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希望孩子使用科技產品有怎樣的規矩,自己也要做到。我看過很多家長一直盯著手機不放,卻還辯稱那是「家庭時光」。那才不是家庭時光。
- 與孩子討論哪些照片可以拍,哪些聲音可以錄。孩子有時候常識不足,向他們說明,你在網路上做過的事(不論以書寫或任何其他媒介),都會留下數位足跡,要確定那些內容就算與全世界分享,你也會引以為傲。
- 解釋網路霸凌的意思,協助孩子理解,那不只對別人有負面效應,也可能傷及他們自己。你永遠不知道,小孩能把多嚴重的事當成笑話。教孩子辨別幽默雖然不容易,卻是必要的。我的主張是,與朋友一起歡笑,不要嘲笑朋友。
- 教導孩子不可隨意透露個人資訊。
最後,爸媽們也需要自我檢視,觀察自己與科技產品的關係是否健康
這點問題可大了。研究顯示,美國人每天平均看手機80次。你相信嗎?身為高中老師,我相信。我們長時間處於一心多用的狀態,對任何事都無法專心。邊吃午餐邊回電子郵件、邊聽廣播談話節目,大家都很清楚那是什麼感覺。(推薦文章:吳鳳感謝爸爸「這樣」教育,讓女兒能自己向3C產品說不!)
分心對孩子很不好,對教養影響更加負面。《發展科學》期刊(Developmental Science)刊登的研究發現,母親使用手機頻率愈高,幼兒愈難從情緒壓力中恢復。父母的關注多寡及孩子接受到的關心,與孩子處理情緒的能力直接相關。另一項有六千多位受訪者的調查也發現,54%的孩童覺得父母太頻繁使用3C裝置。32%的孩童覺得自己在父母使用手機時「無關緊要」。我聽了很難過也很擔心,而且不只是擔心孩子。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曾因為別人在對話中途看手機而感覺自己無關緊要?我知道手機令人著迷,但為了孩子與我們自己,需要設下一些限制。
書名/《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
作者/艾絲特‧沃西基
出版社/天下雜誌
(延伸閱讀:孩子鬧脾氣原來是獨立的第一步!幫助孩子「控制」脾氣,不是「制止」)
(延伸閱讀:3C螢幕改用「黑屏模式」就不傷眼睛?眼科醫師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