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會陰切開”術前認知與術後保養

“會陰切開”術前認知與術後保養

很多人誤以為會陰切開術是過度醫療,只是醫師希望讓產程順利所做的常規動作,其實,它本身並不應該被當作罪惡,有些適應症確實有其必要性。如果不切,反而會讓會陰傷口發生程度不一的撕裂傷口,對縫合來說,更增添困難度。與其準媽媽在心理上排斥,不如好好了解其重要性及術後的保養重點,對傷口癒合及產後復原更有具體幫助。

Part 1 認知篇

什麼是會陰切開?

產程中,胎兒的頭部經過產道到達陰道口時,會將會陰部撐開變薄,很容易出現傷口裂傷甚至爆開的現象,台北長庚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蕭啟信表示,會陰切開術就是為了幫助分娩時,讓胎兒產出更為順利,且讓會陰的傷口有較完整的形狀,易於縫合。
由於會陰部的組織原本就很細薄,分娩時,胎頭在產道進展時會產生擠壓作用,使其更為脆弱,當胎頭經過陰道口時,就容易因為準媽媽用力而發生程度不一的裂傷。蕭啟信醫師進一步指出,在目前台灣的產科手術中,只要是採自然產的初產婦,有約百分之99以上都會採取會陰切開的方式,目的是為了讓產程進展更為順利。

會陰切開的意義

在自然產的生產過程中,有時產婦的使力不當、或者產程進展太快、胎兒過大等因素,都會造成陰道的撕裂傷,若以輕重程度則可區分為一至三度裂傷。如果只是輕微者(第一度),可能只有1~2公分的小傷口,但若屬於重度(第三度)裂傷,則可能會傷及肛門擴約肌,甚至連糞便都會流出,且傷口不規則又難癒合,反而增加日後感染的機會。
蕭啟信醫師說,如果是讓會陰部自然裂傷,傷口處會像炸開般,很不規則,又難縫得美觀,甚至可能因為靠近肛門而併發感染,雖然會陰部的傷口會自然癒合,但卻有可能是造成日後陰道鬆弛、感染的原因之一。
此外,除了傷口外,若分娩時切開會陰,也可讓生產時間縮短,尤其在準媽媽陣痛劇烈胎頭卻遲遲不出來時;或者胎兒若在產道時間過久,都會造成胎兒窘迫現象,會陰切開術有助於縮短產程,幫助胎兒順利娩?。

會陰切開的判斷依據

至於是否每個採取自然產的產婦都需要剪這一刀?蕭啟信醫師認為,對初產婦來說,會陰切開術是必要的,但卻非常規使用,對有些經產婦來說或有急產現象者,有可能不需要或來不及切開。
至於目前的會陰切開方式,有採橫切與縱切兩種,切開的時機在胎頭出現約10元硬幣大小左右才剪,除非產婦的會陰短,怕傷到肛門才會採取橫切,否則,通常都以縱切的方式進行。

Tips

會陰切開後的傷口約為縱向3公分左右,但如果娩出時,裂傷的方向順著傷口,可能會讓傷口變大。

Part 2 照護篇

術後照護8重點

【復原時間】蕭啟信醫師提及,會陰部的傷口就如同身體上的皮膚組織,一般來說,在前兩三天傷口組織開始產生癒合反應時,或許有點不舒服,但大約一星期後就不會痛了。
【找出舒服姿勢】會陰切開術後的兩三天內,準媽媽會發現不論坐著或站著都會痛,有時側靠著坐還比坐在堅硬的椅子上更痛,如果不管哪種姿勢都痛,可以試試坐在橡膠表面,以減輕會陰部的壓力。

Tips 

由於會陰傷口的疼痛會影響到準媽媽的排便情形,因此容易出現便秘現象,建議月子期間更應攝取足夠的纖維質,以利排便,必要時也可請醫師開軟便劑舒緩便秘症狀。

【術後24小時內採冰敷】冰敷可以麻痺疼痛、緩和腫脹現象,由於術後前兩天通常較不舒服,可以採取冰敷的方式降低疼痛與腫脹的現象。
【術後24小時後採溫浴】蕭啟信醫師強調,會陰部的傷口血液循環好,少有感染機率,在術後24小時內可採冰敷讓其消腫後,等到返家後,則建議採取盆浴,以溫水(煮開過的水放溫涼)加上碘酒,每天早晚盆泡10~15分鐘。
【解便後護理】每次解完大小便後,一定要清潔會陰部,保持乾淨,建議可在會陰沖洗器中加入溫水,於如廁後噴洗;再用較大隻的棉棒或棉紙由前往後(由尿道口往肛門方向)擦拭,且擦過就丟,切忌反覆擦拭。
【勤換棉墊】生產過後的惡露會持續將近一個月,為了避免感染,最好不要省,定時更換衛生棉墊,是必要的方式。
【適時使用抗生素】傷口若持續有紅腫或刺痛感時,可能是傷口癒合不佳,蕭啟信醫師提醒,準媽媽若能提早發現前述狀況,應儘早就醫,臨床上會使用抗生素藥物,否則,等到傷口出現感染後,會令日後癒合更為麻煩。
【緊急回診】如果超過一星期後,傷口仍有紅腫或刺痛感,甚至出現膿狀分泌物,或發燒等現象,就必須即刻回診。

Memo

降低會陰撕裂傷,可以怎麼做?
生產前,多加練習「會陰肌肉的收縮運動」(凱格爾運動),可以增加陰道與會陰部的肌肉彈性,避免生產時會陰部的過度撕裂。




~原文刊載於2009年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