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懷孕> 孕期百科> 逾八成新手媽媽 憂鬱指數亮紅燈

逾八成新手媽媽 憂鬱指數亮紅燈

龍年生育率大幅升高,但,新手媽媽產後憂鬱指數亦節節攀升!根據《媽媽寶寶》雜誌最新「孕期‧產後憂鬱指數大調查」結果,八成以上孕產婦的憂鬱指數都在「紅燈區」。產後憂鬱症患者往往會帶著年幼孩子一起輕生,對家庭和社會都會造成莫大衝擊!在少子化的社會,如何幫助準媽媽和新手媽媽擺脫憂鬱,重拾信心,是國家和社會大眾須共同關注的議題。

文章目錄

產後憂鬱媽咪會傷害自己或寶寶

情緒改變對健康、生命的影響不容輕忽!經常在新聞報導上,看到媽咪產後情緒不佳而傷害自己或寶寶的案例發生,在「媽媽寶寶臉書粉絲團」中,也經常可以看到媽咪的憂鬱文章心情抒發:為什麼懷孕時,感受胎動所帶來的心情悸動,無法延續到產後對於新生寶寶的生活照顧上呢?

在少子化的社會,新手媽媽的心理健康更應該得到社會重視,藉由「孕期‧產後憂鬱指數大調查」,期待能了解哪些因素會對孕產婦的情緒帶來衝擊?哪些族群發生孕期/產後憂鬱的機率較高?以喚起政府和社會大眾的重視,對症下藥,從根本原因著手改善,幫助新手媽媽延續孕育新生命所帶來的最初感動,讓每一個新生命都能在充滿愛與歡樂的氛圍中茁壯成長。

本次問卷參考「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並增加孕期/產後狀況選項,藉以了解影響孕產婦情緒的主要原因。

家庭月收入6萬以下者占七成

參與此次問卷調查的對象,懷孕中狀態占43.7%;產後1個月~3年以內者占56.3%。年齡在25~29歲者占31.8%;30~34歲者占41.7%,符合適育年齡區間。家庭月收入6萬元以下者,合計達七成,其中4萬元以下者占五成。以職業狀態分析,目前為全職工作的孕產婦比率占47.8%,但家庭主婦比率亦高達四成二。從居住狀態來看,夫妻同住比率為40.6%;夫妻和公婆同住比率占43.5%。

13分以上可能已受憂鬱症所苦

在本次問卷調查中,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填寫「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此量表原本是用來評估婦女產後憂鬱的篩檢工具,現在也適用於產前憂鬱的篩檢。量表總共10題,依照每題選項計算分數,最高分數為30分,當得分在10分至12分,意味著個案可能有憂鬱症傾向,需注意及追蹤並請醫師協助評估。當得分在13分或以上時,表示個人的心情指數已經亮起了紅燈,可能已受憂鬱症所苦,需積極尋求治療。

超過八成孕產婦好憂鬱

本次問卷結果發現,憂鬱指數13分以上者竟高達82.6%,10分至12分者也有12.9%。此外,在愛丁堡產後憂鬱量表,針對「我曾有想要傷害自己的念頭」這一題,有高達67.1%的孕產婦回答「很常如此」。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建霈表示,這項結果令人感到非常訝異,也非常令人擔心。近年來,新聞報導新手媽媽帶著孩子輕生的社會事件也時有所聞,不明所以的人可能會很不諒解,為何媽媽會如此忍心帶著一個嗷嗷待哺的無辜小生命一走了之?

黃建霈醫師表示,飽受產後憂鬱所苦的媽媽,會因為太愛孩子,擔心自己走了之後孩子不能受到好的照顧,因而帶著孩子一起輕生。這是產後憂鬱症最典型的行為,和產後精神病(例如精神分裂症ヽ躁鬱症等)不同,產後精神病患者有些會認為孩子是惡魔的化身,因而會為了保護自己而將孩子殺害但自己仍活著。

適齡生育者比年輕媽媽更憂鬱

若以年齡和憂鬱指數問卷結果進行交叉分析,年齡25~29歲者在13分以上的比率為82.5%;30~34歲比率為85.9%;35~39歲比率為84.3%。而20~24歲年輕媽媽憂鬱指數在紅燈區者,占64.7%。過去認為青少年母親和適婚生育者比較,前者發生產後憂鬱的比率較高(約26%),後者比率約13%,但此次調查結果顯示,適婚生育者肩膀上的擔子更為沉重。

上班或是帶小孩  都不快樂

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錯過了就無法再重來。一般認為,能夠在家享受育兒生活,當個全職媽媽是多麼地幸福。然而,根據2009年,由《媽媽寶寶》雜誌所進行的《孕期‧產後身心症狀大調查》卻發現,全職媽媽比職場媽媽更BLUE;這3年來,為了提高生育率,政府頒布了許多育兒補助政策,例如生育津貼、育兒津貼等等,但是,這次的調查結果卻顯示:不論是上班或是全職帶小孩,都不快樂。

憂鬱指數在13分以上者,全職工作者占50.5%,全職家庭主婦占41.3%,其他(學生、待業中)占8.2%。若單純以個別職業類別來看,家庭主婦13分以上者占比高達80.1%,顯示全職媽媽在家育兒的生活是很不快樂的;而白領上班族雇員的比率高達87.1%、白領上班族主管的憂鬱指數亦非常的驚人,高達91.7%,和醫學相關從業人員的90.6%不相上下。

經濟負擔讓產後心情好Blue

若從家庭月收入的角度切入,台幣4萬以下者,憂鬱指數超過13分者有七成八,家庭月收入在6萬以上者,憂鬱指數超過13以上的比率也高達八成以上,在夫妻關係甜蜜(約占七成)、公婆相處融洽(約占五成)等前提之下,更凸顯經濟因素對新手媽媽心理健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經濟因素和婆媳問題

為了進一步確認究竟是哪些因素造成產後媽媽情緒低落,問卷也特別針對「產後以下哪些事項讓妳感到難過?」,請參與者回答。其中,「經濟壓力」占比達40.9%,黃建霈醫師表示,由此顯見經濟壓力的影響是全面的,並非只有低收入家庭,這意味大多數平均收入家庭均有很大的壓力。反之,過去觀念認為「傳宗接代」是新手媽媽的壓力源之一,但從此次問卷看來,在少子化的社會,生男生女總比不生好,生男孩已經不是主要的壓力來源。

壓垮新手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值得一提的是,家庭月收入在台幣4萬以下者,全職媽媽自己帶小孩的比例更高。因此,面對這項結果,黃建霈醫師由衷的表示,過去文獻統計,產後憂鬱指數過高的也極少有超過5成的,這絕對不能單純認為是新手媽媽個人情緒管理的問題,其中來自於整體大環境的影響,例如油電漲價、民生物資漲不停,但人民荷包卻緊縮……等因素,都可能會變成壓垮新手媽媽的最後一根稻草。

在家育兒並非自願選項

針對「產後就職狀況」,全職媽媽自己帶小孩的比率高達四成以上,也有6.9%的新手媽媽是「暫時擔任全職媽媽,一邊育兒一邊找新工作」或是「在家兼差方式,自己帶小孩」(占4.1%)。黃建霈醫師分析指出,「由此推論,全職媽媽在家帶小孩,並非因為經濟寬裕,有可能是因為產後無法順利找到工作,或是因為薪水負荷不了托育費用,因而選擇在家帶小孩。」

在經濟不寬裕的情況之下,若又缺乏社會支援,新手爸媽就得咬緊牙根獨立面對新生活,黃建霈醫師表示,這些家庭需要更多實質的補助,來自政府的經濟資源或是公婆的支援,相信都能幫助新手爸媽克服一些生活難關。

給予新手爸媽最強力的支持

懷孕前有經前症候群(月經來前容易緊張焦慮者)、有憂鬱症病史、有家族病史(遺傳基因)的族群,若孕期就有憂鬱傾向,發生產後憂鬱症的機率就更高,這些族群都可說是已帶有憂鬱的體質。黃建霈醫師指出,「支撐系統就像是人體的免疫系統,一個容易生病的人若有良好的支撐系統,即使面對情緒低潮期,還是可以走出來;而一個體質弱的人若又缺乏良好的支撐系統,一旦有了新的壓力,很容易就會被擊垮。」

所以,他再三強調,產後憂鬱不是新手媽媽個人的問題,每一個人都可以發揮關懷的力量,對身邊懷孕、生產的朋友給予精神上的支持,政府單位提供實質的經濟支援,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避免讓憂鬱的基因種子「代代相傳」下去。

產後2~4週至產後3個月內是產後憂鬱症的爆發期,但也有個案是在產後6個月~1年才出現憂鬱症狀。在此次問卷中可發現,當準媽媽/新手媽媽心情不好時,會選擇1.告訴老公(占71%);2.向好友傾吐(占55.9%);3.找娘家媽媽傾吐(占35.8%),由此可見,老公、好友都肩負著紓解準媽媽或新手媽媽壓力的重任。

生不生小孩是壓力來源

黃建霈醫師指出,從此次問卷看來,夫妻只生一個的比率超過五成,生第二胎的也只有16%,有三個小孩的家庭比率更是只有1.7%,顯見傳統觀念一定要生到男孩的情況,現在已經不是主要的壓力來源,生男生女一樣好已被大多數人所認同,但要不要生小孩卻成為壓力來源。「這才是政府單位應該去積極思考並做的事情,而不是坐在象牙塔內擔心女嬰被墮胎的問題。」

他感慨的說,許多人選擇不生小孩,使得台灣社會將面對愈來愈少的下一代;而願意生育者卻又飽受經濟壓力的困擾,憂鬱指數升高對孕育下一代並沒有任何好處。「生得少,品質卻不好,怎不令人憂心。」在不久的將來,勢必難以負擔日漸增加的老年人口,因而會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所以如何有效地鼓勵生育或撫養父母,是當務之急。

例如,對生育下一代或撫養長輩者,給予適當的降稅或補助,讓民眾選擇對己有利者來實行;或是提供各項優惠,例如許多先進國家各個場館的門票,針對帶小孩出遊的父母,門票費用比不生小孩的夫妻價錢更優惠……。這些措施對國家的未來發展來說,實際上花費的成本並不高,但卻能令願意生育者感到窩心,而非只有那杯水車薪的定額補助(例如每個月補助托育費用3,000元,僅約占一名幼兒托育費用的1/5。)。

告別憂鬱,重拾信心

憂鬱徵兆:行為改變、處理日常生活能力變差,是產後憂鬱的警訊,舉例來說,很愛乾淨的媽媽,突然變得無法打理起居,無法專心處理事情,就要注意。思慮過多、把事情想得太複雜,都會讓腦筋過度使用,導致夜晚難以入眠,因此,若白天無法好好處理問題,晚上經常失眠,都可能是憂鬱症的前兆。
新手媽媽如有上述徵兆,建議家人陪同掛婦產科或諮詢心理諮商專家。特別是產婦對婦產科醫師較為熟悉,信任感較高,會較願意說出造成個人情緒困擾的真正原因。

預防憂鬱生活守則:新手媽媽仍應維持正常生活作息,請家人協助分擔育兒工作,讓自己能有充足的睡眠。此外,育兒生活也應保有個人空間,不妨用打電話或上網的方式,主動找朋友抒發情緒。找幾個志同道合的新手媽媽,共同組成「媽媽親友團」,透過聚會方式,為彼此加油打氣,提升育兒的生活品質。

Data問卷調查
調查日期:2012/03/19~2012/04/10
調查方式: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有效份數:2,000份
信心水準:95%±2.19%
主辦單位/媽媽寶寶雜誌
協辦單位/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姐妹淘babyo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