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新手父母有一套

預防輪狀病毒感染.新手父母有一套

外表類似輪子的輪狀病毒,只要新手父母一不注意,可能讓寶寶一下子就落入病毒的網子中,白天看似好好的,晚上就哭鬧不止、上吐下瀉,看著奄奄一息的寶貝躺在床上,父母難免自責不已。從現在起,讓專家幫你養成完整的觀念與做法,只要事先預防,你家寶寶也能躲過這場輪狀病毒高峰期!

文章目錄

如同夏季的腸病毒般,馨蕙馨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蕭光宏表示,冬季的輪狀病毒,可說是嬰幼兒的腸胃道殺手,同時更是2歲以下寶寶最常見的腹瀉原因之一。根據國外研究資料顯示,全世界中,小於5歲的小朋友,幾乎都可能曾受過輪狀病毒的感染。

病毒的驚人傳染威力

別看輪狀病毒並不起眼,其實,卻有著強大的傳染威力!蕭光宏醫師表示,輪狀病毒之所以傳染力強大,主要是因為下列原因:

1 病毒力

從醫學上來看,只要有10個輪狀病毒粒,就可能導致在場的人受到感染。蕭光宏醫師舉例,光是一小滴大便,就包含上億顆病毒;由此可知,一旦團體中的一個小朋友患病,其他都可能被傳染!
此外,輪狀病毒體本身活躍性強,不容易被殺死(尤其在冬天),因此存在環境中的可能性就愈高,無形中也提供高度的傳染機會。

2 傳播途徑

輪狀病毒的感染途徑,主要以「糞口傳染」為主,如飲食或飲水受到污染,或家中其他物體表面亦可能存在,而糞便更是存在著數量眾多的病毒。
然而,手是人類最常運用的部分;偏偏存在於以上各處的病毒,又因為嬰幼兒的個人衛生習慣不好,會把糞便中的病毒,藉由手的觸摸沾染在玩具或桌椅表面上,當另一個健康的幼兒手沾到病毒後又放入嘴巴中,就會造成輪狀病毒腸胃炎。

潛伏期短.上吐下瀉無一倖免

雖然輪狀病毒的傳染力強,但蕭光宏醫師表示,一旦受到感染,潛伏期並不長,通常48小時內就會發病,且傳染期約7~10天。因此,如果寶寶真的受到感染,父母也不要太過焦慮,只要好好照護,通常病程很快就會結束。
前面提到輪狀病毒主要的傷害,是針對腸道的部分。蕭光宏醫師說明,當嬰幼兒受到病毒傳染時,一般會先出現「嘔吐」的症狀,接著才會出現「腹瀉」的狀況;有時候,還可能伴隨發燒現象。
蕭光宏醫師進一步說明,當輪狀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感染到腸黏膜,造成細胞的破壞,進而產生腸毒素,而引起腸胃炎,最後導致嚴重的腹瀉,甚至是脫水。因此,他也特別提醒父母,應隨時觀察寶寶的腹瀉狀況,在掌握病程之餘,也能隨時應變,避免更嚴重的狀況發生。

新手父母必學的照護原則

當寶寶因為上吐下瀉而就醫時,蕭光宏醫師表示,一般在門診會開立症狀緩解藥物,如止吐藥、止瀉藥等,以幫助暫緩不適。然而,如果父母感覺嬰幼兒的狀況輕微,蕭光宏醫師建議父母先做好一些居家照護原則,就能先幫助減輕寶寶症狀,甚至避免最嚴重的脫水問題發生。

1 短暫禁食

當開始出現嘔吐的情況時,蕭光宏醫師建議父母,先讓寶寶短暫禁食一段時間(不超過半天);等到狀況稍有緩和,再少量攝食。原則上,飲食口味以清淡為主,如稀釋過的配方奶、米湯等等,避免糖分高、油脂高的食物,以免對腸胃造成刺激。不過,母奶不在範圍內,仍可持續地正常哺餵。

2 維持清潔

可從兩方面說明:一個是環境的清潔,另一個則是寶寶屁股的清潔。蕭光宏醫師表示,如同前面提到,高傳染力的輪狀病毒,特別容易活躍在一般環境中(尤其是低於25℃時),因此保持環境整潔、勤洗手,都是減少接觸病毒的好方法。
此外,患病期間,嬰幼兒飽受水瀉之苦;而糞便是病毒數目最多之處,這代表寶寶的屁股隨時處在高病毒風險的環境下,加上長時間包尿布的潮濕與悶熱,紅屁股的狀況時有所聞。根據以往看診經驗,蕭光宏醫師表示,受輪狀病毒感染的寶寶,會比一般嬰幼兒有著較高罹患尿布疹的機率。

因此,為了隨時保持屁股的乾淨與乾燥,蕭光宏醫師建議,每天用溫水清洗,之後用軟質純棉的毛巾布、或一般衛生紙輕壓拭乾即可,事後可塗抹少許凡士林做為保護層。切勿怕不乾淨而用力擦拭,或使用濕紙巾,寶寶的肌膚嬌嫩脆弱,可能會因此敏感發紅而破皮受傷。

3 補充水分&電解質

上吐下瀉之後,伴隨而來的水分流失狀況。蕭光宏醫師強調,適時適量地幫寶寶補充水分,絕對必要。除了水分外,他更建議父母可到藥局購買嬰幼兒專用的「口服電解質液」,口味多元,不但寶寶不會排斥,又能藉此補充足夠所需水分。
然而,蕭光宏醫師提醒,唯不建議直接購買市售運動飲料,做為補充電解質液。他說明,專用電解質液的成分為醣:鈉=2:1,是能促進腸細胞對水分和電解質吸收的最好比例,這對於已受病毒傷害的腸黏膜較有幫助。而運動飲料多高醣低鈉,反而容易造成體內電解質的不平衡,而且腸細胞也不好吸收。

脫水:絕對送醫的狀況

如果持續一段時間,寶寶的狀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有脫水的疑慮時,就一定要儘快送醫診治。蕭光宏醫師表示,「脫水」是輪狀病毒感染的嚴重症狀,尤其寶寶抵抗力弱,一不小心,嚴重脫水還可能導致休克,危及生命,因此不可不慎。

判斷1:小便狀況

如果寶寶排尿量變少,與平日狀況差異甚大,可能代表體內的水分變少。

判斷2:皮膚狀況

寶寶的皮膚本該光滑柔嫩、充滿彈性;如果失去光澤、表面有乾澀或乾燥感,甚至還有折痕,也可能代表體內缺水。

判斷3:身體狀況

從外觀看來,如果寶寶的眼窩凹陷無神、囟門也凹下去,或哭的時候沒有眼淚、嘴唇乾裂、流口水量變少等,也有脫水的可能。

判斷4:精神狀況

多數健康寶寶總是活潑、神采奕奕;如果莫名地失去活力,肢體也無力、食欲不佳,甚至精神有點恍惚,也要特別注意。

口服疫苗的必要性&注意事項

寶寶抵抗力脆弱,難免因為外來的影響而受到病毒感染。因此,蕭光宏醫師建議父母,能定期帶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就能直接由體內增強其對抗病毒的抗體,有效降低受到輪狀病毒侵襲的機會。
目前市面上的輪狀病毒疫苗,分為口服二劑和口服三劑兩種,父母可視情況做適合的選擇。然而,寶寶要接種疫苗當時,如果有不舒服的狀況發生,怎麼辦?蕭光宏醫師建議,父母可先帶著寶寶就醫,讓醫師評估狀況,判斷是否可以繼續口服疫苗;一般來說,並不會影響太大,寶寶通常還是可以繼續按時程接種疫苗。

 

蕭光宏 醫師

現任/馨蕙馨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經歷/台北國泰醫學中心小兒科主治醫師
   高雄正薪醫院小兒科主任

學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