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副食品的時間不宜晚!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吃副食品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一是為銜接奶類與成人食物的關鍵階段,二是藉此訓練寶寶吞嚥與咀嚼能力,然而,很多父母卻疏於掌握吃副品的時機。
掌握吃副食品的時間
究竟何時該讓寶寶開始吃副食品呢?父母該用新觀念來看待此事了!
不因過敏而延後時間
過去因擔心寶寶有過敏問題而延後吃副食品的時間,已被證明「與事實相反」,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暨臺大醫院小兒部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秉穎指出,「愈先進的國家,過敏問題愈嚴重,多因對塵蟎過敏而起的過敏性疾病。過去很多人以為最好不要讓嬰兒太早接觸蛋白質類的容易過敏食物。最近研究卻發現延後吃副食品,未必能降低過敏疾病的發生」。
他說,人體的免疫系統分為保護性與過敏性,如果一、二歲以下嬰兒的保護性系統未經特別訓練的話,就容易偏向過敏性的體質。李秉穎醫師解釋,例如腸胃道的感染就是對保護性系統的「訓練」,過去人們常用「不乾不淨吃了沒病」,形容孩子免疫系統會接受自然環境的各種鍛鍊,這有點類似最近盛行的「清潔假說」。也就是說,太清潔的環境使免疫系統缺乏鍛鍊,而偏向過敏性反應。他指出,「嬰兒不接觸外來刺激,不會因此而降低過敏機會」。
建議4~6個月大開始添加
李秉穎醫師表示,台灣兒科醫學會嬰兒哺育委員會根據目前已有的實證研究,並參考國情,對嬰兒哺育提出建議:「母乳是正常新生兒最佳營養來源,足月產之正常新生兒於出生後應盡速哺育母乳,並持續純哺育母乳(exclusive breastfeeding)至4~6個月大。於4~6個月大開始添加副食品,建議持續哺育母乳至1歲,但不建議純母乳哺育超過6個月。超過6個月之後,繼續純母乳哺育者,如無適量副食品補充,會有營養不良危機。一歲後可依據與嬰兒的意願與需要持續哺餵母乳,沒有年齡之限制。餵哺母乳宜以親餵為原則,尤其前2個月」。
純母乳哺餵期有出入
喝配方奶的寶寶四個月大起,即可開始嘗試給予副食品;然而,喝母乳的寶寶,兒科醫學會這個建議是否與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純母乳哺育六個月,之後應開始搭配副食品」有所出入呢?七月份,在一場兒科與婦產科醫學會聯合舉辦母乳哺餵的研討會中,李秉穎醫師提出臨床案例,一名一歲男童因抽搐就醫,抽血檢驗後發現維生素D缺乏導致嚴重缺鈣,原來是罹患少見的兒童佝僂症(rickets)。經詢問媽媽後發現,媽媽以為愈晚吃副食品,可降低過敏風險,所以,以純母乳餵男童至七個月大,又沒有在四個月後適時補充鐵與維生素D,造成男童缺鐵、鈣與維生素D,也有體重過輕、身材較矮小的狀況。
李秉穎醫師表示,人體需要多種營養素,包括如鋅、鐵、維生素D等「必要微量元素」,他強調,「如果不吃固體食物,人體很容易缺乏」,缺乏鐵與維生素D,將對寶寶的生長發育大有影響。
如果以純母乳哺餵到寶寶六個月大,未讓寶寶吃固體食物或補充鐵與維生素D,容易出現維生素D與鐵的缺乏。李秉穎醫師表示,「缺鐵與維生素D不只是表面上貧血與缺鈣的問題,最近研究發現也會影響神經發展」,因此,他強調,「選擇純母乳哺餵到寶寶六個月大的媽媽,應從四個月開始,幫寶寶補充嬰幼兒專用口服鐵劑與含有維生素D的綜合維生素,以免缺鐵、鈣,影響生長發育。」
對此,國健局則回應,目前仍採取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兒科醫學會的建議「純母乳哺育至六個月」,至於是否要提前到四到六個月,以防止鐵鈣缺乏,目前尚無定論,是否提前吃副食品應視個別狀況而定。同時,已委託學者針對喝純母乳嬰幼兒的缺鐵、鈣盛行率進行調查,未來將提出適合國人的建議參考。
臨床發現.真心提出呼籲
李秉穎醫師的發言,對「以純母乳哺育到寶寶六個月大」的政策造成不小的衝擊,他表示,「母乳很好,但必須注意配套的政策」,自己的次專科是小兒感染科,在門診都能看到缺鐵、缺鈣的個案,認為寶寶到六個月大還沒吃固體食物或補充鐵與維生素D可能引起的問題應受到重視。
「在推廣母乳哺餵時,除了強調好處外,是否有明確告知國際共識都認為必須在四個月以後添加鐵與維生素D?有人批評我提出的只是個案,還說要等大規模研究,但我們不應容忍有任何受害的『個案』,我相信沒有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個案』」。他認為,大規模調查固然有其必要性,不過,在結論出來之前還會有很多嬰兒發生同樣問題。「孩子的成長不能等,與其等到發生率的數據出現,再評估是否需要額外添加鐵與維生素D,為什麼不事先加以防範呢?任何嬰兒都不應受害啊!」
李秉穎醫師說,「寶寶四個月大時還是『逆來順受』的階段,這時給予副食品,接受度比較大;如果九個月以後才讓寶寶吃副食品,因為他習慣母乳的味道而容易拒絕吃母乳以外的食物,尤其那時候的寶寶已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一直到兩歲都是讓父母感到頭痛的階段,如沒即時接觸副食品,之後,要寶寶好好吃固體食物還真的不容易」!
李秉穎醫師建議,父母不妨運用天然的食材自製副食品給寶寶吃,以避免寶寶有營養失衡的隱憂。同時,則繼續餵哺母乳到至少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