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指甲修剪
為寶寶修剪指甲,是每位爸媽的必修學分,雖然大多數家長都知道其重要性,但對於剪指甲的步驟及注意事項,卻是一知半解,如果又碰到寶寶不願意配合,無非是一個頭兩個大!所以,爸爸媽媽應先了解正確的修剪方式及時機,使用適合寶寶的安全剪刀,如此一來,在輕鬆的環境下,依然可以快速又安全地幫寶寶做好指甲照護!
新生兒指甲生長迅速
亞東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梁翔指出,由於新生兒的新陳代謝較佳,所以指甲增長的速度會比成人來得快速,1天大約以1公厘的速度成長,端看寶寶體質而有些許差別,且手指甲會長得比腳指甲快,建議爸爸媽媽應平均2~3天就幫寶寶修剪一次,只要外觀看起來過長、分岔,或是指甲縫裡已藏汙納垢的情況,就可隨時為他修剪,通常等月齡稍大之後,指甲增長的速度就會開始放慢,家長也可以適時減少修剪的頻率。
定期修剪指甲.美觀又健康
養成定時修剪指甲的習慣,不只能保持美觀,也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傷害。梁翔主任表示,如果寶寶的指甲過長,在揮舞四肢的時候,可能會不慎折斷,若剛好沿著指緣斷裂,或許不會造成傷口,但如果斷裂的部位蔓延至指甲床,就會傷害到指甲下的幼肉,影響寶寶尚處於發育期的指甲結構,若此時傷口又受到汙染,就容易造成細菌感染,家長必須特別小心。
此外,由於寶寶時常無意識地動手抓臉,所以指甲一旦過長,就會不小心傷到自己的肌膚,形成一道又一道紅痕,除了不美觀之外,有時候媽咪也會受到外界眼光的壓力,所以定期修剪指甲,不只是為了健康著想,也能讓寶寶維持乾淨又白皙的漂亮肌膚。
如何分辨指甲健康與否?
梁翔主任表示,健康的新生兒,指甲表面會呈現平滑的觸感,色澤為淺粉紅色,而且摸起來比成人柔軟許多;如果指甲摸起來比較粗糙、有數條凹陷的痕跡,或是指甲上分布細小的白點,色澤呈現黃色或灰色,就代表寶寶的指甲可能缺乏養分或罹患疾病;此外,指甲兩側若有紅腫發炎的現象,可能是罹患甲溝炎,此疾病容易引起感染,所以一旦發現寶寶的指甲發生異狀,就必須趕快帶他到醫院,請小兒科或皮膚科醫師進行診斷。
指甲修剪有重點
父母除了培養為寶寶定時修剪指甲的觀念,也須把握修剪的基本原則,才能避免不小心傷到寶寶的肌膚,並用快速又正確的方法,給寶寶煥然一新的雙手和雙腳。
家長須保持充沛精神
梁翔主任特別叮嚀,由於寶寶的手腳還小,所以爸爸媽媽為他們修剪指甲時,必須保持極高的專注力,且精神與情緒都必須處於平靜穩定的狀態,不要選在過度疲倦的時候幫寶寶修剪指甲,以免剪到寶寶的手指肌膚,導致受傷而疼痛大哭。
環境舒適光線足
如果家長抱著寶寶的姿勢不太順暢,又因視力問題無法看清近物,很容易在剪指甲的過程中發生意外,所以在為寶寶剪指甲之前,先找尋一個舒適且光源充足的環境,是相當重要的事前準備。為了防止手部在修剪時產生抖動,爸爸媽媽可以抱著寶寶坐在沙發上,將自己的手腕或手肘放在沙發的把手上,有了支撐力之後,也能降低手部顫動的頻率;如果寶寶不願配合,夫妻兩人當中,可以有一人固定住寶寶的身體,另一人則負責執行修剪的工作,久而久之,家長就能漸漸從這些經驗當中,學到如何有效引導寶寶配合,且動作也會越來越熟練。
把握寶寶的睡眠時間來進行修剪
寶寶喝完奶以後,過一陣子就會頻頻打哈欠,準備進入夢鄉;如果寶寶平時比較好動,爸爸媽媽可以等他睡著之後,再悄悄為他剪指甲,安全及成功的機率便會相對提高。此外,洗完澡之後,指甲會變得較為柔軟,此時為寶寶修剪指甲,阻力也會變小,指甲也不會彈得滿地都是。
指甲刀需符合安全衛生原則

梁翔主任表示,由於寶寶和成人的手指大小相差許多,所以建議家長不要使用成人的指甲刀為他修剪,應選擇嬰兒專用指甲剪,市售的嬰兒指甲刀也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安全剪刀及小型版的成人指甲剪,前者除了擁有圓弧狀刀鋒及較薄的刀刃之外,其中一邊的刀面會開一個小孔,爸爸媽媽只要將寶寶的指甲放入洞口,就可以輕鬆為寶寶修剪,安全性也較高,但主要還是以家長習慣來選擇修剪工具,只要符合安全衛生標準,都可列入考慮範圍。
修剪指甲有步驟
人體的手指甲與腳指甲,在構造上有些許差異,生長速度也不盡相同,但都會因為修剪方式而影響到指甲生長的方向,加上寶寶的肌膚細嫩,為了不傷到手指,剪指甲也有一套小秘訣,爸爸媽媽只要把握原則,就能避免因修剪造成發炎或指甲長歪的情況發生。
手指這樣剪
梁翔主任表示,在為寶寶處理手部指甲時,除了沿著指甲前端的弧形修剪,也不宜一次剪掉太多,造成寶寶受傷,可以輕輕將寶寶的指腹往後壓,指甲就會更為明顯,再將刀柄抵住指腹修剪,就能夠避免發生意外。此外,指甲左右兩側與皮膚相連接的地方,也不需剪得太乾淨,避免指甲往側面生長,嵌入甲床中,造成發炎及疼痛。
腳指這樣剪
腳指甲的修剪方式,原則上和手部的修剪方法相同,比較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腳指甲較無弧度,形狀比較平直,而且等寶寶學會走路之後,會常常與肌肉產生摩擦,比手部更容易產生角溝炎,因此除了左右兩側稍微留白之外,也不用特地幫寶寶修出圓形的弧度。
寶寶不慎受傷該如何處理?
在修剪指甲的過程中,經常因為晃動或視力不佳,而不慎傷到寶寶。梁翔主任建議,如果傷口細微,家長使用無菌紗布或棉球直接壓住受傷的部位即可,若傷口稍大,等到患部凝血結痂之後,可以為寶寶塗一點抗生素藥物,千萬不要貼上OK繃,以免造成寶寶誤食。不過,如果流血的情況沒有好轉,建議爸爸媽媽不要自行處理,趕緊將寶寶送到醫院請醫師治療,才是正確做法。
戴手套不見得對寶寶好
有些爸爸媽媽為了怕寶寶的指甲抓傷臉部肌膚,會幫寶寶戴上嬰兒手套,雖然這是可行的方法,但梁翔主任建議,家長應特別注意手套的鬆緊帶是否會造成寶寶的手腕瘀血,且戴著手套的時候,也無法觀察指甲是否發生異狀,所以必須定期打開手套,查看寶寶的手指健康狀況,不過平時只要定期修剪,其實就不一定要戴上手套才最安全。
梁翔主任
現任/亞東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亞東紀念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
經歷/中華民國小兒急救加護專科醫師
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生兒科總醫師
振興復健醫學中心小兒科主治醫師
學歷/中國醫藥學院醫學系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