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親子> 親子教養> 如廁練習有方法:技巧篇

如廁練習有方法:技巧篇

剛出生的寶寶,身體一切能力都在發展中,隨著年齡長大,肌肉漸漸成熟,理解力也在進步當中,可以訓練孩子戒尿布及如廁練習,然而,這些能力並非一蹴可幾,必須在家長循序漸進的引導下,慢慢讓孩子嘗試及學習,在教導孩子如廁之前,家長可以先做準備,並和主要照顧者取得共識,共同制定孩子的如廁練習計畫,讓寶寶跟尿布說bye-bye,學會自己上廁所!

【幼兒園老師常用技巧】

讓如廁困難迎刃而解

實際演練如廁練習時,家長必然會碰到許多大小不同的困難,本篇邀請經驗豐富的幼兒園主任,分享在教學過程中碰到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方法,相信這些小技巧能讓家長協助bobo如廁練習更順利。

繪本真有趣

有些bobo剛開始會搞不清楚大便、尿尿,這些排泄物和身體的關係,慈園蒙特梭利幼兒園主任林乙葶表示,家長可以藉由繪本的引導,帶bobo以自然的方式認識排泄物。

在唸繪本時,媽媽可以順便解釋大便怎麼來?為什麼會有大便,可以說大便是身體裡的廢物,上廁所就是把不需要的東西排出去,這樣身體才不會生病。除此之外也可以用感官教育的方式,形容一下排泄物的樣子,大便是咖啡色、會有臭臭的味道,尿液會黃黃的,藉此了解如廁、排泄物和身體之間的關係。

林乙葶主任的常用書單

1.《河馬波波屁股大》(遠流)

2.《我會坐便盆大便》(青林)

3.《大家來大便》(漢聲雜誌)

4.《誰在這裡便便啦?》(閣林國際)

5.《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三之三)

6.《超級便‧便‧便》(信誼)

繪本推薦─《尿尿是什麼?》

「寶寶的第一次」繪本書全套三冊,其中《尿尿是什麼?》透過孩子的想像力,倫倫跟著主角一起嘗試「第一次」!簡單逗趣的故事,讓孩子用遊戲的方式學習上廁所,明亮大方的色塊,讓孩子在翻閱時會發現特別的驚喜。(商品提供/台灣麥克)

如廁的時間不宜過久

曾經有家長反應,孩子在幼兒園都能順利上廁所,但是回家坐在小馬桶上卻一點消息也沒有,一問之下,才發現家長讓孩子待在小馬桶上15分鐘!林乙葶主任表示,1至2歲孩子的注意力無法維持太久,3到5分鐘就是極限了,因此bobo會在馬桶上坐這麼久,可能是腳痠腿麻、站不起來,且家長認為孩子已經會上廁所,因此要他自己去坐小馬桶,孩子只是坐在小馬桶上發呆。林乙葶主任建議,家長應陪伴孩子一起去坐小馬桶,可以從旁用語言協助,告訴孩子肚子要用力等,就會比較順利。

以玩具吸引要有技巧

就像很多孩子洗澡時會一邊玩玩具,但重點還是「洗澡」這件事,林乙葶主任指出,有些家長會用玩具來吸引孩子坐到小馬桶上,但如果一次給予太多玩具,對孩子來說,小馬桶只是「坐著玩玩具」的另一個地點,對於如廁練習沒有幫助,家長應以玩具「陪伴」孩子上廁所的方式吸引bobo,可以說:「這個玩具要陪你上廁所,你也可以教他怎麼大便喔!」重點還是在專注於如廁這件事,養成孩子在馬桶上就是要上廁所的正確觀念。

容易穿脫的衣服

如廁的其中一個環節,是孩子要學習自己穿脫褲子,林乙葶主任表示,在如廁練習時,都儘量選擇能輕鬆穿脫的下著,鬆緊帶褲子就很合適。有些家長會買牛仔褲、吊帶褲或緊身褲等造型的衣物,很難穿脫,會造成練習的阻力,有些孩子脫不掉就乾脆不上廁所,或是一定要大人幫忙,bobo會覺得本來已經會的事情,還要別人幫忙有點洩氣,所以準備好穿脫的褲子很重要。

從小馬桶再進階到大馬桶

除了小朋友專用的馬桶外,還有一種套在成人馬桶上的如廁坐墊。林乙葶主任指出,成人馬桶的高度較高,孩子可能會有害怕的感受,或者一定要他人協助抱上去才能上廁所,建議還是先從小馬桶開始。

此外,不要讓孩子直接使用成人馬桶(未套坐墊),只要一次沒有扶好,讓孩子體會到跌落的不安全感,此後如廁練習就會變得很難。

利用同儕的力量

在幼兒園的時候,通常老師會帶孩子們一起去上廁所,就可以帶還在包尿布的bobo,一起去廁所,通常孩子都會有好奇心,想要一起去看看,大家在廁所做什麼。多看幾次之後,由於孩子會想要模仿其他bobo的動作,可以開始引導孩子一起上廁所,如果成功的話,就可以戒掉尿布,開始穿練習褲了。

但是很多家長都會反應,孩子在幼兒園會自己上廁所,但回家還是要包著尿布,林乙葶主任表示,家裡沒有營造上廁所的環境,可能是家長沒有依照寶寶的需求定時帶他去廁所,或是bobo告知家長後沒有及時帶孩子去,就馬上尿濕了;有些孩子還不太會分辨尿意多寡,有一點點尿意就跟媽咪說要上廁所,坐上馬桶又只尿一點點,家長覺得麻煩就又包上尿布,這些環境的準備不足,就會把練習過程拖得很長。

尿尿男女有別

有時bobo在幼兒園看到與自己性別不同的如廁方法,就會模仿起來,男生學女生坐著尿;女生學男生站著尿,家長不妨讓他試試看,當男生坐著尿卻噴出來、女生站著尿卻流到腿上時,家長就可以告訴孩子,這樣的方法為什麼會弄髒,正確的姿勢應該是什麼,對方會有不同姿勢是因為構造哪裡不同,孩子會較能接受。

從小給予完整如廁順序

林乙葶主任強調,整個如廁練習的過程應該是一整套的,包含掀馬桶蓋、脫褲子、沖馬桶、洗手和擦乾等,衛生習慣應該要一開始就養成。bobo能力還不夠時,媽媽可以代勞或是帶著孩子做,過程中可以一邊以簡短的文字提示,例如:掀起來、坐上去、沖一下、洗洗手;每次的順序和用語都相同,久而久之孩子就會養成習慣。有些bobo雖然已經可以自己上廁所,但前後的步驟都是家長在做,孩子只管尿尿或大便的動作,之後要再引導他們自己擦屁股或沖馬桶,就會比較困難。

bobo自己擦屁股的訣竅

擦屁股屬於比較困難的動作,要等孩子大一點才能夠做到,林乙葶主任提供小秘訣,一開始讓bobo用濕紙巾練習,會比較容易上手。衛生紙的質感是乾乾、粗粗的,因此孩子只知道感覺有東西抹過去,但衛生紙好像也沒髒,搞不清楚擦到了沒,很容易擦不乾淨。

戒夜尿家長要勤勞

如廁練習的最後一關,就是晚上長時間的睡眠,即使在白天孩子已經能自己上廁所,晚上可能還是要包尿布或使用學習褲,林乙葶主任強調,要讓bobo戒掉夜尿,最重要的是家長不能偷懶,半夜一定要讓bobo起來上一次廁所,此外,在睡前的1個半小時內,就別讓孩子喝水。

如果bobo有睡前喝奶的習慣,又必須喝水漱口,就讓孩子早一點喝奶,睡前再上一次廁所。計畫戒夜尿時,晚餐之後就要關心孩子水分的攝取量,不管是喝水、飲料、奶或是湯等,都要控制。

晚上叫孩子起來上廁所,不需要把bobo完全叫醒,睡眼惺忪也沒關係,只要抱到廁所就定位,孩子如果有生理需求就會自己尿了,穿好褲子回去就能繼續睡,不會影響到孩子的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