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哺餵母乳,第一次就上手:產後3天是餵奶成功關鍵

哺餵母乳,第一次就上手:產後3天是餵奶成功關鍵

每年8月1日~7日,是世界母乳餵養週,這是為了紀念世界衛生組織(WHO)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提出保護、促進與支持母乳餵養的伊諾森蒂宣言。當然,對每個新生寶寶與新手媽媽而言,哺餵母乳不是一朝一夕、一週兩週的事,遇到的挑戰與情況各不相同,本刊特別邀請專家與成功哺乳的名人現身說法,幫助新手媽媽釐清問題、掌握要訣,第一次哺乳就成功,充分享受親自哺育寶寶的成就與親密。



產後3天是餵奶成功關鍵

生產後在產檯上母嬰立即接觸、開始哺餵母乳,以及住院期間選擇親子同室,都有助於哺餵母乳更順利。因此,生產時選擇被核可的母嬰親善醫院,能夠讓母乳哺育贏在起跑點。


產檯上母嬰立即接觸、哺乳

不管是自然產還是剖腹產,只要情況允許,生產後在產檯上母嬰最好立即接觸、甚至可以開始哺餵母乳,此時哺餵的重點不在寶寶有無吸到乳汁,而是建立母嬰之間的親密感。瑞典有研究指出,如果嬰兒在出生的第一個小時即有吸吮媽媽乳頭的經驗,未來哺餵母乳也較容易成功。

當寶寶吸吮或舔媽媽的乳頭時,會刺激母親分泌催產素、泌乳素等荷爾蒙,刺激噴乳反射。因此產後三天媽媽應常常哺餵,以增加奶量。

因為初乳很濃稠、不好擠,所以台灣母乳協會秘書長高宜伶認為除非必要,否則不建議擠奶出來瓶餵,此時最好是親餵,讓寶寶與媽媽的肌膚可以相互接觸,刺激媽媽分泌更多的乳汁,並讓寶寶熟悉吸吮,也能刺激寶寶的統合發展!

必須額外補充奶水或配方奶時,初期最好以杯餵、餵管、空針替代,使乳頭混淆的機會較使用奶瓶小,等到寶寶一個月大左右,親餵模式建立穩固,再使用奶瓶哺餵。即使是瓶餵的媽媽,也要時常跟寶寶做身體、眼神的接觸,這樣寶寶會長得更好。但因為瓶餵需要的時間短、間隔又長,久而久之,媽媽可能忽略撫觸寶寶的重要性。


常見哺乳失敗原因

雖然經過努力,哺乳絕大部分都能成功,但是過程中難免會面臨相當多的挫折,想要順利哺餵母乳,除了學習正確哺餵的技巧及吸乳姿勢,預先了解可能失敗的原因也很重要,才能在每個環節出現困難點時,想辦法克服,順利餵奶!

 

延遲第一次開始哺乳的時間

寶寶出生的第一小時是最清醒的,是儲存深刻吸吮記憶的最好時機,之後大約會沉睡6~8小時,建議媽咪們應該選擇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生產,在產檯上即刻哺餵母乳,讓寶寶享受著與媽媽肌膚接觸的溫暖與放鬆,並嘗試尋乳與含乳,這個「神奇時刻」不是急就章的3~5分鐘,如果有30~50分鐘的時間,讓寶寶嘗試或許不一定會準確含上乳房,但是能讓他們開始體驗尋乳、吸吮的真實記憶。

產後3~5天的乳房大腫脹,很容易讓媽媽們驚嚇且想要放棄。預防之道是產後積極哺乳,讓寶寶在奶水大量來前先學會吸吮。

 

疏忽夜間哺乳的天性

在大自然生態中,夜間生活危機四伏,因此,夜間哺乳育兒的型態符合生物繁衍的本能,此外,夜裡的泌乳激素分泌特別多,夜間哺乳可以幫助媽咪建立奶量。其實,產後初期讓媽咪疲累的不是夜間哺乳,而是寶寶日夜顛倒、生活模式還沒確立,需要時間調整,但是夜間哺乳次數會隨著寶寶成長與喝奶習慣的建立慢慢減少、拉長睡眠時間,所以這樣沒日沒夜的日子不會維持太久,媽咪應保持愉悅心情,享受夜間哺乳的寧靜與滿足。


住院選擇親子同室

媽媽在住院期間(自然產是3天,剖腹產是5天)選擇親子同室,有助於使哺餵母乳更加順利。新生兒一天要哺餵的次數多,此時若與寶寶住在一起,可以免去媽媽奔波之苦,而且媽媽能更早熟悉寶寶肌餓時的訊號,反而減少寶寶哭泣的機率。

高宜伶秘書長表示,親子同室可以增加母嬰間的親密感,使哺餵母奶成為一件更自然的事,媽媽可以選擇最舒服的方式哺乳,例如剖腹產或乳頭較大的媽媽,可以試著用橄欖球式哺乳,躺餵時記得讓自己和寶寶的身體分別有支撐物(例如:將毛巾紮實捲好支撐寶寶)。親子同室可以省卻在自己病房與嬰兒室間的往返時間,媽媽反而更省力,特別適合剖腹生產的媽媽。

需要注意的是,每位媽媽產程狀況不一,體力和清醒度也不同,加上醫院病床較小,請在寶寶喝完奶後,將寶寶放回嬰兒推床並保持仰睡,也就是親子同室但不同床。另外,出院回家之後還是要由父母負起照顧新生兒的責任,因此利用親子同室的時候,多多請教醫護人員關於哺乳、新生兒照護等相關知識,回家育兒才能更快上手。


常見哺乳失敗原因

高宜伶秘書長表示,哺乳相關細節是環環相扣的,只要方法錯誤沒發現,就容易因此失敗,媽咪也容易因此感到挫折,導致奶水無法源源不絕,甚至是停奶的狀況,以下皆是哺乳常見的錯誤方式,提供媽咪參考:

 

餵食次數不夠頻繁

出生一個月內的寶寶平均一天需要喝10~12次的母乳,滿月後的寶寶會因應自己的需求調整為8~12次,越大的寶寶喝奶的次數會越來越少,但是單次奶量會逐漸增加。但是媽咪也不需要擔心寶寶需求無限擴充,事實上國內外的研究皆顯示1~6個月的寶寶平均奶量約750c.c.,同時奶量並不會隨著月齡而上升。此外,也不要讓寶寶過餓才給奶,容易讓他們生氣或是喝奶太快嗆到,或是因為不熟悉而拒絕嘗試,養成他們不想喝奶的習慣。

 

含乳姿勢不正確

乳房含得不好,會讓媽媽的乳頭破皮,產生疼痛,害怕餵奶,寶寶也因為沒含好,無法吸出足夠的乳汁,變得不喜歡喝母乳,高宜伶秘書長表示,媽咪們應該在出生頭一、二天,儘量和寶寶接觸,透過產台哺乳、頻繁餵奶,讓寶寶學會正確含乳,媽咪可透過按壓乳房,協助寶寶能大口大口地吸到豐沛的乳汁。

 

喝奶效率不佳

剛開始哺餵母乳時,寶寶可能因為不熟悉、無法專心喝奶或是吸吮力不夠強,常常因邊喝邊睡,導致喝奶的時間太長卻效率不彰,建議媽咪可以觸碰、搓揉寶寶的手或腳,協助他們積極喝ㄋㄟㄋㄟ,一般而言,一次餵奶通常需要15~40分鐘,媽咪可以觀察寶寶的吸吮模式,藉由按壓乳房、換邊等方式鼓勵寶寶認真喝奶、不要吃吃睡睡。

 

配方奶過早介入、乳頭混淆

國外最近一個研究指出,必要時添加配方奶可減輕媽咪奶水不足的壓力,讓哺乳更長久,但研究中是針對體重成長不足的寶寶,且在兩次哺乳之間是以滴管給予10C.C.的額外補充,並不是以奶瓶大量灌奶。不少媽咪或月子中心深怕寶寶奶水不足,都會以奶瓶添加配方奶,配方奶的大量介入會造成更多的哺乳問題,例如寶寶喜歡奶瓶的大流速,變得不喜歡吸吮母乳,造成媽咪哺乳的挫敗感!此外,使用奶瓶添加配方奶、水或葡萄糖水等食物,都會影響寶寶對母乳的需求,不僅拖延喝母奶的時間,少了媽咪乳房的移出和刺激,也會減少寶寶練習的機會。

或許不是每個寶寶都會有乳頭混淆的問題,但是一旦混淆要克服、重新回到乳房往往得耗費心力又不一定成功,能避免最好。


名人哺乳經驗談1


陳安儀˙身經百戰的母奶之路

身為母乳協會創辦人之一的親子作家陳安儀,育有一女一子,兩個孩子都是全母乳寶寶,而且早在她懷老大的時候,就決定要餵母奶。


乳頭受傷差點放棄哺餵母乳

雖然早就下了決定,但當時身為新手媽媽的陳安儀,第一次面對那麼小的嬰兒,也會覺得手足無措;而且對於經歷超過40小時產程、3天滴水未進的自己,會不會有奶水給孩子吸,也感到質疑!幸好一旁有親切的護士小姐指導該如何哺餵寶寶,而且經過幾次寶寶的吸吮,她逐漸開始漲奶,終於享受到孩子全心依賴自己的親餵體驗。

只是當時她因為哺乳姿勢沒有掌握好,導致兩邊乳頭陸續破皮掛彩,餵奶時痛不欲生,再加上自己摸索著用手擠奶並不順利,乳房脹痛得很痛苦,讓她差點打算放棄哺乳!此時金友莊小姐建議她暫時使用電動吸奶器擠乳,移除奶水,讓受傷的乳頭可以休息一天,這個建議意外成為她持續哺乳的關鍵助力。

休完產假後,陳安儀回到職場上班,得利用工作之餘擠奶、存奶,此時婆婆還常常帶孩子跟著她去做採訪,讓她可以就地親餵寶寶,一邊餵奶一邊跑新聞,讓她成為當時採訪圈內著名的餵奶達人!


老二拒絕瓶餵母奶

老大直到將近3歲左右才斷奶,過了不久,老二出生了,這一胎也是剖腹產,雖然麻藥還沒完全退,但是她為了激發奶量,在兒子出生的第一個晚上就餵了一夜的奶,果然因此使奶量大爆發!

陳安儀原本自認為身經百戰,這一胎哺乳應該完全沒問題,沒想到又有新狀況:首先因為兒子嘴巴小,無法含住整個乳頭,因此她還是逃不了乳頭破皮的命運;而且兒子喜歡少量多餐,吃得慢、吃的頻率又高,因此產假期間,陳安儀身上常常要掛著一個小人兒餵奶。

等到她準備好1萬c.c.的庫存奶去上班之後,噩耗傳來了!兒子堅持不喝瓶餵母奶,白天常陷入昏睡,只能靠她晚上回家親餵母奶補給糧食,又因為她星期一固定要加班至深夜,怕孩子都沒吃太餓,因此每逢周一傍晚時分,婆婆要牽著大的、背著小的孩子到公司找她親餵「鮮奶」,直到小寶貝開始吃副食品,白天不再挨餓為止,兒子後來直到三歲兩個月才離乳。


成功
tips

陳安儀認為,奶水的大量湧出時間與年齡、生產方式、早產等因素無關,「吸吮刺激」才是最大關鍵!因此寶寶出生頭三天,餵、餵、餵!親餵就對了!


常見哺乳失敗原因

即將回到職場的媽咪,經常為了因應未來上班,有時間就拼命擠奶,除了夠吃,還要有庫存量,其實,不要太擔心,國外研究發現,只要10分鐘就可擠出乳房91%的母乳,因此媽媽有足夠時間可在產假中調整餵奶的時間。


回到職場

很多媽咪都是上班族,回到職場後,媽咪可能選擇每天晚上接寶寶回家,白天擠奶、晚上親餵,工作忙碌的壓力,還要在公司用手擠乳,常會讓媽咪感到身心疲憊,乳汁也分泌較不足,高宜伶秘書長建議,善用性別工作平等法及勞動基準法規定的每天兩次、每次30分鐘的哺集乳時間,同時購買一個品質佳、雙邊的電動擠乳器,利用午休時間,上班初期儘量維持白天3~4次擠奶,高密度的擠奶會比長時間擠奶更好。建議媽咪產假結束前1~2星期開始儲乳,如果是奶量豐沛的媽咪,上班前兩天開始集乳做為庫存。如果寶寶有乳頭混淆情況或有奶瓶適應困難,媽咪先不要驚慌,持續維持下班親餵,不需要隨著寶寶混亂,並給予寶寶更多時間學會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