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兒童> 兒童照顧> 給寶寶一個友善的醫療環境

給寶寶一個友善的醫療環境

在國外,為了安撫兒童對醫療行為的恐懼,友善醫療早已行之有年,而台灣則在近年,因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致力推廣兒童友善醫療環境,透過持續派送專業心理相關背景之醫護人員及藝術治療師出國培訓,堅持開創兒童友善醫療的願景。

帶寶寶至醫療院所就診,正是父母最心急與手足無措的時候,而寶寶的神經此刻卻不知被什麼所觸動,不自覺放聲大哭,這一哭,總令父母更亂了方寸,加上寶寶怎麼也不讓醫護人員碰觸,就算他們想要哄孩子,碰到患者一多的情況,往往有心無力,雖然仍舊完成了看病程序,只怕這段過程也不知不覺成了孩童心中的夢魘。

原本帶寶寶就醫是為了治療生理的病痛,然而,生理的病痛治療好了,心理卻開始對醫院的一切產生恐懼,下一次只不過要去醫院健康檢查,寶寶卻怎麼樣也不肯乖乖進醫院,偏偏嬰幼兒階段可說是就醫最頻繁的時候,怎麼辦呢?其實對於未知的醫療行為,即使是大人都不免充滿惶恐,又何況是小孩呢?

Part 1.民間推動者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小孩生得少.更應重視品質的提升

致力推廣兒童友善醫療環境的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董事長吳春福直指,「與部分先進國家相比,我國兒童死亡率偏高,台灣的兒童醫療是弱勢的一環,醫療環境對於兒童的照顧實在需要獲得更多的關注」。他強調,「現在的小孩生得少,更應該重視品質的提升」。

應從孩子的需求出發

吳春福董事長表示,「硬體環境會對人們的身心產生物理性的反應」,這些年,醫院的兒童病房多塗上多彩多姿的顏色,「對孩子而言,這些豐富的色彩可讓他們產生熟悉與安心的感覺,進而對醫護人員建立信任感,將有利醫療行為的進行」。然而,他強調,友善兒童醫療的內涵,不只在硬體環境的提升,如兒童醫院的設立,還有屬於軟體的醫療服務應該更細膩化,「從過去到現在,都未能從孩子的高度或需求出發」。

他以醫療器材為例,孩子與成人各有不同的適用尺寸,不過,礙於成本考量,醫院多讓病童將就使用成人的尺寸,容易增加治療上的困擾;又如住在加護病房中的病童,沒有親人守在旁邊,醒來後往往無人安撫,「因為醫護人員人力有限,並無法為一個醒來但沒有生命危險的病童提供照護服務」,當下油然而生的無助感,對於孩子的心理或日後成長所造成的影響,永遠超乎你我的想像。

率先以民間力量推動

為了提升兒童醫療的服務品質,讓醫療環境能夠對兒童有更多關注,並可從兒童的需求出發以提供適切的醫療服務,吳春福董事長率先以民間機構的力量推動,十餘年來致力推廣兒童友善醫療環境,他說,「幫孩子看病,除了兒科醫師外,還需要專業的兒童心理師或藝術治療師,藉由藝術治療、繪畫、繪本故事等等輔助性的醫療,除了安撫病童情緒,使之對於醫療環境不再恐懼和害怕,並強化醫療行為的專業性、聯絡性、輔導性以及支持性;而重症病童因有跨科別治療的需求,則要透過專案管理師提供整合的醫療服務」,每一項服務都需要具有專門技術的人員,而這些在國外早已行之有年,因此,「瑞信醫療基金會陸續派送具有專業心理師等相關背景的醫護人員出國進修並取得證照,返國後,能在既有的環境下深耕發展,期望讓每一個需要就醫的孩子不再對醫療行為產生無謂的恐懼。

吳春福董事長指出,希望未來評鑑兒童醫院時,能將「友善醫療」納入評鑑項目之一(人員編制內應有一定比例的兒童醫療輔導師),以真正實踐「兒童友善醫療」的理念!

Part 2.臨床醫師

台大醫院小兒部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呂立:身心靈照顧好,發揮醫療最大效果

既是台大醫院小兒部兒童胸腔與加護醫學科主任,同時也是瑞信兒童基金會執行長,呂立醫師對於「兒童友善醫療」特別有感!他坦言,「兒科診所的環境、流程,往往比大醫院做得更好,礙於空間環境與時間的缺乏,現行大醫院的兒科就診環境的確對兒童不夠友善」。

用更專業的服務照顧病童

呂立醫師說,2003年至2005年到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進修時,除了精進自身專長外,他更看到了兒童醫療的內涵,「那真是一個人性化醫療的環境,錢多專業多,除了有兒科醫師照顧孩子的身體健康,更有兒童醫療輔導師與遊戲、藝術治療師、小丑醫師等等,照顧就醫孩童的心理健康與滿足心靈需求」,雖然對病患最友善的已非兒科醫護人員莫屬,但呂立醫師指出,「但是他們對孩子的耐心與愛心,多是出自每個人自己的個人特質,並非專業訓練而來;在國內從事兒科醫療的工作,照顧的常常只注重身體的病痛」,但國外的醫院設有兒童醫療輔導師管理的遊戲室,在孩子進入醫院的第一時間就打招呼,幫助孩子和家長理解現況,為接下來的醫療過程做好心理準備,「對此服務的確感到震撼」!

這也是激勵他在既有專業之外,還努力耕耘期望建構「兒童友善醫療」的環境,返國後,正值台大醫院籌設兒童醫療大樓之際,呂立醫師積極參與空間的規劃工作,並在因緣際會下,成為推動兒童友善醫療的瑞信基金會執行長。

哭鬧不利進行醫療行為

呂立醫師表示,曾有孩子住在加護病房接受醫療照護,之後病癒返家,卻經常從惡夢中驚醒,他表示,「這是創傷後症候群的表現,身體的病好了,心理卻潛藏接受治療的陰影」。以往,孩子就醫時,對於環境的陌生及不知道接著會發生什麼事,而不免充滿恐懼,但父母總以一句「你要勇敢,不要哭喔」回應孩子,根本無法安撫其恐懼的情緒,於是孩子用哭鬧回應。

他指出,「哭鬧及恐懼的反應不利於進行醫療行為,因為哭鬧的孩子動來動去,以致身體無法固定,勢必影響醫師的檢查品質;恐懼則是讓孩子不願配合檢查或拒絕就診,而影響診斷結果」。不過,透過專業兒童醫療輔導師或遊戲治療師的協助,以符合病童年齡理解的溝通方式,讓不同年紀的孩子了解「等一下會發生什麼事」,適時轉移注意力,當孩子恐懼的情緒得到緩解,當進行各項醫療行為時,就能減少恐懼感或較能忍受不舒服的感覺,「原本需要麻醉進行的檢查,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可以在不用麻醉的情況下接受檢查」。

降低創傷後症候群發生

生病就醫必然令人感到不適,呂立醫師強調,「如果可讓過程更為友善,並提供愉悅的環境,將有助減少創傷後症候群的產生。兒童友善醫療不只是照顧就醫的孩童,也涵蓋病童的父母與手足」,因為父母與手足的陪伴品質,也攸關病童的就醫品質,「除了疾病治療外,整個家庭成員的身心靈也需要被照顧,才能發揮醫療服務的最大效果」。

他解釋,安慰或陪伴孩子是有技巧的,如果父母不知道要做什麼,即使出自善意,也容易因方法不對,而出現「愈是安慰,愈收反效果」的窘狀,讓過程進行得更加困難,因為孩子的焦慮指數不斷上升,但是透過專業人員以家庭為中心的輔導,將使醫療處置進行順暢,無形中,還可減少醫療成本的支出。同時,透過行為的塑造,進而落實預防醫學的理念。

讓兒童醫療空間充滿童趣

在國外進修時,深刻感受對於兒童所提供的「友善醫療環境」,無論軟硬體的設計,莫不以孩子的需求為出發點,讓呂立醫師心嚮往之。回國後,投入台大兒童醫療大樓的空間規劃,期望兒童醫院療癒環境之塑造,是要充滿童趣、探索、發現、學習、成長及生活的重要內涵,讓孩子在面對疾病挑戰的同時,仍能感受到開心與陽光的健康滋潤,而不是只有害怕。他不諱言當初與設計師溝通時,花了很大的功夫讓對方了解「怎樣才是有意義的兒童友善環境」。而目前所看到的兒童醫療大樓的確可稱得上是「精采的兒童醫療空間」,但他表示,「這只是個開始」。

呂立醫師強調,兒童友善空間所要營造出的童趣,並不等於幼稚,絕對不是放入一些卡通圖案就能交差了事,「該怎麼做,遠比想像得更複雜、深入,需要運用巧思」,讓空間的一切(如壁畫、掛畫或其他藝術品)可跟孩子及其陪伴者產生互動,讓孩童適時轉移對於病痛或醫療行為的恐懼感。他說,互動不只看內容,也要考慮擺放的位置,「把畫掛得高高的,孩子想看時還要大人抱起來才看得到,就是沒能從孩子的視野高度考量」。

雖然呂立醫師的工作很忙,但他仍會觀察人群置身在這精心設計的醫療空間中的反應,他表示,曾看過一位阿嬤帶著孫子等電梯,指著牆上畫的鳥,告訴孫子,「阿嬤小時候常聽這種鳥唱歌喔」,呂立醫師說,「即使阿嬤不知道這隻鳥的正確名稱,但已經讓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孫子、壁畫產生了連結」,簡單的祖孫對話,其實已讓呂立醫師所想要營造的童趣空間發揮功用!

Part 3.兒童醫療輔導師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兒童醫療輔導師方美祈:讓孩子擁有安全感‧扮演積極主動參與的角色

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兒童醫療輔導師方美祈指出,根據非正式的研究,帶孩子就醫時,父母若能保持較為中立的態度,即不過度安撫,也不特別用看似正向言語鼓勵孩子「忍耐、勇敢」等暗示好表現的用語,而是以陪伴,提供安全感的口語或行為來表達支持,通常孩子的情緒可處於較為穩定的狀態。換言之,父母所抱持的態度將對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就醫時,若有兒童醫療輔導師協助扮演適當的角色,成為醫病的雙向橋樑,「可讓孩子在穩定的情緒下,完成醫療程序;而父母則學習不讓自身的預期心理對孩子的情緒造成影響」。

透過演練以做好準備

方美祈輔導師表示,「孩子要做檢查時,先讓孩子熟悉醫療器材以做好心理準備,不用可能刺激孩子緊張的字眼讓孩子有所聯想」,如孩子接受留置針靜脈注射,先不用「打針」,而是「把軟針放進藍藍的線(血管)」;進行核磁共振或電腦斷層攝影,因為儀器發出的聲音較大,則根據孩子的生活經驗,用他懂的語彙傳達「等一下,儀器會發出像××一樣的聲音」。

在真正檢查前,若有機會則會透過如娃娃的道具讓孩子花時間進行演練,孩子在「玩」的過程中了解自己的「任務」。方美祈輔導師以接受靜脈注射為例,她告訴孩子,打「手針」要完成兩項任務,一是護理人員找到「藍藍的線」時,孩子要幫忙手固定不動;二是把軟針放進藍藍的線裡,這時可能有一點點刺刺的感覺,我們可以用「呼呼」或「吹氣」把不舒服的感覺呼掉。有時告訴孩子別人這樣做有效,你要不要也試試看?孩子通常不會拒絕大人所賦予他的任務,演練幾次後,真的要打針時,「縱然孩子可能還是會哭鬧、害怕,卻多了一份掌控感,也大多能在不掙扎的情況下順利完成任務」。

不再是消極受害者

這與「過往由幾位大人強壓著孩子打針」相比,孩子不再是「消極的受害者」,而是「擁有主控權且扮演積極主動參與的角色」,這時,一切狀況都會不一樣,她說,在台大兒醫往常7歲以下孩子照X光,多需要大人一起陪進放射室,可是如果讓他事先了解拍攝流程,之後,可能只需要在娃娃Dora或Sponge Bob的陪伴即可獨立進放射室,「你跟Dora一起照相,要告訴她『不能動喔』」,簡簡單單幾句話就能完成看似困難的檢查。

方美祈輔導師表示,孩子會被疾病為身體帶來的疼痛而感到不舒服,但這樣的不舒服終究會因為疾病結束而消失;然而,在面對醫療行為和環境,孩子在心靈與情緒需求上,其實有著更深層的需要,只是長久以來被忽略。當孩子原本不安的情緒被理解,並在妥善的陪伴下受到安撫,有了穩定的情緒支持,做好周全的心理準備,即使年幼的孩子只會用哭鬧表達其不安、恐懼的心情,卻有能力以驚人的勇氣面對一切」!

娃娃.孩子就醫的好朋友!

在「麥當勞叔叔之家」,近60%入住個案是學齡前的孩子,面對病魔和就醫過程,心靈需要溫柔安撫,最近,為迎接「麥當勞叔叔之家」擴建完成的落成啟用,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與麥當勞發起「花格變身麥麥熊」活動,邀民眾捐出花格襯衫,將透過基金會志工們的縫製初獨一無二的麥麥熊,做為送給入住病童的禮物,代表社會大眾對病童的祝福與關懷。

不要小看抱在孩子懷中的麥麥熊,雖然小小一隻,卻是不少年紀較小的病童度過艱辛就醫過程中最好的朋友,他們帶著熊熊一起去看醫生,還會告訴小熊,「開刀會痛痛,但是要勇敢喔!」看似是對娃娃的童言童語,其實就是孩子自己的心靈寫照,是期許,更是鼓勵!

全台瑞信兒童友善醫療專案

 

資料提供/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