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假孕上身
離奇的假孕新聞
年初曾出現一件離奇的案例: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巴西一名孕婦桑托斯在懷孕至38週時,因腹痛出血到醫院接受剖腹產,但沒想到麻醉以後,醫生卻告訴這位「準媽媽」:她肚子裡沒有寶寶,是「假性懷孕」!
桑托斯與其家人皆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因為她的肚子明顯隆起,有如孕婦;而且之前接受過多次產檢,醫護人員曾明確告訴她寶寶的性別、體重,她懷疑是醫院把寶寶偷走,因此告上法院與醫院對簿公堂。
新光醫院婦產科不孕症中心黃建榮主任解讀這則新聞,認為在台灣,只要婦女有定期產檢,這類新聞事件是不可能會發生的。台灣的婦產科醫師在孕婦的產檢中幾乎都會實行幾次的超音波檢查,即使沒照超音波,也會聽胎心音,因此只要胎兒的週數夠大,不管是照超音波或是聽胎心音,都可以確定腹中有無胎兒,完全沒有「假孕」的空間。
與醫療技術進步的現代相比,在無法聽胎心音、照超音波等確認胎兒情況的古早時代,才有發生假性懷孕的可能。十六世紀的英國女王瑪麗一世(俗稱血腥瑪麗),就曾因為太渴望能生下可繼承王位的王儲,而發生兩次假性懷孕的狀況,但是直到她過世,瑪麗一世並未能生下任何子嗣。
假性懷孕的症狀
「假性懷孕」是指女性並未懷孕,但身體出現了類似懷孕的症狀,如月經沒來、噁心想吐、乳房腫脹,甚至腹部都會配合地隆起、感受到胎動,讓她更加認為自己懷孕。
黃建榮醫師解讀上述的症狀,有可能發生在求子心切的婦女身上,因為遲遲無法懷孕,導致心理壓力過大,使月經不來;或是因為厭食症,引發噁心想吐的症狀。有人以為自己懷孕,所以大吃大喝,希望為「胎兒」補充營養,變胖時肚子也會突起,看起來就更像孕婦了。
不過在黃建榮醫師的門診裡,從來沒有遇過「假性懷孕」的病例,倒是遇過有女性以為是月經慢來,但後來才知道那遲來的經血其實是「流產出血」的例子。黃建榮醫師推測,通常會發生「假性懷孕」的人,因為心理因素並不願意就醫確認是否懷孕,而寧願活在自己的想像裡,所以臨床上鮮見這樣的例子。
在初期即可確認是否懷孕
黃建榮醫師表示,懷孕初期可透過驗孕棒驗孕,只要驗孕棒的品質沒問題,而且是在對的時間點檢測(排卵過後16~23天),準確度高達九成九以上。
有些媽媽表示用驗孕棒檢測發現第二條線很淡,這是因為在懷孕初期,尿液中的HCG(人類絨毛激素)濃度可能不足,導致驗孕棒第二條線要等到3分鐘後才能顯現,或是顏色偏淡。
另外,若有子宮外孕的情況也會導致第二條線顏色偏淡,因此若不確定自己的懷孕狀況,建議到醫院抽血(準確度達百分百)確認,以策安全。
照超音波、聽胎心音也是確認是否為假孕的方法之一,當胎兒達五週以上,透過超音波就可以照到胚胎;到了六、七週以上,就可以看到胎兒心跳,因此到此時是否懷孕就是一翻兩瞪眼的事,沒有模糊的空間。
疾病可能導致假孕症狀
妊娠初期的諸多症狀,多數是因胎盤所分泌的HCG而引起的,但是有些疾病,例如卵巢腫瘤,也會導致體內HCG濃度上升,因此可能會出現「假孕」的症狀。
心理因素導致假性懷孕
諮商心理師吳舜雯指出,有些熟齡女性非常渴望懷孕卻不易受孕,或是未婚少女非常害怕懷孕,這兩種心理機制都有可能對當事人產生影響,在高度關注下,形成假性懷孕的症狀或錯覺。
身心是密切地相互影響著,當心理產生嚴重情緒衝突時,可能會直接地引發身體症狀,有研究指出,心臟病、胃潰瘍等疾病,與病患長期承受高度壓力息息相關。
吳舜雯心理師表示,當人承受著「想孕」或「恐孕」的壓力時,會將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受孕這件事上,高度壓力可能會導致內分泌產生變化,使身體「演出」自己渴望或恐懼的症狀。
也有可能是當事人對於身體的相關症狀過度敏感、關注,例如月經延遲、噁心想吐、胸部脹痛等,這在一般女性身上也可能發生,但若沒有特別想孕或恐孕的心理機制,可能不會特別注意這些症狀,而誤認為自己懷孕。
想要懷孕宜趁早求醫
黃建榮醫師指出,女性受孕的機率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遞減,但現在女性平均結婚年齡已經提高到30歲,加上不少夫妻結婚後不急生子,想多享受兩人世界,等到終於決定要孕育愛的結晶時,可能已經是高齡產婦。
婦產科學定義女性34歲以上懷孕,稱之為高齡產婦,而夫妻若不避孕行房超過一年仍無法懷孕生子,就是難孕。黃建榮醫師提醒,當女性年齡跨過35歲以後,卵巢功能開始下降,37歲之後下降的幅度更是巨大,到了40歲之後,卵巢功能會變得更弱,懷孕後流產的機率很高,此時即使求助人工生殖技術,「做人成功」的機率也不到三成。
因此想要懷孕的高齡婦女若有難孕的跡象,一定要積極就醫找尋原因,以比較積極的方法治療,千萬不要再尋求偏方補身,錯失黃金生育期。
治療後有八成機率得子
黃建榮醫師表示,在夫妻不孕症的診療中,約有1/3比例的原因出在男性,1/3比例的原因出在女性,20%的原因出在夫妻雙方,還有20%的原因不明。難孕不代表不孕,有時候是因為夫妻兩忙於工作、工作壓力太大,以至於沒時間好好做人;或是男方精蟲不足、活動力不佳,也有可能是女方卵巢、子宮功能不好。找出原因之後,即可對症調整或治療,不一定需要做人工生殖科技治療。
即使最後仍必須做人工生殖,現在的醫療技術也朝療程短、疼痛少的方向發展,不用像過去一樣得打那麼多針劑。黃建榮醫師鼓勵一心求子的「難孕」夫妻勇於求醫,因為經過妥善治療之後,約有七、八成的機會可以一圓當爸媽的夢想!
黃建榮醫師
現任/新光醫院婦產科不孕症中心主任
經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教授、新光醫院婦產科主任
學歷/台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吳舜雯心理師
經歷/亞東醫院諮商心理師
學歷/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