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生產> 哺乳> 寶寶便祕怎麼辦? 從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寶寶便祕怎麼辦? 從改善飲食習慣做起

剛滿1歲的誠誠,最近在「嗯嗯」的時候,都會特別用力,而且大出來的糞便又小又硬,讓他常常忍不住痛得哭出來,媽咪甚至還發現他的尿布中帶有一些血跡,才發覺誠誠好像是便秘了。誠誠的媽咪應該要怎麼做,才能幫他舒緩痛苦的便秘問題呢?

便秘是消化道不順的一種表現,近幾年因為飲食習慣改變,有便秘困擾的成人日漸增多,甚至連帶影響家中幼兒。不過,對於年紀還小的寶寶來說,他們不善於口語表達,「嗯」不出來的時候,無法主動告知,所以等爸媽發現時,通常已經伴隨出血、腹脹等現象,到底父母該從哪些徵兆觀察出寶寶是否有便秘困擾呢?

寶寶便秘的定義

亞東紀念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林裕誠表示,不管是成人或嬰幼兒,都會因為個別體質而對便秘有不同解釋,若欲得知寶寶是否有便秘傾向,大致上還是可以從糞便的形狀、頻率及排便時的反應來評估。有些嬰兒一天排便5~6次,有的僅有2~3次,但如果糞便看起來較柔軟,且寶寶解便完沒有產生不適,通常都算是正常的現象;就門診經驗來看,通常喝母乳的寶寶會較常解便,一天大約5~6次不等。林裕誠醫師也特別提到,月齡越大的寶寶,排便次數可能會漸漸減少,變成3~4天解一次便便,但只要糞便維持一定溼度,都不算是發生便秘情形。

不過,如果糞便形狀又小又硬,看起來像「羊咩咩糞便」,或是外表有些龜裂痕跡的糞便,且寶寶在排便時看起來特別用力,甚至伴隨出血,可能就是發生便秘的表現。

導致便秘的因素

通常因便秘到醫院就診的寶寶,醫師會將其分為兩大類患者,一者為「功能性便秘」,另一種則是較少見的「器質性便秘」,本單元將為這兩種狀況詳述說明。

功能性便秘

林裕誠醫師表示,功能性便秘又稱為單純性便秘,並非由身體或腸道疾病所引起,而是因為腸功能一時失調所造成的結果,例如水分攝取不足、纖維攝取過少等,大多數發生便秘的寶寶,都是由於此因素造成。

器質性便秘

器質性便秘與單純性便秘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是由其他部位的器官而引起,例如先天性巨結腸症,這類型的患者是因為腸道罹患先天性神經節異常,導致腸子蠕動產生障礙,無法順利排便,且合併有腹脹、體重下降等症狀表現,此外像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或脊髓神經有受到傷害的寶寶,可能也會影響到排便反射。

遺傳也會影響便秘?

雖然遺傳並非造成寶寶便秘的主因,但林裕誠醫師表示,以往曾有報告顯示,如果家族成員有便秘史,生出來的寶寶,往後發生便秘的情形將可能提升至40%;而另一項研究則指出,同卵雙胞胎的其中一人若有便秘困擾,另一人便秘的機率則比異卵雙胞胎高出6倍,但詳細原因至今仍不明確,僅供家長做為參考依據。

過度便秘的後遺症

如果便秘情況過於嚴重,糞便就會堵塞在肛門周圍及直腸內,造成寶寶腹痛、腹脹、食欲下降,但爸爸媽媽若同時發現寶寶的身高、體重等成長發育不如同齡者來得標準,就不能排除有器質性便秘的可能。

此外,林裕誠醫師提到,以往曾有媽咪發現寶寶的褲子裡有濕便,以為是寶寶拉肚子,但醫師給予止瀉藥後,不但沒有幫助減緩此現象,到後來才發現寶寶竟然是便秘,讓家長摸不清頭緒。其實,這是因為寶寶已發生嚴重便秘,許多硬塊糞便堆積在直腸及肛門周圍,導致直腸失去敏感度,使較濕的糞便自肛門滲出,才讓家長誤以為是寶寶拉肚子,所以當爸爸媽媽發現寶寶的尿布或內褲中,不時出現不成形的濕便,就要注意最近的解便頻率是否有大幅減少的情形。

治療方式

在台灣,治療便秘患者最常使用的臨床藥物就是鎂鹽(氧化鎂)或是杜化液(Lactulose),這些藥物可刺激腸子蠕動,讓糞便在水分較多的狀況下排出人體;此外,近年來很熱門的活菌,除了被用於協助治療腹瀉、過敏之外,也有不少醫師會建議家長可讓便秘寶寶食用活菌,雖然不會產生特別的副作用,但活菌對於治療便秘是否具有具體功效,目前仍須繼續研究觀察,且由於每個寶寶的體質不同,並非人人都適用,是否使用,端看家長的經濟狀況及需求即可。

飲食攝取重點

為了預防便秘,每個階段的嬰幼兒也有不同的飲食方式。林裕誠醫師指出,新生兒只要定時喝母乳,就可減少便秘情形;到了可接觸副食品的月齡時,可使用纖維較多或含山梨醇的蔬果做為副食品來源,例如黑棗、蘋果及西洋梨,可刺激腸胃蠕動,預防便秘,但如果此階段的寶寶已發生便秘狀況,建議爸媽可讓他飲用葡萄糖水,增加糞便中的水分,藉此改善症狀。

多喝母乳為何可減緩便秘現象?

前文提到,新生兒只要多喝母乳,除了大便質地較稀之外,排便次數也較多,通常可有效抑止便秘情形。究竟母乳有什麼特別的成分,可以發揮預防便秘的功能?林裕誠醫師指出,寶寶攝取的蛋白質太多,也是造成便秘的原因之一,母乳中的碳水化合物對於蛋白質的比例較高,在此平衡的狀態下,寶寶排便會較為順暢;不過,有些1歲以上,或是媽咪因為特殊因素無法提供母乳而使用配方奶的寶寶,似乎會經常發生便秘的情況,原因即在於配方奶使用的是來自牛乳的蛋白質,但人體對於牛乳蛋白質的吸收力不如母乳良好,為使寶寶能夠獲得等量的營養,因此奶粉中添加的蛋白質比例,比起碳水化合物來說可能就會更多一點,才會導致寶寶容易便秘。

成人須先改變飲食習慣

基本上,若寶寶只是因為單純性便秘,爸爸媽媽就必須反向思考,是否是因為自己的飲食習慣或喜好,才會造成寶寶排便不順。林裕誠醫師表示,寶寶便秘與否,通常與外在環境關係最大,也就是家人給予的飲食內容,畢竟一家人的飲食型態最為接近,爸媽吃什麼,孩子也會跟著吃什麼,新生兒的餵奶時間,其實也掌控在媽咪手中,若準時餵奶,嬰幼兒的消化道器官就能正常吸收和排泄,維持良好的循環模式;平日在準備三餐時,多使用蔬菜或富含纖維質的水果做為配菜或副食品食材,也能避免月齡較大的寶寶發生便秘。

此外,對於月齡較大的寶寶,父母也可以藉由訓練如廁,來幫助寶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建議訓練時間可安排在三餐飯後,因為人體在進食後,會產生胃大腸反應,寶寶才不會排不出糞便,導致徒勞無功;在上廁所的同時,儘量在寶寶的腳底下墊一張小椅子,讓他的雙腿能處在彎曲的狀態,此姿勢也有助於肛門放鬆而使得糞便較容易排出體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