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 育嬰寶盒 給新生寶寶的第一份禮物

育嬰寶盒 給新生寶寶的第一份禮物

為了落實「每個兒童都是寶」的精神,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將結合婦幼衛生、家庭福利與醫療資源,推出「健康新世代」計畫,提供三項新的福利措施,為下一代奠定一生健康的根基,其中,最引人注意的莫過於「育嬰寶盒」!

甫升格的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將結合婦幼衛生、家庭福利與醫療資源,推出「健康新世代」計畫,提供三項新的福利措施,包括:贈送「育嬰寶盒」(將先針對弱勢家庭──低、中低收入戶以及未滿20歲之懷孕婦女試辦)、明年起新生兒代謝篩檢將全額補助、以及全程補助7次兒童衛教指導,為下一代奠定一生健康的根基。在三項福利措施中,「育嬰寶盒」最是引人注意! 

 

芬蘭政府引以為傲的政績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署長邱淑媞表示,會有此一構想,源自於先前閱讀國際期刊,美國兒科醫學會特別強調「為新生寶寶布置一個安全的睡眠環境」,對於降低嬰兒猝死有極關鍵的重要性;而該署之國際分析顯示,芬蘭、瑞典、挪威,具有舉世最低的嬰兒死亡率,對於他們的婦幼政策,非常心嚮往之。因此,看到外電介紹芬蘭政府提供的「育嬰寶盒」送給待產的母親,特別「有感」,「因為可有效降低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特別在少子化的今天,政府應該為媽媽、寶寶提供一些有效又實用的作為」。

6月份到芬蘭舉辦國際會議時,便特別在其中安排一場「歐洲婦幼衛生經驗」的演講,邀請專家報告;這位專家深入介紹了芬蘭的經驗與相關數據,也讓臺灣的與會者有機會看到此項設計的廬山真面目,整個寶盒的精髓,包括:「盒子本身就可作為嬰兒的小床,冬暖夏涼,而且攜帶方便」,此外,也針對北歐寒冷的天氣,附贈了不同季節的新生兒衣物等,既考慮到保暖,又不會造成窒息,把專業考量融入於實用性 之中。

邱淑媞署長指出,為了祝賀英國凱特王妃生產,歐洲各國紛紛致上賀禮,來自芬蘭政府所致上的賀禮就是「育嬰寶盒」,「可見芬蘭政府對此多麼引以為傲」!對新手爸媽而言,這不只是既貼心又方便的禮物,又能真正守護新生兒的健康,於是指示婦幼衛生同仁參考其內容,規劃在國內試辦。 

育嬰寶盒

育嬰寶盒(Maternity package)是芬蘭聞名國際的新生兒福利,由政府贈送給待產的母親。關於育嬰寶盒至今已有75年的歷史,其演變歷程如下:

˙1938年:芬蘭孕婦資助法開辦──全國有三分之二孕婦給予懷孕現金津貼、育嬰寶盒或是兩者混合式補助。育嬰寶盒可以做為一張嬰兒床,提供貧窮的家庭一個安全乾淨的地方供寶寶睡覺。

˙1940s年代:儘管戰時的物資短缺,許多芬蘭人失去家園,仍持續執行育嬰寶盒計畫

˙1942〜1946年:以紙質材料取代如襁褓包裹和床單面料。(因為戰爭原料供應不足原因)

˙1949年:法案修正,修正廢除依據經濟條件支付育嬰寶盒,全面提供給所有芬蘭孕婦,附帶條件為須進行產前檢查及懷孕登錄。

˙1957年:提供棉布料成衣。

˙1969年:提供拋棄式尿布。

˙1970s年代:隨著女性工作者愈來愈多,提供容易洗滌彈力棉及彩色的圖案取代白色非彈力棉服裝。

˙2006年:重新引進布尿布,取消提供奶瓶,以鼓勵母乳哺育。 

有效降低嬰兒猝死發生率

邱淑媞署長表示,育嬰寶盒的內容物有床墊、睡袋、嬰兒衣物、圍兜兜與清潔衛生用品等。「床墊、睡袋,是許多芬蘭寶寶的第一張床,其設計看似簡單,卻可有效提供預防嬰兒猝死的安全睡眠條件」,這些安全睡眠條件包括:寶寶仰睡;親子不同床;沒有會移動的被子或不必要的被褥(以免覆蓋到嬰兒呼吸道);沒有太厚軟的墊被(在側睡或俯睡時會堵住嬰兒呼吸道);家人應避免吸菸、飲酒;以母乳哺育(具保護性)。

她指出,「挪威與芬蘭是低嬰兒死亡率的標竿國之一,芬蘭自贈送育嬰寶盒以來,嬰兒死亡率也逐年降低,現在更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2011年芬蘭千分之2,與日本同為全球最低,台灣為千分之4)」。雖然台灣的嬰兒死亡率自1990年的5.2‰,已降至2012年3.7‰,降幅達29%;但相較於世界衛生組織2010年統計(194個會員國),台灣之嬰兒死亡率仍高於20個國家,「我們希望能降到最低!! 與OECD國家比,尚有努力的空間」。

有鑒於經濟弱勢的家庭,往往具有多重不利因素,包括:居住空間有限,較無法提供獨立安全的睡眠空間給寶寶;資訊較缺乏,對於安全防護、營養與保健,需要更多的指導與關懷;產檢比率較低;家人與孕婦本身吸菸率、飲酒率較高,此舉無異讓寶寶成為高風險族群。然而,透過這精心設計的寶盒,不只提供寶寶一處獨立的睡眠空間,也保障了睡眠安全,進而有效預防嬰兒猝死症的發生率。而且,以寶盒來鼓勵及早產檢與懷孕登錄,建立了公衛體系與弱勢孕產婦之連結,由此進一步提供其家庭訪視、產前衛教、營養與身心健康指導、戒菸、戒酒、媒介社福資源等,減少懷孕與生產過程之併發症,改善胎兒發育,進而全面改善弱勢家庭寶寶的預後。不過,也因為試辦效果良好、受到民眾歡迎,因此,芬蘭政府在施政初期僅提供寶盒給風險高的經濟弱勢家庭,如今,每個家庭都可領取育嬰寶盒,但基本條件則是懷孕婦女必須在懷孕四個月內接受產前檢查並進行懷孕登錄。

邱淑媞署長補充,「芬蘭政府在政策施行過程中,還有所轉折,就是有人要求將內容物折現,政府也順應民情,不過,寶盒的實用價值終究為大家所肯定,比起現金,多數人寧願領取寶盒」。 

認識「嬰兒猝死症候群」

根據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的建議,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定義是:「一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調查(包括情境調查、病理解剖、臨床病史回顧等),仍未能找到明確死因者。」 

試辦對象為中、低收入戶

邱淑媞署長表示,「我們不是社會福利國家,因此,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從最有需要的人開始,再擴大辦理。因此,試辦階段將仿照芬蘭做法,對於在懷孕四個月內接受產前檢查,並進行懷孕登錄的經濟弱勢(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及未滿20歲之懷孕婦女,致贈育嬰寶盒」。

她說,「至於寶盒中要裝哪些物品,還需要與專家討論」,要考慮氣候不同、時空不同、以及政府財力等。初步規劃將附贈新生兒純棉衣物及清潔衛生用品、體溫計、哺乳巾等,此外,「並搭配母嬰社區關懷與追蹤訪視,藉此結合福利、醫療與衛生專業,守護弱勢家庭的下一代,許一個平安健康的新起點」。

針對懷孕登錄制度,邱淑媞署長有所補充,「可藉此提供經濟弱勢族群更多的服務」,她說,國內的產檢率雖高,但偏遠地區礙於交通不便、醫療資源不足,要能落實10次產檢並不易,期望透過領取育嬰寶盒的誘因,讓這些人願意到醫療院所產檢,經過懷孕登錄後,將可透過風險評估,評估孕媽咪的懷孕生產風險,並視需要提供居家訪視,適時提供衛教、營養指導與相關社會福利等資訊,「讓有需要的人能善加利用此一資源,以提高育嬰寶盒的利用率,進而達到全方位預防潛藏問題的發生」。 

全額補助新生兒代謝篩檢

透過新生兒代謝異常篩檢,可及早篩檢發現新生兒代謝異常疾病,並及早給予治療,避免後遺症的發生,亦為有效降低兒童死亡率的做法之一。

在過去,依據95年訂定及實施優生保健措施減免或補助辦法,針對11項新生兒代謝篩檢,每案定額補助200元檢驗費;而低收入戶、偏遠地區與離島則每案由政府補助550元,民眾仍需自付採檢醫院行政費或相關材料費。

依照當前醫療院所的收費,約在800〜1,000元之間,不足部分尚需父母自費600〜800元,邱淑媞署長指出,「雖然父母重視寶寶的健康,多願意自掏腰包接受篩檢,但為了體恤父母辛勞並鼓勵生育之意,國民健康署配合衛生福利部成立,規劃自明年起全額補助新生兒代謝篩檢,減輕爸媽們的負擔」。 

全程補助7次兒童衛教指導

寶寶的成長是動態變化,從出生起到進入小學前,會面臨不同的健康問題,除了嬰兒猝死症與事故意外傷害是造成嬰幼兒死亡的重要原因外,還有許多慢性疾病與攸關終身的健康問題,可能在嬰幼兒時期已埋下病因,如肥胖問題,通常兒童時期胖,長大亦容易胖,且將埋下三高與心血管疾病危機,依據教育部調查,100年國小男童及女童過重及肥胖比率分別為29.1%及21.4%,高於亞洲國家,甚至許多西方國家;又以近視為例,世界衛生組織將近視列為失明及視力障礙之主因之一,且隨著近視的年齡提早,度數愈易增加,日後也愈易成為高度近視(>600度),且併發症亦愈多(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病變及失明)。我國7歲兒童近視盛行率高達17.9%(2010年,近視≧50度),高於美國(4.5%)、英國(9.4%);研究顯示避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與增加戶外活動(每天超過2〜3小時),應有助於保護兒童視力。

邱淑媞署長表示,「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兒科醫學界與國民健康署皆有深刻體認,許多關乎一生的健康問題,其預防的黃金期,是在人生最早的階段! 因此,大家有共識,要一起努力,讓兒童醫療向上游延伸,強化預防醫學,因此,應把握黃金期,透過醫護人員的衛教指導,讓父母獲得完整的兒童健康照護資訊,以給孩子有品質的將來」。她指出,參酌科學實證及國際建議,規劃將兒童衛教指導補助由原來的2次增加為7次,重點包括嬰兒猝死症之預防、哺餵及營養指導、副食品添加、視力及口腔保健、肥胖預防、事故傷害預防、居家安全及相關危險因子等衛教,以提升兒童的安全與健康的品質。 

降低嬰兒死亡率的其他做法

由於嬰兒發生死亡的可能因素,除嬰兒猝死症外,還包括新生兒出生時受到的感染、意外事故傷害、因早產而死亡與先天性畸形等。為避免新生兒感染B型鏈球菌,國健署建議懷孕35至37週女性,接受乙型鏈球菌篩檢,並提供每胎補助500元的篩檢費;而意外事故傷害則期望透過衛教宣導,提醒父母與照顧者的注意。

邱淑媞署長指出,為了避免嬰兒因早產而死亡,將針對具有危險因子的孕婦提供社區訪視以及預防早產發生,甚至給付衛教費用讓孕婦接受正確資訊;至於預防先天性畸形,可從染色體檢查著手,國健署未來計畫使用菸捐調漲的收入,提高羊膜穿刺檢查的補助費用,預計從新台幣2,000元提高到5,000元,至於弱勢族群則將全額補助,透過產前遺傳診斷以及早做好準備及處置。

在資源有限的狀況下,每一項政策的推動,其實蘊藏無限深意。邱淑媞署長語重心長的表示,在生育數偏低的時代,婦幼保健工作必須深入到關注每一次懷孕、每一個生產、每一位兒童與每一個家庭,把每一個新生命到來的歷程,都視為一件社會大事來看待。配合衛生福利部的成立,國民健康署將更加落實「每個孩子都是寶」的信念,強化並整合婦幼衛生、家庭福利與醫療資源,期使每一位兒童平安、健康、快樂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