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小小身體‧大大奧妙:遊戲篇

小小身體‧大大奧妙:遊戲篇

要讓寶寶快速認識身體器官,最快的方法就是透過「身體力行」的方式,進行一些簡單的童謠、圖畫與有趣遊戲,可加深寶寶對於各部位器官的印象及認知。爸爸媽媽不妨準備一點簡單的小道具,或是不時給予寶寶親密接觸,都有助於讓寶寶儘早了解不同器官的位置及名稱。

入門版‧塗鴉練習

有些一歲左右的寶寶,還不太會說話,建議家長不要以互動式言語教學的方式來教導寶寶認識身體,媽咪可以先從網路上列印「Q版」的人體圖案,並準備一些彩色筆,以隨興塗鴉的方法,和寶寶一邊塗色、一邊訓練手部的精細動作發展!

初階版‧童謠教學

剛滿兩歲的寶寶,家長可開始嘗試以帶動唱的方式,引領孩子在遊戲中認識器官。「頭兒肩膀膝腳趾」是一首耳熟能詳的認識身體童謠,且分成中文和英文版本,歌曲唱法同「倫敦鐵橋垮下來」,家長帶著寶寶歌唱的同時,別忘了帶著寶寶一起指出歌詞內容提到的器官喔! 

中文版

頭兒肩膀膝腳趾
頭兒肩膀膝腳趾
膝腳趾、膝腳趾
頭兒肩膀膝腳趾
眼、耳、鼻和口 

英文版

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knees and toes,
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
Eyes, ears, nose, and mouth. 

唱到「頭兒」時,雙手放頭頂。

唱到「肩膀」時,家長和寶寶一起把雙手放在雙肩。

到「膝蓋」的時候,可以請寶寶指出媽咪的膝蓋在哪裡?

寶寶可能還不太知道腳趾頭,媽咪可以指著他的腳趾頭,告訴他這個部位的名稱。

眼、耳、鼻、口是最後唱到的部位,家長不見得要帶著寶寶用手指部位,也可以用眨眼、張口等方式認識器官。

歌曲沒唱到的部分,家長可以在唱完歌之後補充說明,像是讓寶寶摸摸自己的頭髮、臉頰等。 

中階版‧學看人體圖鑑

兩歲半之後的寶寶,開始可以自己指著五官,並說出正確名稱;若父母選擇自行教導,有些孩子甚至可以說出英文唸法!爸爸媽媽此時可以準備人體圖鑑和寫著器官的字卡給寶寶看,並明確告訴寶寶各種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如果沒有好好遵守日常作息,這些器官又會生什麼病……等等,讓寶寶在吸收知識的同時,也能了解身體保健的重要性! 

鼻子

鼻子是呼吸系統的其中一部分,除了可以呼吸之外,還能讓我們聞到許多氣味,也是掌管嗅覺的器官。鼻孔內有長鼻毛,鼻毛可以幫我們過濾空氣中的灰塵及雜質,避免髒東西被我們吸入體內。

太常挖鼻子的話……

由於鼻子裡有黏膜,可以把吸進來的空氣變得比較濕潤,但這些黏液與空氣中的髒東西結合,會形成鼻屎,我們必須定時挖鼻屎,才不會讓髒東西留在鼻子太久;不過,挖鼻屎的頻率不能太頻繁,也不能太用力,否則就會流鼻血! 

耳朵

「為什麼還沒看到爸爸,就知道爸爸走過來了呢?」那是因為爸爸走過來時,有特定的腳步聲,在大腦判斷出這些聲音是誰發出來之前,便有賴於耳朵幫我們接收聲音。

音樂開太大聲的話……

如果長期處在噪音環繞的環境,或是聽音樂時的音量太大,耳朵聽力就會受損,久而久之,一些細小的聲音會很難聽到。 

嘴巴

嘴巴可以讓我們吃下很多食物,嘴巴裡的舌頭則是有助於我們分辨酸、甜、苦、辣等各種味覺,牙齒則負責咬碎食物,讓食物能夠順利滑下食道,讓腸胃消化吸收。

沒有定時刷牙的話……

家長可以對寶寶強調飯前、飯後刷牙的重要性,如果沒有定時刷牙,牙齒就會被酸性物質破壞,形成蛀牙。 

雙手帶給我們的方便,多到數也數不清,舉凡吃飯、翻書、寫字、拿東西……等,全都需要兩隻手的協助,我們才有辦法在日常生活中活動自如。

用手打人的話……

如果寶寶用手直接拍打、攻擊其他同儕,造成小朋友不舒服的情形發生,家長不妨給予一點點小小的懲罰,例如打打他的小手心,告訴寶寶這是不尊重別人的行為。 

雙腳的功能是支撐起我們的全身,有了雙腳,我們可以依照自己的意識,進行走、跑、跳等活動。

在路上奔跑的話……

隨著寶寶年紀越大,活動力也會增強,有些好動的寶寶,開始會喜歡不分場合到處奔跑,雖說有助於訓練大肌肉發展,但一個不小心,很有可能會摔倒,家長必須看場合適時制止寶寶的行為。 

進階版‧畫自己

從人體圖鑑認得許多器官之後,家長就可以帶著寶寶試試看進階版的「畫出自己&器官對對碰」遊戲,只要先準備好與寶寶等高、等寬的大型白紙或是拆開後的紙箱,讓寶寶躺在白紙或紙箱上,媽咪就可以沿著孩子的身形輪廓畫出一幅與寶寶同等身形的真人人體圖鑑,並簡單勾勒出一些五官與主要部位,讓寶寶自己拿著器官字卡貼貼看;待寶寶4、5歲之後,就可以角色互換,請寶寶試著畫出爸爸媽媽的身體與細部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