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嬰兒> 嬰兒照護> 小小身體‧大大奧妙:故事篇

小小身體‧大大奧妙:故事篇

教孩子認識身體,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如果經由生動的繪本故事牽引,會讓寶寶更容易融會貫通;針對認識異性的議題,孩子也能在不侵犯他人隱私的前提下,藉由書本了解異性與自己身體的器官有什麼差別,並學會如何保護自己。

For父母

為什麼女生愛哭,男生愛打架?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要跨出家庭,進入由更多「他人」構成的小社會,本書從男女角色的不同,例如:「什麼是性別?女生一定比較敏感、情緒化、愛漂亮,男生一定比較強壯、勇敢、容易生氣嗎?」等議題,告訴父母如何教導孩子學習理解並尊重他人的不同與需要,成為現代社會的優秀小公民。(天下雜誌) 

 

For親子

威廉的洋娃娃

威廉雖然是個小男孩,可是他想要一個洋娃娃,這小小的心願卻惹來哥哥說噁心,還被鄰居的小朋友罵娘娘腔,爸爸也只肯買別的玩具給他。直到有一天,奶奶來了,不但實現了威廉長久以來的心願,也讓爸爸了解玩洋娃娃的男孩其實沒有什麼不好。(遠流) 

 

身體的各位

作者運用獨特的繪畫方式與幽默的對話,將一個很簡單的行為,加以分解,從想法開始,到實際的行動,將身體各部位當成一個分別的個體,採取讓「他們」對話的方式,告訴小朋友,其實當我們在做一個簡單的動作時,是牽涉到過去的經驗與我們身體裡面的神經與腦的運作,也藉此讓孩子了解我們的身體,其實是有一個十分複雜的系統在運作的。(信誼) 

 

風是什麼顏色? 

主角是一位眼睛看不見的小小巨人,他很疑惑:「風是什麼顏色?」為了找到解答,他向路上遇到的對象一一提問。讀者可以隨著小巨人追風的腳步,一頁一頁,得到如風一般變化萬千,無法僅以文字捕捉的答案,必須以眼、耳、鼻、手、心去細細領略。最後,小巨人遇到大巨人,大巨人慢條斯理的說,風的顏色「這整本書都是。」(遠流) 

小身體大祕密

「小身體大祕密」全書展開後,高度大約是一個2~3歲小小孩,前後有「我的身體」、「我的骨骼」、「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四幅圖,可以讓小小孩認識自己身體的各部位,包括五官、肢體(手、腳)、五臟六腑、骨頭。展示大書可放在學習區讓幼兒自行探索,也可穿繩掛在牆上。(信誼) 

 

我的小馬桶(男/女)

上廁所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行為,其實關係到孩子神經、肌肉、語言及自我認知的發展。孩子會在神經及認知發展成熟、意識尿尿及嗯嗯的感覺和膀胱的容量增加、肌肉群能控制解放的時間,並適時以語言或動作要求大人協助,才能成功學會控制大小便。藉著《我的小馬桶》裡可愛小男孩與小女孩的成長故事,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學習掌控身體功能,培養自理自助的能力,並邁向自信的一大步。(維京國際) 

 

肚臍的祕密

在《肚臍的祕密》中,這個身體上不起眼的部位,在大家抽絲剝繭的追問下,肚臍的祕密終於被解開,原來它竟是生命之初賴以維生的管道。本書前半部非常溫馨有趣,後半部則極具知識性,因此爸媽也可帶著孩子從感性和理性兩種不同的角度,來討論關於肚臍的種種,或許會引起一番意想不到的激盪!(信誼) 

 

 

 

我的妹妹聽不見

主角有位非常特別的妹妹,她就像一般的小女孩,也喜歡跑跳、翻滾和攀爬,但是妹妹聽不見聲音。妹妹聽不到曲調,也不會唱歌,但是她會彈鋼琴;妹妹從來不知道電話在響,或是否有人敲門,但是貓咪坐在她懷裡喵喵叫時,她會知道。妹妹無法用言語表達,卻是最會用臉或肩膀示意的人。本書文字簡單明白,筆觸溫柔,帶領讀者了解殘缺的美。(遠流)